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輝歲月・香港百年II》:「這個漂亮朋友道別亦漂亮」,了解香港故事當然要了解皇后大道

《光輝歲月・香港百年II》:「這個漂亮朋友道別亦漂亮」,了解香港故事當然要了解皇后大道
Photo Credit: 創意市集出版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本書重溫一段真正披荊斬棘、乘風破浪的時代,扎實描繪香港街坊生活、電影戲劇、歌曲童玩等。當時的亞洲四小龍之一,經濟高度成長的東方之珠,那段如今得刻意記下,並努力維繫的韌性奮鬥史,還有帶給人們反思,且留下深刻回憶的經典人情味。

文:雪姬

這個漂亮朋友道別亦漂亮

在港英時期,除了會在政府的公函抬頭標上On Her Majesty’s Service「為英女王陛下效忠」以示英女王的崇高地位外,更會把整座山城的名字,以當時的英女王維多利亞來命名。除此之外,在城內各處都能找到女王的名字,當中包括了海港、道路、街道、山岳等,這全是港英政府向女王及大英帝國致敬的方式。

除了女王的名字外,港英政府習慣用上英國王室成員、港督,或者高官的名字來為地點、建築物及設施等命名。由此可見,此舉在當時,是相當常見的命名方式,而且有大部分名字更一直沿用至今,非常具有歷史價值。

另外,在七○、八○年代,正值是香港的光輝時代,各電視台在每日凌晨時分收台時,都會播出一段過場旁白,指全日節目已經播映完畢(當年的電視台不像現在會24小時不停播放),隨後畫面便會出現一張英女王的肖像,接著伴隨而來的是英國國歌〈God Save The Queen〉,藉此向女王致敬。直到八○年代末期,各電視台才陸續取消播放英女皇的片段。

這一幕經典的電視畫面,都記錄、刻劃在〈皇后大道東〉一曲中,當中歌詞是「這個漂亮朋友道别亦漂亮,夜夜電視螢幕繼續舊形象」。

筆者給讀者的小小提示,必讀!

媽啊!好亂……到底「皇后」還是「女王」?

在本篇開始前,筆者必須要先在此好好說明一點,不然繼續看下去,可能需要不斷重複解釋同一個原因,那就是「皇后」還是「女王」的疑惑!因為在香港開埠初期,很多時為了向當時的大英帝國君主致敬,經常會把建築、道路或設施等,以英國王室人員或高級官員的名字來命名,而且當中出現最頻密的除了是英女王的命字Victoria外,就是Queen最為常見!

這次要說明清楚的就是Queen!

英文Queen的中文除了可以翻譯成「皇后」外,用在女王當家的時候稱謂就應翻譯為「女王」才對,但因為當時負責翻譯的華人英文水平不佳,加上華人對女性君主沒太大認知和概念,便經常錯誤的把Queen譯作「皇后」,但應該要是「女王」才正確。

大家要理解的是,中文「皇后」的意思是指「男性君王的配偶」,但事實上英國女王自己就是大英帝國的君主,所以她是「女王」才對!這是絕對不能搞錯的事!不過人們偏偏就在這裡一直錯下去。雖然港英政府早於1890年曾就中文譯名作出過聲明,但仍有以「皇后」作中文名字出現的,而且還一直沿用至今,都沒有再更改。所以,以下的篇幅將會不斷出現「皇后」和「皇后」⋯⋯筆者將不會作重複的詳細解釋,敬請見諒!

p_159_英女皇
Photo Credit: 創意市集出版

實現首次填海建路工程的誕生

皇后大道 Queen's Road
落成年份:1842年2月
地址:香港島皇后大道東、皇后大道中、皇后大道西

「皇后大道西,又皇后大道東
皇后大道東,轉皇后大道中
皇后大道東上,為何無皇宫
皇后大道中,人民如潮湧 」  

——《皇后大道東》羅大佑/1991年

於上世紀九十年代,「歌仔」都有唱「皇后大道」,歌曲以「人民」以及「英女王硬幣」,描寫出香港回歸前的景況,從而道出了當時香港人對前途的擔憂等。皇后大道印證著香港的百年發展史,了解香港故事當然要了解皇后大道。

香港開埠初期,是一個重要貿易轉口港,港英政府決定於北岸鋪設一條臨海大道作為主要幹道,以方便沿海配套如碼頭、倉庫和船埠的連接。

於是,在開埠同年的5月便積極開始進行道路規劃。但因為北岸周圍都是山,所以便要開山闢石,把近海的地段移平,再將砂石推入海中做小型填海,成就了香港最早的填海工程。到了1842年,首任港督砵甸乍正式宣布香港成為「無稅港口」,繼而吸引了大量外資商人到來香港,從此香港便急速發展起來,而且「無稅港口」政策更一直實施至今。

作為香港開埠以來首條正規道路,首任港督付予此路至高無上的名字,以示尊重,並以當時的大英帝國君主英女王之名來命名,取名Queen’s Road「皇后大道」。

在皇后大道建成的初期,全長只有6.4公里,位於西營盤至中環一帶,後來更向東西兩邊伸延,並把德輔道中分岔至跑馬地黃泥涌道定為「皇后大道東」,德輔道中至水坑口街定為「皇后大道中」,水坑口街至卑路乍街則定為「皇后大道西」,即是以東、中、西三段組成整條皇后大道,而且當時整個城市都是圍繞著皇后大道來活動及發展。自皇后大道建成以來,中和西段都是繁華密集的主要商圈區,至於東段,即近灣仔一帶則比較冷清。

p_163_皇后大道
Photo Credit: 創意市集出版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光輝歲月・香港百年II:追星、炒樓、錢錢錢,那段繁榮發展與創造奇蹟的黃金年代》,創意市集出版

作者:雪姬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重現 奮力向上就有機運的香江日常
回首來時路的 篳路藍縷與美好時光

香港百年》榮登香港誠品TOP 10暢銷好書
光輝歲月」的榮耀更需你我積極傳承與守護

細數成長變化的奪目輝煌;往日情懷,務必時刻不忘

話說,你知道的「香港製造」有哪些?
香港首富李嘉誠的成功祕訣又是什麼?
哪些人物是最受香港人崇拜的大明星?
知名的太古集團最早是造船、製糖起家!
為何到處都有以女王為名的地點和街道?

一筆一劃均是香港人的真情細訴一字一句皆為真切有感的舊情懷

從漁港、商港到二十世紀的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在70年代崛起後便進入肯拚就會贏的時代,
80年代,紡織等各式加工製造業帶起商機蓬勃,使「香港製造」成為黃金品牌,連娛樂圈也暢旺。
90年代港劇港片、港星風靡亞太地區,港式幽默、無厘頭等帶起的金融發展,都見證了那段風華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