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以《殺戮戰場》獲頒獲奧斯卡最佳男配角,吳漢潤醫師曾靠著吃老鼠逃離紅色高棉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1985年獲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的吳漢潤,是紅色高棉政權下的倖存者,原是婦產科醫生的他,是靠著吃老鼠和白蟻逃離柬埔寨並順利移民美國。赴美後他從保全做起,在一場婚禮上被導演相中出演《殺戮戰場》,獲獎無數後他積極對家鄉柬埔寨提供人道援助,卻在1996年被三名幫派份子搶劫並槍殺,被射殺的原因如今仍是眾說紛紜。
美國越裔演員關繼威因《媽的多重宇宙》在本屆奧斯卡金像獎獲得最佳男配角成為焦點,不過關繼威並非首位獲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的亞裔,而是出演1985年《殺戮戰場》(The Killing Fields)的吳漢潤(Haing S. Ngor,1940-1996)。
《殺戮戰場》這部電影的背景是柬埔寨紅色高棉執政期間,而這也是吳漢潤曾親身經歷的一段生命經驗。
原是婦產科醫生,靠著吃老鼠和白蟻逃離紅色高棉政權
在柬埔寨獨裁者波布(Pol Pot,1925-1998)掌權期間,數百萬柬埔寨人被迫進入勞改營,估計在1975年至1979年間,有約170萬柬埔寨人死於勞改營。原是婦產科醫生的吳漢潤在當時也被監禁和遭受酷刑,不僅其中一根手指被砍掉一半,也曾被斧頭砍腳踝,而吳的妻子是在生產時過世,遺憾的是,吳漢潤當下無法替妻子醫治,因為一旦暴露醫生的身份就會被當局處死。
1980年吳漢潤移民到美國,當初她和侄女是靠著吃老鼠和白蟻才得以順利跨過邊境得救,定居洛杉磯後,他先是擔任保全並學習英文,此外也協助安置赴美的柬埔寨難民同胞,直到在一場柬埔寨婚禮上,他被《殺戮戰場》的選角導演高登(Pat Golden)相中。儘管沒有任何表演經驗,吳漢潤仍獲得了飾演Dith Pran這個角色的機會;Dith Pran是一位真實的柬埔寨記者,於紅色高棉時期逃亡到泰國難民營,成為《泰晤士報》記者後報導關於柬埔寨發生的種族滅絕悲劇。

雖然是素人演員,但導演高登表示,由於吳漢潤曾親身經歷紅色高棉時期,「所有在吳醫生身上的發生的一切,就像發生在Dith Pran身上一樣」,因此成就了令人難忘的演出,「一個人需要某種才能才能做到這點,不是任何人都能利用他們的記憶和經驗,並再投射到攝影機前拍攝20遍。」

電影上映後,吳漢潤首先贏得了金球獎和英國影藝學院電影獎的最佳男配角,後來還得向他的主管請假,才順利參加了奧斯卡頒獎典禮。在他的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獲獎感言中,吳漢潤除了特別對選角導演高登表示感激,也表示感謝「幫助我向世界講述我的故事——讓世界知道我的國家發生了什麼。」

素人的演藝生涯並未結束,生命卻結束地令人錯愕
吳漢潤的演藝生涯也並未就此結束,在《殺戮戰場》後他又接連演出台灣電影《八二三炮戰》(1986)、香港電影《東方禿鷹》(1987年)、美國越戰片《鐵三角》(1989)、美國驚悚片《野心》(1991,Ambition)等,1993年更是演出美國導演奧利佛·史東(Oliver Stone)的《天與地》(Heaven & Earth)的主角,劇情以越戰為背景,改編自美國越裔作者馮黎莉的傳記《When Heaven and Earth Changed Places》和《Child of War, Woman of Peace》。

除了參與電影演出,吳漢潤也持續呼籲對柬埔寨提供人道救援,更不時回到泰柬邊境,在那裡創辦了一家醫療培訓中心,也花費許多時間和金錢協助數千名在紅色高棉政權下倖存下來的同胞,建立了協助難民的「援助流離失所者」(Aid to Displaced Persons)和「Enfants d'Angkor」兩個組織。

遺憾的是,1996年2月25日,吳漢潤在洛杉磯柬埔寨社區被三名青年搶劫,並在他寓所旁的車庫前被射殺,享年55歲。
這三位年輕人是成立於洛杉磯唐人街幫派Oriental Lazyboys的成員,該幫成員常有家庭搶劫和劫車的行為,而這三名幫派份子最後因謀殺罪被判處無期徒刑。
吳漢潤遇害後,關於被射殺的原因其實眾說紛紜,洛杉磯的柬埔寨社群都流傳吳漢潤是由波布或其同黨指使而被殺害,但由於美國警方始終沒有找到相關證據,加上吳漢潤的勞力士手錶也的確被搶匪奪去,最終便是以搶劫殺人案件作結,但許多人也指出,吳漢潤的賓士座車仍留在原處,現場還留有2900美元現金,實在相當地不尋常。

更令人驚訝的是,紅色高棉時期惡名昭彰的杜斯蘭監獄(Tuol Sleng)典獄長康克由(Kaing Guek Eav),2009年在一場由聯合國主持的法庭作證時,竟說出吳漢潤是因演出《殺戮戰場》一片而被殺害,讓這話題再次浮上檯面,雖然至今尚未有關於此案的後續發展,不過住在長灘的吳漢潤堂兄Thommy Nou就表示,他「百分之百相信」,吳漢潤的死「是由共產黨人或可能是紅色高棉策劃的兇殺案」。

在吳漢潤生命的最後幾年,他依舊繼續住在一間有兩房的洛杉磯公寓,縱然他的生命最終結束地令人錯愕,但後半輩子也終於擁有難得的平靜生活,就如他曾寫到:「在美國生活意味著,當我早上醒來時,我沒有感到恐懼。我確信我會度過每一天、每一周以及未來的許多年。」

參考資料
- Before Ke Huy Quan won a Best Supporting Actor Oscar, this Cambodian actor made history acting in a movie about the genocide he personally survived(Insider)
- Remembering Haing Ngor, The First Asian To Win Best Supporting Actor — For 'The Killing Fields' In 1985(LAist)
- Three Charged with Murder, Robbery in Slaying of Actor Haing S. Ngor(AP)
- DR. HAING NGOR DIES(華盛頓郵報)
- Revisiting Haing Ngor’s murder: ‘Killing Fields’ theory won’t die(洛杉磯時報)
- The Life and Strange Death of the Khmer Rouge Survivor Who Won an Oscar, Then Got Murdered(VICE)
- Murder of 'Killing Fields' star Haing Ngor still haunts detective: 'I didn’t have any answers(福斯新聞)
延伸閱讀
- 小時了了又大器晚成的關繼威,戲劇性的人生可從幼年與家人從越南逃亡到美國說起
- 紅色高棉政權下的倖存者,全美首位柬埔寨裔市長Sokhary Chau宣布就職
- 在這柬埔寨寧靜平坦的土地上,紅色高棉統治時代卻是人間地獄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杜晉軒
Tags:
中底科技BOOST再創新:一圖看懂adidas Ultraboost Light史上最輕盈腳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BOOST科技邁入十周年,adidas推出Ultraboost系列優勢大成之作──Ultraboost Light,以史上最輕的腳感為靈感,傳遞極致(ULTRA)舒適的理念,提供能量回饋的舒適感受。
在口罩禁令正式放寬的後疫情時代,對於喜歡運動的人而言,一雙舒適美觀的運動鞋絕對是生活中的必備單品。不過,想要找到一雙簡約、有型又兼具功能性的運動跑鞋,卻沒有想像中容易。巧的是,近期adidas為慶祝BOOST科技邁入十周年,推出一雙無論外觀還是性能都堪稱年度經典的鞋款──Ultraboost Light。

十年淬鍊,成就史上最輕盈腳感
進入正題之前,我們不能忽略adidas獨創的BOOST科技,這個為全球運動跑鞋中底帶來的巨大影響,以及經典跑鞋系列「Ultraboost」一次又一次迭代的蛻變過程。
十年前,adidas以發泡微球與TPU材料合成的創新技術,開發出一顆顆外型近似爆米香的科技材質「BOOST」;經由特殊熱壓技術處理後,一顆顆橢圓討喜的BOOST聚合成特殊的能量膠囊的中底材質,當足部一觸地,數百顆BOOST能量膠囊立即引爆能量, 賦予了跑鞋前所未見的回彈腳感。
- 2013年,首款Boost科技跑鞋「Energy Boost」問世。革命性的科技材質「BOOST」一推出,連帶影響了整體製鞋產業製作工藝的轉變,讓這「能量膠囊」材質在極短的時間內掀起中底革命。
- 2015年,adidas引入Primeknit針織鞋面技術,打造出流線型跑鞋外觀;其中以Ultraboost OG/Ultraboost Triple White為代表,簡約百搭的前衛外型也在當時掀起一波跑鞋熱潮,更有好萊塢大明星愛穿加持。
- 2016年,Ultraboost首次結合「Continental ™馬牌橡膠大底」,搭配鞋領編織技術的更新,讓Ultraboost倚靠著「抓地力」、「耐磨性」及穿戴時的「完整包覆性」再次攀上跑鞋顛峰。
- 2019年,「Primeknit 360度針織鞋面」及「Torsion Spring創新抗扭轉系統」兩大創新技術賦予跑者更完整的包覆與支撐,讓Ultraboost再次迎來足部腳感的全方位進化。
- 2021年,BOOST技術又迎來巨大突破,中底顆粒含量增幅26%,結合最新L.E.P.抗扭轉系統給予使用者超勁感受,又一次顛覆了跑者對彈性能量的想像。
中底科技boost再創新:永續減碳更環保、輕量30%更舒適
歷經十年淬鍊,adidas始終站在時代尖端創造又突破,一步一步推進跑鞋科技的歷史足跡,成就無數年度潮流經典──2023年Ultraboost革命進化,史上最輕、最環保的Ultraboost Light問世。

要被譽為潮流經典跑鞋,俐落百搭的外觀、舒適耐穿的實用性缺一不可。首先,觀察成鞋的基礎科技及數據表現:Ultraboost Light使用了比過去BOOST顆粒輕量30%的「Light BOOST」顆粒製成跑鞋中底,不只將鞋全重降低近10%(尺寸UK8.5 Ultraboost 22-333g;Ultraboost Light 299g),回彈性能也增加4%,並較前代減少整整10%的碳足跡。這些數字不只意味著BOOST科技再上一層樓,更體現了adidas的品牌永續價值,為Ultraboost Light的「Light」賦予了低碳永續的特殊意義。
接著回到大家最關心的舒適度與實用性。這次adidas特意針對過去Ultraboost系列跑鞋的缺點進行優化,鞋面選擇延展性佳、透氣的Primeknit+針織網布,加強編織結構的支撐性、提升鞋面彈性,讓跑步時腳部能夠伸展,如襪子般易穿脫而不壓腳背;而Ultraboost系列一貫使用的Continental™馬牌輪胎大底也依然保留,但特別的是,adidas這次透過左右豆莢式的排列,提供多方向抓地性、減輕穿著負擔;L.E.P抗扭系統也全面更新,從X型換成U型片,提供鞋身更好的穩定度及回彈性能。
最後,我們來看看它的外觀及配色。這次的Ultraboost Light鞋身承繼過去幾代Ultraboost白底的簡約風格,配上鮮明的橘紅色及淡藍色兩色線條點綴,搭著側面顯眼的三條黑線,整體外觀十分出色,搭配日常穿搭也非常適合。由船隻圓潤身形發想設計的中底線條也加強整體鞋身的協調感,強調出單品的存在感與圓融百搭的特質。

一代經典Ultraboost Light,年度必備的風格單品
adidas推出的「Ultraboost Light」跑鞋新經典,它完美傳承BOOST科技極輕超彈的材質特色,又以船隻圓潤的幾何形狀設計,實現輕巧舒適的穿戴感受。無論外觀還是性能,Ultraboost Light絕對可以說是難得一遇的複合性單品,不管你是追求舒適腳感的運動愛好者、還是尋找蒐藏價值與穿搭單品的典藏主義者,都能在上腳後獲得最大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