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遊嚮導】3/21-3/27:《阮是廖添丁》、劇場大師勒帕吉新作、來雲門草地派對,本週藝文活動精彩可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當代劇場大師勒帕吉以日本文樂傳統人偶戲演譯的《庫維爾1975:青春浪潮》,將呈現出青春期最私密的吿解。台灣影像實驗創作先驅高重黎橫跨40年的系列創作個展《生活決定意識》,將探討人與視聽技術的歷史和生產關係。本屆奧斯卡影后遺珠安德麗亞瑞斯波羅格的《致蕾絲莉》將在本週上映。週末如果想要輕鬆地在淡水的夕陽微風下看表演、聽音樂,就來雲門草地派對!
【表演藝術】
名稱|2023TIFA 楊景翔演劇團《阮是廖添丁》
時間|2023/03/24(五) - 2023/03/26(日)
地點|國家戲劇院(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1之1號,愛國東路側)
備註|本活動為售票活動
詳情請點擊
以廖添丁之名的臺灣女力俠盜傳奇,台版霹靂嬌娃。
號外!號外!廖添丁重出江湖!
車頭厝頂,移步換形,眨一個眼,大時鐘煞來變沒去?!
1927年熙來攘往的臺北車站,一個瘦長俐落的身影一閃而過,大時鐘突然憑空消失,只見牆上留下字跡可疑的「廖」「添」「丁」三字,難不成傳聞過世已十餘年的廖添丁尚在人世,準備要重出江湖?
由「魔術師Crystal」、「童養媳扒手阿珠」、「高女畢業生Yuli」三名女性組成名為「廖添丁」集團,在這個男人當道的時代,打著義賊的名號,即將翻轉自己命運,要幹一場大事!
由楊景翔演劇團與被譽為「臺灣當代戲曲的最佳詮釋者」的編劇施如芳共同編創,並邀請作曲家柯智豪、音樂執導王希文,以臺灣日治時期為時空背景,將廖添丁生平史實與民間傳說、鄉野傳奇重新改編,結合魔術、武打、歌舞及混搭東西配樂曲,打造大正時期末年,後廖添丁時代的女性俠盜傳奇。
名稱|羅伯・勒帕吉×機器神《庫維爾1975:青春浪潮》
時間|2023/03/24(五) - 2023/03/26(日)
地點|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戲劇院(高雄市鳳山區三多一路1號)
備註|本活動為售票活動
詳情請點擊
這是一場青春期的磨難與探詢,結合操偶、舞台機關、燈光投影,勒帕吉營造了一場創意無限、目眩神迷的視覺奇觀。
當代劇場大師羅伯.勒帕吉(Robert Lepage)繼《887》後全新製作《庫維爾1975:青春浪潮》,將透過日本文樂傳統人偶戲詮釋一個發生在1970年代加拿大庫維爾(Courville)的故事。17歲的西蒙在家裡的地下室有自己的房間,他有著一位與狡猾叔叔廝混的寡婦母親、被強迫紋上的胸膛刺青、向他求愛未果的女性朋友和一位未受良好教育但四肢發達的男性朋友。在接踵而來的社會動盪下,勾勒出青春期的複雜思緒,在西蒙的生命中引發關鍵性的迴響。
跨領域藝術家勒帕吉身兼演員、導演、劇作家及劇場導演,其作品汲取近代歷史,具原創性、當代性及獨特性,更藉由新科技超越界域限制,也挑戰了劇場書寫的標準,深受國際藝評界讚揚。
1994年是勒帕吉創作生涯的重要階段,他在這年成立了跨領域創作的團隊「機器神」(Ex Machina)並擔任藝術總監。在其主導下,名為La Caserne的跨領域製作中心於1997年6月在魁北克市成立;截至2019年,幾乎所有機器神的創作均誕生於此。
其重要作品包括:舞台劇《太田川的七條支流》、《龍之三部曲》;獨角戲《在月球的彼端》、《887》;歌劇《浮士德的天譴》、華格納《尼伯龍根的指環》;多媒體作品《影像廠》、《夜間圖書館》。他也曾與太陽馬戲團合作《雙星奇緣》及《圖騰》。
名稱|2023國光劇團《狐仙》(台中場)
時間|2023/03/25(六) - 2023/03/26(日)
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大劇院(台中市西屯區惠來路二段101號)
備註|本活動為售票活動
詳情請點擊
愛的無限可能
在人與異類之間
化男身 作女身
時空擋不了
記憶關不住
除了你 我誰都不要
從前的從前,化做女身的白狐與山中獵戶相戀,不容於世,獵戶終為白狐而亡。
多年後,化做男身的白狐愛上另一個人類女子。
這回白狐選擇離開,留下來生有時會相逢的渺茫期盼。
人類女子轉世後,忘卻一切。今生,只剩下對異類莫名的依戀。
她遇上了與白狐相同的異類,在俗世與異境之間,她選擇與他們廝守。
然而歲月催人老,為了不連累他們,她毅然離去,終其一生 不再相見。
直到……。
國光於2009年推出《狐仙故事》,此劇由編劇趙雪君創作,奇幻的世界觀與人物跳脫傳統京劇敘述思維,影像式、多線交織的情節語法讓當時的觀眾十足震撼,「京劇還可以這樣說故事!」2021年由戴君芳執導新版《狐仙》,攜手新銳藝術家團隊,共同打造京劇影像劇場,展現白狐絕美幻影與煙霧縹緲山林。
本演出於2021年臺灣戲曲藝術節盛大登台,不僅演前緊急加演一場,票房表現亮眼,更在新舊觀眾間創造討論與話題。
【展覽】
名稱|生活決定意識:高重黎
時間|2023/03/25(六) - 2023/06/25(日)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備註|本活動為售票活動
詳情請點擊
「不是意識決定生活,而是生活決定意識。」
本展關注人與視聽技術的歷史和生產關係,展名引自馬克思(Karl Marx)與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洞察歷史唯物論的關鍵名句,呈現高重黎橫跨40年的系列創作——對攝影、電影、雕塑、動畫、影音機器等工業時間客體的批判性考掘,及其不斷審視自身生產條件之實踐。展覽由多樣的技術持存構成,嘗試呈現一個將空間性感知時間化、時間性感知空間化之所。
正是在生產力與控制力共謀發展的技術資本主義時代裡,高重黎長期對於影音工業的內在政治——從光學到聲學所聚合建制之情感/美學政治——的敏銳探問,顯得格外重要。他自行發明及手工產製影音機械裝置,主張重新把握自身與物的關係,重啟自我與生產的關聯,去創造自己的歷史。從而如馬克思與恩格斯所言,「發展出自己物質生產和物質交往的人們,會隨著他們的這個實際狀況而改變他們的思想和思想產物。」
高重黎,1958年生於台北,作品展現感知與影音技術的歷史辨證,在創作中進行媒介考古,探討影音機器歷史中的權力結構,並持續在當前的生產體制中尋求解放。他自行產製機械裝置,結合蒐集之圖像、底片與影音工業機具,映現視聽的感知條件,並挑戰著影音技術生產的概念。曾於1984至1988年連續獲頒七項八釐米「實驗」、「動畫」、「記錄」類電影金穗獎。

名稱|神龍擺尾:Xper.Xr個展
Tags:
加熱加味菸成菸害防制破口?菸防團體與立委籲伸張程序正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各界期待的菸害防治法新法上路,其主要目的是禁電子煙和納管加熱菸,以保障國人身心健康。然而,在新法實施兩個月後,其是否有效執行、法規是否存在漏洞,以及政府的風險評估機制是否準備好了等問題,都遭到反菸團體及立委的質疑。
5月31日將迎來世界無菸日,而台灣菸害防制法新法甫於今年3月22日上路施行,正式禁止電子煙與未經指定菸品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之加熱菸。新法迄今推動超過2個月,爭議卻不斷,不只跨黨派立委、民間菸害防制聯盟及家長與教育團體等,皆質疑為何違法新興菸品仍在實體與網路商店上隨處可見,就連國健署也於日前坦承,違規件數並未因新法上路而明確下降,且稽查懲處對象有相當高比例是未成年人。此外,儘管違法攜帶加熱菸入境最高可罰500萬元,關務署卻發現走私情形異常熱絡,光今年1到4月海關就一共查獲違法菸品1055件,也逼得國健署不斷呼籲民眾不要以身試法。
但這些亂象並非就地合法就能解決,民間菸防團體直言,加味菸禁令至今不見蹤影,以及國健署審查指定菸品之辦法名稱具誤導性、亦無明確機制,皆讓人懷疑本應保障國人,特別是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新法,是否真能達到修法初衷、落實執法?立委們也表達擔憂,認為違法菸品四處流竄,國健署與地方衛生局是否有稽查人力與資源不足,導致取締準則混亂的情形發生?
因此董氏基金會、台灣菸害防制暨戒菸衛教學會、愛兒親師家長協會、全國家長會長會長聯盟等「台灣拒菸聯盟」團體代表,日前出席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召開的「亂象頻傳?法規漏洞?審查黑箱?拒絕護航加熱菸成『健康菸』」記者會,即提出請求衛環委員會吳玉琴、邱泰源兩位召委,將已經公告的加熱菸上市評估辦法備查案排入審查,才有機會為守護台灣年輕人的健康進行亡羊補牢、並立即公告實施加味菸禁止條例等訴求。
新興菸品違法交易頻傳?家長團體:稽查成效不彰,罔顧青少年健康
在落實執法方面,立委林為洲指出,現行法規中明確規範,任何未經健康風險評估的產品都屬於違法,不能進行銷售或宣傳。然而,目前政府的取締行動僅止於象徵性地針對幾個大型網路平台。台灣拒菸聯盟指出,目前在實體店、代購網站及個人平台等處,依然可以看到相當熱絡的違法電子煙與加熱菸交易。
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理事長黃正銘表示:「人力不足,是導致取締與稽查成效不彰的原因之一,建議可考慮採用鼓勵民眾檢舉的方法,例如給予檢舉獎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相信全民都會願意一起為防止電子煙違法交易、保護我們的青少年而努力。」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則認為,既然新興菸品管理現在依法有據,問題就落在國健署是否嚴格執法?鑒於新興菸品使用者以年輕族群為大宗,是否有與教育部、學校攜手合作,落實新興菸品菸害防制的教育宣傳?
加味菸禁令為菸商預留漏洞?立委、民團齊聲呼籲國健署應清楚說明
反菸團體抨擊國健署為開放加熱菸,不只使用嚴重誤導性的「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一詞,連在禁止加味菸上,也僅禁止花香、果香、巧克力、薄荷等四種口味,但根據國健署在108年公布的資料指出,菸商申請菸品添加口味已達1200餘種。對此,立委林為洲質疑是否為菸商預留漏洞?台灣拒菸聯盟也質疑,為何加味菸禁令特別給予業者18個月的緩衝期,明顯有別於母法規定,有違反程序正義之嫌。
林為洲也在記者會上點出,新興菸品最吸引年輕族群的地方,就是口味新穎,現在國健署說加熱菸已可送指定菸品風險評估審查,又遲遲不肯公告加味菸禁令,是不是要讓加熱菸的加味菸彈有可趁之機?他呼籲國健署應明確承諾,加味菸禁令公布前或公布後的緩衝期間,都拒審加味加熱菸彈。陳椒華在受訪時則表示,國健署應該檢討為何加味菸緩衝期一事,受到各方反彈?堅持18個月,是有什麼特別考量?為什麼不能跟菸品包裝警示圖文的緩衝期一樣,公告後1年上路?她表示將去文國健署,要求說明。

菸防法配套尚不齊備,有賴社會大眾、菸防團體、立院共同監督
菸防團體不只擔憂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審查不完備,黃正銘理事長更在記者會中強調,早已多次要求中央一定要盡快啟動新興菸品的吸菸行為及公共衛生影響之本土研究與追蹤資料,但至今仍未收到任何回應,讓人相當憂心。立委陳椒華也認為,既然決定開放加熱菸,政府應該積極投入相關研究,以利進行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建議衛福部可以和國衛院展開研究計畫的合作。
菸防法既已上路,又該如何監督?反菸團體認為,立委們可依據立院職權行使法,將有違反或牴觸法律規定疑慮的指定菸品審查辦法,由立院備審改為送交衛環委員會審查,而非便宜行事、讓漏洞百出的制度默默運行下去。針對爭議法規、行政命令,台灣過去就有類似做法,像是2020年開放萊豬的行政命令,就由備審改為朝野聯席審查、2022年兵役延長案,也有由從查照改為審查的呼聲。
身為時代力量立院黨團副總召的陳椒華也提到,近期的再生醫療法,也是因為醫療改革、病友權益團體、醫學法規學界、在野黨團齊聲表達疑慮,才讓政府暫緩表決,顯見法律就算通過,不代表社會各界就應停止關注議題。她很感謝民團一直代替國健署來謹慎把關菸防法,時代力量也會持續關心執法情形,並要求衛福部建置菸品相關之流行病學調查資料庫。她認為,「只有當民眾真正理解菸品對健康的危害,我們才能從源頭降低國人對菸的需求,從而達到防治菸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