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菁英眼中的俄烏戰爭(下):蛋糕怎麼切?烏克蘭入歐不好明說的困難點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烏克蘭2021年的人口是4379萬,介於西班牙和波蘭之間,等於到時候歐盟要為烏克蘭準備大約54-55人之間的議員席位,而他們會竭盡所能的為烏克蘭的戰後重建爭取經費。一旦歐盟的預算都被烏克蘭人lobby走了,其他幾隻「歐豬」吃什麼?當這些國家的切身利益受損時,歐盟內部還能夠一片和諧嗎?
尤其是幫助落後地區發展的部分,波蘭一家獨拿664.22億歐元,義大利373.41億,西班牙313.88億,匈牙利199.49億;按人均算,愛沙尼亞分得最高的2347歐元,立陶宛緊隨其後,獲得2246歐元。緊接著是2192歐元的斯洛維尼亞和2178歐元的葡萄牙。這些國家都眼巴巴的看著布魯塞爾,一方面絕對擁護烏克蘭代表的政治正確,另一方面又惴惴不安,畢竟天曉得如果「烏克蘭和他的兄弟們」加入進歐盟來我們幾個還剩多少錢能分?
這是很現實的問題。如果烏克蘭進入歐盟,歐盟每年需要向烏克蘭轉移多少重建資金呢?
既然要保證大家分到的錢不變(至少不要差太多),歐盟勢必要增發主權債。問題是,主權債是以歐元計價的,這等於歐元區17國要用自身的經濟實力給新加入進來的放血槽們背書,那麼歐元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只要歐元區持續用自己的購買力向落後地區輸血),歐元就會長期保持疲軟,加上戰爭造成的通貨膨脹,歐元區的經濟成長必然放緩。
在此情形下,原本的「老歐洲」就已經性命垂危了,現在不但要救「老歐洲」,承諾給「新歐洲」的補助一點都不能少,「新新歐洲」(像是烏克蘭)又喊著要奶喝,這肯定會引起歐盟內部的尷尬。「到底應該要先救誰?」會成為一個火藥桶一般的問題,回答的不好,歐盟成員國是要打架的。
結語:歐盟的選擇
在結束前,講個蘇聯笑話。
蘇勳宗勃列日涅夫執政時,有個高層領導對他直言:「主席同志,國家腐敗的根源在中央。」勃列日涅夫回應:「是的,必須要嚴肅處理。」於是這位同志不見了。
到了蘇哀宗戈巴契夫執政時期,又有個高層領導對他直言:「主席同志,國家腐敗的根源在中央。」戈巴契夫又回應:「是的,必須要嚴肅處理。」於是蘇聯不見了。
在兵荒馬亂的今日,歐盟面前也有許多的挑戰。俄烏戰爭對歐盟而言,同樣是關乎生死存亡的一役。如果應對失當,歐盟搞不好也不見了。但是,一旦對歐盟有了相對充分的了解,尤其在了解他們選擇擁抱什麼樣的價值觀、他們用什麼態度對待自己的人民以及他們用什麼方式要求自己的官員後,我們知道它不是蘇聯。於公於私,任何人都會希望歐盟活下去。
歐盟是偉大的烏托邦,他代表了人類對理想的最高追求。雖然在追求的過程中出現許多微妙的困難;但是,歐盟對於善治(good governance)的堅持,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有著崇高道德水準的官員加入到這個烏托邦裡,並為之奮鬥。無論大家為了什麼事情爭吵,於歐盟而言,人之尊嚴、自由、民主、平等、法治和人權是所有人「共同的底線」。沒有人會在這條線上再往後退一步,因為這是帝國主義與法西斯主義所帶來的血的教訓。
因此,歐盟的爭吵,無論再怎麼激烈,至少政治菁英們都會繼續小心翼翼的保護著這個超主權實體成立之初所擁抱的價值觀。雖然有無數的困難在前面等著歐洲人,但歐洲人也是一路這樣過來的。曾經「讓德法和解」看起來是個不可能的任務,曾經「建立歐盟」也像是個遙不可及的夢想,但事實證明,沒有什麼不可能。曾經東歐的加入為歐盟帶來沉重的整合負擔,人們紛紛質疑可行性,而如今這些國家紛紛正常化,享受起民主和自由,獲得人權與法治的保障,這些國家在外交場合與他們的西歐鄰居一同戰鬥,彷彿從來沒有被鐵幕隔開過。

歐盟代表了一種信仰,一種對歷史的反思。那些年所有的腥風血雨,奧斯威辛的毒氣室,諾曼第的沙灘,元首的地堡,都是歐盟的政治菁英們時刻警醒自己的傷痕:我們如何痛改前非?我們如何建設一個能夠自我糾錯的體制?我們如何給下一代一個更好的未來?
於是歐盟的政治菁英們有了堅定的信仰和共同價值觀。這是俄羅斯與歐盟根本的差別。當俄羅斯的政治菁英還沉浸在為「蘇聯解體」找兇手的時候,他們就錯失了反思蘇聯體制的機會,甚至是沙俄體制的機會。一旦錯過了反思,一個民族就只能不斷的犯同樣的錯誤,不斷的鬼打牆,不斷的陷在過去美好的榮光中,喪失了對現實的應變與改善能力。
在國際舞台上,是不是真的「落後就要挨打?」也許曾經是的,但這是一句無比現實主義的表述。人類一直在探索解決安全困境的辦法,一直在優化問責制度,一直在嘗試加高戰爭的成本。而我們希望有一天,這個世界再也沒有現實主義存在的空間。
戰爭應該不再被視為一個可以動用的選項。無論歐盟是否算得上成功,他們前進的方向無疑是正確的。
鑒於不斷惡化的經濟基本面,歐盟的選擇無疑帶來了沉重的後果。但無論如何,他們做出了決定,而這個決定背後需要巨大的道德勇氣。
如同歷史的重演,時至當日,一個軸心陣線隱隱然的在形成。但只要人類的文明仍得以存續,我們的子孫終將記得,在這場兩種主義的對撞當中,是誰選擇了對殘暴視而不見,是誰選擇了與獨裁者暗通款曲;是誰拒絕譴責,是誰假意中立;是誰在踐踏民主與法治,是誰在剝奪人權與自由。
「邪不?壓正!」的同時,正總有一天會再壓回來。
軸心陣營勢必要走向毀滅的。一如前述,因為獨裁,所以缺少反思;因為缺少反思,所以不斷鬼打牆。俄羅斯的問題只是透過戰爭被放大了而已,當一個國家只會解決提出問題的人時,這個國家的文明發展就是被鎖死的。就算獨裁者可以在短時間內依靠利用殘暴搜刮堆積起來的科技與軍事實力阻擋一陣,長期而言迷戀現實主義所展現出來的體制脆弱性還是無法改善。
「快一點」的成長秘訣:讓NUEIP人事管理實現勞資和諧共舞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點點全球成立於2019年,每天為了解決台灣餐飲店業者因人手不足,又要講求速度與品質的消費體驗問題,在全台馬不停蹄地提供從POS系統、線上點餐、數位支付、物流送餐,到行銷導客的一條龍智慧餐飲服務。
點點全球成立於2019年,短短三年,即創下萬家餐飲門市合作,且獲得眾多知名餐飲品牌的支持。
而在點點全球積極為中小餐飲業和小吃店研發創新解方,並展望更多元跨領域服務與海外布局的同時,背後則有專業的NUEIP團隊提供的nuHRM人資系統,為點點全球打理企業內部的所有人事營運。
擺脫呆板的代管計薪,系統串聯自動試算更接地氣

點點全球的人資主管張珺涵指出,過去外包人事薪資給第三方代管公司的過程中,企業內部文化和經營策略往往無法被充分考量,因此,代管公司難以彈性滿足所有員工的需求。每月3號發薪日前,除了需要準備員工名單、出勤記錄、薪資異動資料和請假紀錄等,企業還要負責催促員工提交假勤資料,不僅需要耗費大量精力,還會增加許多時間成本;若發薪後,發現計薪上的疑慮,與代管公司來回溝通的時間,也會進一步加大企業的負擔、影響企業的運作效率。
nuHRM人資管理系統的薪資功能,完美的解決了以上問題。不僅串聯了所有以往需主動提供給外包公司的資料,自動匯出薪資試算結果,還可以快速匯出符合財政部規範的申報媒體檔,讓月底計薪的工作流程能一條龍完成。張珺涵高興的分享:「現在,平均不到一分鐘就可以算完一個人的薪水,且多虧NUEIP獨特的關卡計薪方式,只需要跟著流程一步一步檢查,員工越多越能顯現此功能帶來的輕鬆高效,遠遠超乎我的預期。」
從制度控管到人情考量,NUEIP助打造和諧勞資關係

點點全球的團隊擁有不怕失敗、勇於創新的精神,如此彈性開放的文化也貫徹在公司制度實行上,張珺涵形容自己是雇主與員工之間的橋樑,企業為了維護內部秩序、確保員工的權益與義務,制定企業規章制度,以有效管理人力資源;然而,在實際執行時,也需要具備一定的靈活程度,才能促進勞資雙方的良好關係,達成雙贏目標。
因此,點點全球選擇了能協助實踐彈性文化的NUEIP nuHRM人資系統,利用系統設置「請假申請時間」與「最低請假時數門檻」便是最好的例子,雖其目的是為了更妥當控管人員,但有時員工發生特殊情況,以致無法符合現有制度時,企業可針對個案通融放行,此時,系統功能也可以彈性各別自行調整設定,並且自動串聯至每月薪資計算。張珺涵說道:「制度是死的,而人是活的;我們不需要一個將制度綁死的系統,而是一個既有控管制度、又有彈性調整空間的、為『人』考量的好系統,NUEIP就是這樣收放自如的系統,它讓我們建立了更互信互賴的勞資關係。」
重複的人事作業都交給舉一反三的智慧系統

近年來,點點全球快速拓展業務,伴隨著員工的增加,NUEIP系統所帶來的工作效率提升成效也越顯著。「NUEIP是我見過使用起來能最簡單無腦的系統!」張珺涵笑著說:「像是將新進員工加入系統時,只需要建立員工帳號、填寫基本資料、啟用帳號,三個步驟即可設置完畢,加上NUEIP的介面非常清楚明瞭,加速了整個建置的順暢度。」企業應用數位轉型工具,旨為節省重複的行政作業,NUEIP在協助企業導入系統時,已先將所有考勤、假期、加班、簽核等相關規則,依照公司人事規章設定完成,因此只需要為新進員工套用規則,即可快速完成新進員工的系統設置工作。
帶著讓餐飲業者「Work Easy」、消費者「Eat Happy」的經營理念,點點全球目前正積極培育強力的研發人才,進攻跨領域的數位技術服務;並借助彈性易操作的NUEIP企業管理平台,迅速解決企業內部的人事工作、提高企業營運效率;同時,亦增進了勞資雙方之間的信賴感,使團隊更有凝聚力,為企業齊心打拼。
本文章內容由「人易科技」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廣編企劃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