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加速培植數千家「小巨人」企業,集結「隱形冠軍」之力挑戰美國科技霸主地位

中國加速培植數千家「小巨人」企業,集結「隱形冠軍」之力挑戰美國科技霸主地位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中國最初構思「單項冠軍」及「小巨人」計畫的藍圖始於2016年,隨著近年來美國打壓中國科技發展的力度不斷增強,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欲加速該國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南京大學長三角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劉志彪便曾於2022年表示:「製造業的發展是奠定現代強國的基礎,因此培養全球價值鏈的『隱形冠軍』,對於中國製造強國戰略實施具有決定性意義。」

文:張瑞邦(Tucker Chang)

美國當前在全球價值鏈(Global Value Chains)及技術供應鏈仍佔有主導地位,且隨著美國《晶片與科學法》(CHIPS and Science Act)於2022年8月上旬生效,挹注超過530億美元於該國半導體研究之趨勢已成定局,同時該法亦鼓勵美國公司及全球頂尖半導體企業,於美國境內研發最先進的半導體技術。

該法案的出現普遍被視為美國在半導體產業上限制中國科技發展、對抗中國經濟崛起的手段。然而,中國對此並非選擇坐以待斃,反而以與美方截然不同的科技策略來突破其技術障礙,藉此與美國爭雄。

根據《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北京當局現階段藉由負責監管產業政策的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以下簡稱工信部),來推行2項分別名為「單項冠軍」(Single champions)及「小巨人」(Little giants)的發展計劃,以此增強自身在全球技術供應鏈的影響力。

「單項冠軍」計畫設計初衷在於尋找及支持已經成為、或即將成為特定領域全球佼佼者的中國本土企業;「小巨人」則是中國政府認為部份掌握核心專業化技術的潛力企業,從而加以投資及培育。

這2項計畫目前已共同培植約1萬間科技相關領域公司,外界普遍認為這些企業象徵中國科技的未來。身為法國銀行產業三巨頭之一的「法國興業銀行」(Société Générale)更搭上這波「小巨人」題材熱潮,推出一系列金融投資商品,興業銀行同時將這些包含上市公司在內的「小巨人」企業稱作「具前景的公司」,並被北京當局優先列入長期栽培的重點企業。

由美國地緣政治及風險諮詢公司「地平線諮詢」(Horizon Advisory)所建立的美國製造業發展研究機構「Force Distance Times」認為,中國政府當前先進、精密複雜及影響廣泛的產業政策,等同敲響其他競爭對手的警鐘,美國方面也須有所警惕。

「單項冠軍」及「小巨人」聚焦的發展重點為何?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
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