印尼政府積極建設新首都努山塔拉,土地價格飆漲使居民賣地致富

印尼政府積極建設新首都努山塔拉,土地價格飆漲使居民賣地致富
印尼婆羅洲東加里曼丹省的熱帶雨林。Photo Credit:GettyImage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印尼總統佐科威於2019年宣布遷都計畫,如今新首都的建設正如火如荼地展開,周邊地區土地的價格也水漲船高,連帶影響當地居民與生態。為了遏制炒地皮的現象,印尼政府暫停發放土地出售的許可證。

印尼總統佐科威於2019年首次宣布首都遷移計畫,新首都位於婆羅洲東加里曼丹省(East Kalimantan)一塊熱帶雨林覆蓋的地區,距離雅加達約2千公里,並在2022年被命名為「努山塔拉」(Nusantara)。預計在2024年上半年,努山塔拉將會被宣佈為首都,所有政府建築必須在當年8月前完工,隔年將有超過1萬6千名公務員、警察和軍官從雅加達遷入。

GettyImages-1245606315
Photo Credit:GettyImages
宣布遷都的印尼總統佐科威。

《路透社》報導,蘇卡拉賈(Sukaraja)地區的一位村長Rizki Maulana Perwira Atmadja表示,由於村莊離新的總統府地點僅10公里,因此周圍土地的價格已經上漲了四倍,村裡的農民在賣掉部分棕櫚園或橡膠園後便「突然買了一輛車」。

目前該工地有7千多名工人,預計到今年底會持續增援數千人。隨著建築工人的湧入,Rizki在當地經營的飯店和咖啡館也門庭若市,他也出租房間給建築工人,附近的幾棟房子也都變成了商店街。

相較RizkI可以從新首都計畫獲利,32歲的Yati Dahlia對於首都的遷移則是憂心忡忡。

Yati來自該地區的土著Balik部落,她目前的家位於將要建造政府大樓的地點,因此Yati一直試圖在周圍購買土地。但她表示,附近一塊與她現在居住大小相當的土地,價格已飆升至7億至12億印尼盾(新台幣140萬至240萬),是政府徵收土地補償金的10倍。

Yati與部落的族人持續與政府協商,但許多Balik人沒有證明土地所有權的相關文件,降低了部落與政府談判的可能性,也有些族人拒絕搬遷,因為他們認為土地就代表了他們的身份。

但作為未來新首都地點,整個地區的道路上,每隔幾公里就會有土地出現「待售」標誌。

Tengin Baru為努山塔拉的開發區之一,預計未來可以成為承載4千人的定居地。Tengin Baru村長Junaidin表示,附近地區土地價格上漲了16倍以上。

為了遏制炒地皮的現象,印尼政府暫停發放土地出售的許可證,卻沒辦法抑止民眾私下進行土地交易,但印尼房地產協會東加里曼丹分會會長Bagus Susetyo表示,若當局決定打擊非法土地出售,民眾私下進行的交易可能就會被取消。也由於政府暫停發放許可證,大型房地產公司並未積極在努山塔拉進行土地投資。

現階段的遷都計畫也面臨外資不足的威脅。根據《南洋地產》的報導,努山塔拉預計耗資340億美元(新台幣1兆5百億),其中20%來自國家預算,其餘80%則需要透過私人企業與個人投資。雖然印尼政府在過去3年來積極頒布相關措施以吸引外國投資者。然而,由於涉及資金龐大,以及新冠疫情爆發,且擔心2024年佐科威結束任期,該計畫可能受到變化,目前僅有少數外國公司簽署投資意願書,包含馬來西亞、中國與美國公司。對此,印尼政府在月初(8)公布一系列稅務减免政策,同時放寬土地收購條款,期望吸引更多國際投資者的資金。

此外,當地生態破壞也為外界關注點之一。努山塔拉周圍覆滿熱帶雨林,當年提出遷都計畫時,官員鼓吹使用再生能源、「智能」廢棄物管理及綠色建築等,創建一個以森林公園以及食品生產為中心的智慧城市,然而開始大興土木時,不少環保團體擔心生態會因此受到嚴重影響。《enuronews》便指出,努山塔拉周圍覆滿熱帶雨林,其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包含了長鼻猴、雲豹、豬尾獼猴、飛狐蝠和地球上最小的犀牛,若持續進行開發,可能會威脅到這些生物的棲息地並破壞熱帶雨林的生態。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歐穎慈

核稿編輯:杜晉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