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醣胖》:全球每五秒就有一人因糖尿病而死,三分之一台灣人浸泡在糖水裡

《醣胖》:全球每五秒就有一人因糖尿病而死,三分之一台灣人浸泡在糖水裡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請默數1 ~ 5,這5 秒鐘裡,全世界就有1人死於糖尿病。《紐約時報》曾以「被低估、隱伏而致命的疾病」來形容糖尿病,文中指出,糖尿病從來都不輕癥,但大家「感知與現實之間的脫節尤其令人擔憂」。

文:游能俊、黃惠如

不是傳染病,確診人數卻橫掃全球

2019年,顫冷的冬天,瘟疫降臨。

不久,病毒散布在學校、餐廳、大賣場、演唱會等人群之中。迅速地又傳播到扶手、購物車、桌面等每個角落。原本你還在辦公室忙碌地工作,突然就必須回家隔離,不能和任何人見面;或是你只是覺得喉嚨癢、乾咳、流鼻水,沒幾天就呼吸急促、頭痛欲裂,隨著體溫上升,陰府迫近。

這一切可能只是歷時幾天,卻往往是跳出眼前的即時快報,讓全台灣同感前所未有的共震。

因為這場疫情,有個人大家因此熟悉,台灣人幾乎每天下午都要盯著他,就是被稱為「防疫柯南」的疾病管制局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

而在2015年春天,乍暖還寒,台北的櫻花依舊綻放,只是另一場看不見的「瘟疫」卻沒放過他。他回想:

「容易口渴,喝很多水,特別愛吃冰淇淋,但體重反而減輕,心裡還竊喜,本來體重有點過重,還開心身材愈來愈好。但半年後,愈來愈瘦,睡到半夜還會跑廁所,好像符合糖尿病多吃、多喝、多尿的三多,而且體重減輕。但糖尿病?應該不會那麼倒楣吧?」

羅一鈞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雖然雙親都有糖尿病病史,年紀大了之後會得糖尿病心裡有數,但沒料到自己38歲就發病,現在則靠著飲食、運動、藥物和糖尿病和平相處。

不同於新冠疫情是一種陌生、恐怖、一開始沒有解藥的疾病,但糖尿病流傳三千多年,卻在21世紀不論性別、種族、教育程度,依舊席捲全球,成為隱密的「疫情」。

全球罹病人數30年增四倍

1980年代開始,30年間全世界糖尿病罹病人數翻了四倍。刊登在《刺胳針(Lancet )》期刊的研究曾匯集751項研究的數據顯示,從1980年至2014年,全球糖尿病人口從1.08億人上升到4.22億人。

很多人以為糖尿病是因為經濟發展後帶來的「富貴病」,其實並不盡然。

糖尿病存在數千年之久。西元前五、六世紀,印度阿育吠陀醫師首先注意到糖尿病患尿液中的甜味,稱之為蜂蜜尿液(madhumeha)。西元前1550年埃及人的草紙上,也能看到糖尿病的相關描述。當時醫者的建議療法是將骨頭、麥類、穀類和泥土煮成一大鍋,服用四天。

糖尿病直到西元前250年才被命名。希臘醫師阿萊泰烏斯(Aretaeus of Cappadocia)才將這疾病命名為「diabetes」,這個字在希臘語的意思是「虹吸管」,意思是在彎道中流動,因為他觀察到病人無法抑制地口渴和排尿,以及體重減輕。接近同一時代,中國也開始有消渴症的記載,如《金匱要略》寫道:「飲一斗小便一斗」。

說起來,不是完全沒有人注意到糖尿病的危機。

2016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發表了第一份糖尿病全球報告,報告揭示:「糖尿病是一項重要的公共衛生議題,是世界各國領袖要優先對付的四大非傳染性疾病之一」。

遺憾的是,糖尿病漫延並沒有因為這份報告的提醒而改善。國際糖尿病聯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oundation)最新統計,全球有5.37億人罹患糖尿病,就是每10個成年人就有一人是糖尿病。每個和你擦身而過的人,都可能是糖尿病人。

三分之一的台灣人浸泡在糖水裡

台灣在此代謝狂潮之下,無可倖免。從健保用藥統計來看,糖尿病人10年倍增。大概十年前(2010)全台有124.9萬人用藥人口,2020年則上升為212.3萬多人,依經驗來看,約有一成至一成五病人,未診斷進入健保。所以台灣約有230萬糖尿病人口。

但令人不安的是,有更大一群人排隊著可能成為糖尿病人。

根據《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2017年~ 2020年》,若以空腹血糖值(空腹血糖值介於100-125mg/dL)界定,糖尿病前期盛行率25.5%,人數601萬人。

糖尿病前期601萬人,加上糖尿病人230萬人,超過三分之一的台灣人浸在糖水裡。

這不僅是數字令人驚恐而已。

危及性命,也很「燒」錢,全球每五秒就有一人因糖尿病而死

請默數1 ~ 5,這五秒鐘裡,全世界就有一人死於糖尿病。《紐約時報》曾以「被低估、隱伏而致命的疾病」來形容糖尿病,文中指出,糖尿病從來都不輕癥,但大家「感知與現實之間的脫節尤其令人擔憂」。

2021年,糖尿病造成了全球670萬人死亡,約等於一場新冠肺炎至2022年上半年總死亡人數,況且糖尿病是年年不斷、年年升高,依舊難以撲滅的「疫情」。

糖尿病是全球死亡原因的第九名,台灣十大死因的第五名。說來諷刺,在1800年代,多數的糖尿病人以第一型居多,雖然多數是致命的,卻是罕見的。時光快轉到現在,第1型病例不到一成,但第2型糖尿病的發病率、死亡率卻仍在增長。

糖尿病不僅危及生命,還很「燒」錢。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IDF) 2021年更新的統計,全球約有5.37億糖尿病人,每年至少9660億美元的醫療支出,大概一年會燒掉兩個台積電的市值,這些數字也可能讓一些開發中國家破產。

台灣糖尿病也同樣「燒」健保。健保署公布最新統計,糖尿病名列最「燒」錢疾病的第二名,一年花掉近310億元健保費。最「燒」健保費的疾病第一名是慢性腎臟病,但和糖尿病脫不了關係。近40萬腎臟病人花掉健保562億元,其中超過八成的錢花在末期腎臟病人洗腎。而洗腎病人中,接近一半是糖尿病控制不良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