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戰爭20週年:美國及其盟友為何入侵伊拉克?

伊拉克戰爭20週年:美國及其盟友為何入侵伊拉克?
2003年的戰爭推翻了薩達姆政權。Photo Credit: Getty Images / BBC New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據估計,2003年至2011年間,伊拉克有46.1萬人死於與戰爭有關的原因,戰爭耗資3兆美元。「美國在這場戰爭中失去了很多信譽,」英國智庫「皇家聯合服務研究所」總幹事說。「二十年後,仍然可以聽到人們說:我們為什麼要相信美國的情報?」

2003年 3月20 日,美國及其盟友派軍入侵伊拉克,推翻了薩達姆政權。

美國稱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對國際和平構成威脅,但大多數國家拒絕支持對伊拉克採取軍事行動。

美國為什麼要入侵伊拉克?

在1990年至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美國領導的多國聯軍將入侵的伊拉克軍隊趕出科威特。

之後,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687號決議,命令伊拉克銷毀其所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WMD),WMD指核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學武器以及遠程彈道導彈。

1998年,伊拉克中止與聯合國武器核查人員的合作,美英發動空襲。

在「基地組織」於2001年9月11日襲擊紐約世界貿易中心和華盛頓五角大樓後,時任美國總統小布希(喬治・W・布希)政府開始制定入侵伊拉克的計劃。

布希總統稱薩達姆繼續儲存和製造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伊拉克與伊朗和北韓一道是國際「邪惡軸心」的一部分。

2002年10月,美國國會授權對伊拉克動武。

「華盛頓的許多人認為,有重要證據表明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而且構成了真正的威脅,」位於倫敦的外交智庫「查塔姆研究所」美國和美洲項目主任萊斯利・文賈穆里(Leslie Vinjamuri)博士說。

2003年2月,時任美國國務卿科林・鮑爾(Colin Powell)要求聯合國安理會批准對伊拉克採取軍事行動,稱其所謂的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計劃違反了先前的決議。

但是,鮑爾未能說服聯合國。它的大多數成員希望聯合國和國際能源署的武器核查員——他們曾於2002年前往伊拉克——在伊拉克開展更多工作,以尋找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證據。

美國表示不會等待核查人員報告,並組建了一個「自願聯盟」來對付伊拉克。

2003年3月21日,一架支努克直升機向伊拉克南部法奧半島的英國第29突擊隊皇家炮兵部隊空運了一門105毫米火炮。

Photo Credit: Getty Images / BBC News

2003年3月,伊拉克南部地區的英國軍隊

誰支持了伊拉克戰爭?

在加盟的30個國家中,英國、澳洲和波蘭參與了入侵行動。

英國派出45,000名官兵,澳洲派出2,000名官兵,波蘭派出194名特種部隊成員。

科威特允許從其領土發動入侵。

西班牙和義大利與「維爾紐斯集團」中的幾個東歐國家一起為美國領導的聯盟提供外交支持,並表示他們認為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計劃、違反了聯合國決議。

美國和英國對伊拉克提出了哪些指控?

美國國務卿鮑爾在2003年告訴聯合國,伊拉克擁有製造生物武器的「移動實驗室」 。

然而,他在2004年承認,這方面的證據 「似乎並不……那麼可靠」。

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告訴聯合國,伊拉克正在生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鮑威爾手中拿著一小瓶炭疽桿菌

Photo Credit: Getty Images / BBC News

美國國務卿鮑爾告訴聯合國,伊拉克正在生產大規模毀滅性武器

英國政府公開了一份情報檔案,稱伊拉克的導彈可以在45分鐘內做好凖備打擊英國在地中海東部的目標。

英國時任首相布萊爾(Tony Blair)表示,「毫無疑問」 薩達姆・海珊在繼續生產大規模毀滅性武器。

英美兩國的指稱嚴重依賴兩名伊拉克叛逃者的說法——一名化學工程師拉菲德・艾哈邁德・阿爾萬・賈納比(Rafid Ahmed Alwan al-Janabi)和一名情報官員穆罕默德・哈里斯少校(Maj Muhammad Harith),他們說他們掌握伊拉克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計劃的第一手資料。

但是兩人後來說,他們捏造證據是因為希望盟國入侵(伊拉克)並推翻薩達姆。

誰拒絕支持伊拉克戰爭?

美國的兩個鄰國加拿大和墨西哥拒絕支持軍事行動。

美國在歐洲的兩個重要盟友德國和法國也拒絕支持。

法國外交部長德維爾潘(Dominique de Villepin)曾表示,軍事干預將是「最糟糕的解決方案」。

土耳其——北約成員國和伊拉克的鄰國——拒絕讓美國及其盟友使用其空軍基地。

沙烏地阿拉伯等在1990-91年海灣戰爭中支持美國對抗伊拉克的中東國家,在2003年沒有支持美國入侵伊拉克。

「海灣阿拉伯國家認為這個計劃很瘋狂,」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東政治專家阿喀爾( Gilbert Achcar) 教授說。

「他們擔心伊朗在薩達姆政權倒台後控制伊拉克。」

薩達姆·侯賽因(1987資料照片)。

Photo Credit: Getty Images / BBC News

薩達姆・海珊從1979年至2003年倒台前都是伊拉克總統

戰爭中和戰爭後發生了什麼?

2003年 3月20 日黎明,代號「伊拉克自由」的軍事行動正式開始,295,000名美國和盟國聯軍成員越過與科威特的邊界進入伊拉克。

「庫爾德自由鬥士」的70,000名成員在伊拉克北部與政府軍作戰。

同年5月,伊拉克軍隊被擊敗,巴格達政權被推翻。薩達姆・海珊後來被捕、受審並被處決。

然而,在伊拉克並沒有發現大規模毀滅性武器。

2004年,伊拉克國陷入宗派叛亂。後來,伊拉克遜尼派和什葉派穆斯林兩派爆發內戰。

美軍於2011年從伊拉克撤軍。

據估計,2003年至2011年間,伊拉克有46.1萬人死於與戰爭有關的原因,戰爭耗資3兆美元。

「美國在這場戰爭中失去了很多信譽,」英國智庫「皇家聯合服務研究所」總幹事卡琳・馮・希佩爾博士(Dr Karin von Hippel)說。

「二十年後,仍然可以聽到人們說:我們為什麼要相信美國的情報?」

本文經《BBC News 中文》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丁肇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