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吳怡農:不選立委不是要退休,全力推動「後盾計畫」落實韌性社會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吳怡農兩度區域立委,更曾任民進黨台北市黨部主委,其不參選聲明為北市立委選舉投下震撼彈,今周刊以問答方式,完整呈現吳怡農做出此決定的起心動念、其對時事看法,以及他下一步規劃為何。
文:鄭鴻達
壯闊台灣聯盟理事長吳怡農日前宣布不登記參選2024立委,將全心投入「後盾計畫」。吳怡農接受《今周刊》專訪表示,中國花費不少力氣、資源以武力威脅台灣,台灣社會要做更好準備不是為了接戰、上戰場,是要嚇阻戰爭,「反戰、避戰的前提就是備戰」,唯有建立自身國防能力,才有可能落實中立與反戰。
至於未來是否不排除重返政治領域,吳怡農笑說他這次的聲明不是「退休聲明」,是要說明他接下來這段時間要為台灣國安做更多貢獻,其中「後盾計畫」就是有實質影響的事。
他強調,在國防改革上只要有機會與行政、立法部門合作,他絕對會全力以赴。
對於日前有多名學者發動反戰聲明連署,稱俄羅斯雖是俄烏戰爭主要發起戰爭之犯罪者,但挑釁主犯是美國,從犯是英國,設圈套的人比動手殺人更糟糕。
吳怡農直言,所有討論與辯論都應基於事實且符合邏輯,「期待這些學者能多看新聞、多讀歷史」。
民進黨立委初選這周開放領表登記,曾兩度參選台北市中山、北松山選區立委的吳怡農上周六(3/18)透過臉書貼文,宣布將不會登記參選立委,也不會爭取不分區立委提名,會在「壯闊台灣聯盟」全力推動「後盾計畫」,落實韌性社會的目標。
吳怡農不只兩度參選該選區區域立委,更曾任民進黨台北市黨部主委,因此其不參選聲明為北市立委選舉投下震撼彈,吳怡農這次接受《今周刊》專訪,本文以問答方式,完整呈現吳怡農做出此決定的起心動念、其對時事看法,以及他下一步規劃為何。
- 問:您兩次投入北市立委選舉,也當過北市黨部主委,投入不少心力,除了要推動「後盾計畫」,這次是否也是因評估選舉趨勢或勝選機率會將不如預期?
答:基於「後盾計畫」的工作、推動國家安全的初衷,我現在走不開,這也是為何這次我和大家報告我不會登記參選。
我做這次決定的唯一考量、原因就是「後盾計畫」。我們投入選舉的初衷,就是希望盡我個人微薄力量,來為台灣的國家安全努力,參選絕對是途徑之一,現在(推動「後盾計畫」)也是基於提升國家安全這個目標。
「後盾計畫」在做的工作,是為民防努力,要提升社會民間的準備,為任何災害做好準備,這是我現在在能力範圍內,可以為台灣安全所做最直接、最實質的事。
「後盾計畫」目前已做出相當成績,每個月大約有1000名民眾參與訓練,這個將會持續,而後盾計劃的下階段任務,除了訓練民眾之外,也要提高台灣的社會韌性,最重要的是要紮根,要在全國同時推動,且平時就要有志工組織存在。
這樣子的訓練才能轉換成一種能力,在台灣社會面對衝擊時,需要有人站出來幫助彼此、幫助社區,光靠軍警消是不夠的,這份工作是這麼重要,「後盾計畫」現在又即將邁入如此重要的下階段,我無法和同仁說我要去忙其他事情(指選舉),這必須整個團隊全心全力投入,這也是我為何這次不止宣布不會參選區域立委,也不會爭取不分區立委提名。
我第一次投入中山、北松山選區是四年前的事,其實這一選區是民進黨的艱困選區,當初只有徵召,連初選登記都沒有,經過兩次努力,已經看到愈來愈有機會了,這也反映過去這幾年民進黨在地方的經營與努力,以及民眾對於民進黨所代表的責任政治的肯定。
我知道也相信這一次民進黨有非常大的機會可以翻轉這一選區,只要候選人覺得有幫助,我幫得上忙的地方也會盡全力支持,大選中有許多中間選民,當中間選民要選擇政黨、候選人時,民進黨的理性政治、訴求與責任政治文化,為選民所期待,所以我覺得這選區這次非常有機會。
- 問:未來是否仍不排除回到政治領域繼續耕耘?
答:政治涉及、影響一切的政策,我這次的聲明不是「退休聲明」,是和大家報告接下來這段時間,我要如何盡個人最大努力為台灣的國安做出更多貢獻。「後盾計畫」是我覺得對台灣的未來、安全有實質影響的事,而且是我們做得到且會繼續做的事。
光有民間準備是不夠的,國防改革也要繼續前進,只要有機會與行政部門、立法部門合作,一起推動讓台灣更安全,我絕對會全力以赴。
- 問:「後盾計畫」龐大且宏觀,該計畫是基於何種原因或考量,例如是在中國的威脅壓力下,因此必須儘速提升台灣的民防力量或全民國防意識?
答:國防安全不可只靠軍警消少數人,台灣軍隊只有十幾萬人,第一線負責救災、救火、救護的消防人員,在全國也只有1.5萬人,不到人口千分之一,台灣若面臨災害,可能是下一場芮氏規模7.0的地震、可能是較嚴重的颱風,或甚至是機率比較小,但後果更為嚴重的戰爭威脅或風險。
民眾必須站出來幫助彼此,台灣才有生存機會,才能降低傷亡,更理想的狀況是透過民間工作,藉由台灣做好準備展現意志,才更有機會嚇阻戰爭,避免戰爭與衝突發生。我們無法避免天災,但對於人禍,可以透過做好準備去改變、影響未來。
中國政府已經花費數十年透過武力威脅台灣,此企圖心如今搭配愈來愈高的能力,當離台灣這麼近的鄰居花這麼多力氣與資源,在建立可用武力威脅台灣的能力時,台灣民間社會當然要做更好準備,這不是為了接戰、不是為了上戰場,而是透過民間的準備、團結與組織,才更有可能持續地嚇阻戰爭,維持我們的生活方式,這是我們的目標。

- 問:延伸上述話題,最近有在野黨立委與學者在宣揚、主張「不要備戰要避戰」等所謂「反戰」言論,有些人認為這是認知作戰的一環,以全民防衛角度來看,資訊、意志宣傳有何重要性?
答:宣傳與溝通都非常重要,特別是政治人物、民意代表、學者,更有義務和民眾傳達正確的觀念,看到這些輿論,我覺得非常可惜也不應該,他們明明知道不是這樣子。
所有的中立國都是反戰,如何避免戰爭的發生,就是建立自己的國防能力,才能去落實中立、反戰,國家能保護自己,是一切反戰、避戰的前提。如何可行的保護自己就是「備戰」,我們做的一切努力,不管是國防改革、民間準備,都是希望能夠避戰。
- 問:有學者連署「反戰聲明」,並主張俄羅斯雖是俄烏戰爭主要發起者,但挑釁主犯是美國,從犯是英國,設圈套的人比動手殺人更糟糕?
Tags:
比利時列日大學在台灣全英文課程HEC Liège EDBA,把博士頭銜鍍金在您的名片上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現代業界對具備博士學位的高階主管需求日益增長,但在忙碌的工作卻難以腾出時間攻讀博士學位。幸運的是,比利時列日大學在台開設了全英文授課的高階企管博士專班,最快可在2年內完成博士課程與發表,為渴望提升自我和更新產業知識的高階主管與企業家提供了一個理想的機會。
現代商業界對於高階主管具備博士學位的需求日益增長,但許多專業人士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難以腾出足夠時間攻讀博士學位。幸運的是,現在有一個解決方案:比利時列日大學在台全英文授課的高階企管博士專班。除了提供一個在職攻讀歐洲頂尖企管博士的機會,還提供了一系列研討會發表的協助與各領域的專家建立強烈的人脈連結,列日大學的高階企管博士專班最快可以在2年內完成博士課程與發表,為那些渴望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和更新產業知識的高階主管與企業家提供了一個理想的學習機會。

學術研究與實務兼顧,提升個人品牌影響力
在現今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企業家與高階主管必須面對複雜的挑戰,例如: 全球化所產生的地緣政治動盪、技術快速創新造成市場的高度不確定性等。EDBA博士學位能夠提供深入的商業洞察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企業家及專業經理人能夠更好地應對這些整合與挑戰。此外,博士學位也是個人品牌建立的一個關鍵因素在商業界享有崇高的聲望和尊重,為高階主管及企業負責人打開更多商業拓展的機會,並且是領導者和決策者的首選。
擁有博士學位不僅展示了專業經理人的學術涵養,也體現了他們對自己產業發展的承諾和毅力。學位的獲得除了彰顯其頭銜與專業能力,更增加自信並開展職涯與事業願景。完成學位後除了成為該領域之專家,並增強自己在組織內部和外部的影響力,列日大學的高階企管博士學位也為高階經理人開啟了更多的不同產業的交流機會和晉升通道。許多企業和組織都尋求具有博士學位的高階主管、董事,他們被認為具有深入的商業洞察力和領導能力。

全台獨家全英文授課環境接軌全球最新商業議題
比利時列日大學的高階企管博士在台以全英文授課為特點,為學員提供了一個全英語環境的學習機會。這不僅有助於提升學員的英語能力,還能讓他們在全球商業環境中更自信地交流和合作。此外,彙集了一流的教授和業界專家,他們具有豐富的實務經驗和學術造詣,能夠為博士候選人們提供專業指導和深入的商業洞察力。
時間效益最大化 – 兩年完成,學習品質不打折
比利時列日大學的高階企管博士提供了一個精心設計的課程結構和專業指導的學習方案,使博士候選人能夠最快2年內完成學位與發表。首先,課程內容涵蓋了企業管理領域的核心知識和最新研究成果,從策略管理到領導力發展,從知識創新到市場行銷工具的革新等。其次,博士班提供了個別化指導和專業支持。除了每位學員將被指派一位專業的指導教授提供個人的指導,課程模組更導入了每學期兩天的獨立學習課程(Independent study),由列日大學欽點的導師親自手把手帶領博士候選人完成研討會、期刊以及畢業論文答辯。這種一對一的指導可以加快學習進程,確保學員在限定時間內完成學業要求。

就讀比利時列日大學高階企管博士,完整您的事業版圖
最後,快速攻讀高階企管博士班對於高階主管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列日大學在台全英文授課的高階企管博士班不僅提供了學術、知識和實踐技能,還培養了企業家與高階主管在全球商業環境中不可或缺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溝通能力。這些都是現代商業領袖必須具備的關鍵素養,才能在全球化的商業競爭中脫穎而出。
更多精采課程內容請洽:比利時國立列日大學EDBA在台辦事處(02)6605-0679
本文章內容由「中碩教育集團」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廣編企劃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