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熊蓋毒》:女性電影式的B級片,AI也寫不出的「溫馨恐怖血腥喜劇」

【影評】《熊蓋毒》:女性電影式的B級片,AI也寫不出的「溫馨恐怖血腥喜劇」
Photo Credit: 《熊蓋毒》劇照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熊蓋毒》走得是充滿個人風格的新形態喜劇模式,集各種尷尬與矛盾的類型與一身,還帶著嚴肅劇情片的風格與內涵。例如被黑幫抓去的小混混,說自己童年養的蜥蜴是唯一能說話的對象,整整5分鐘的自白,就像在看《我的鯨魚老爸》的劇情片的真情告白。然後喜劇梗才剛讓人笑完,黑熊就跑出來把人狂咬分屍。不然就是當人物看到黑熊嚇得要死時,黑熊突然做出嗑藥刻得很嗨的搞笑橋段。

(內容涉及劇情討論,請斟酌閱讀)

1985年,美國有一頭棕熊死在國家森林公園裡,死因是攝入過量毒品。這並非故事,而是真實事件。一個毒販為了躲避警察追緝,將毒品丟在喬治亞州的森林裡。一隻路過的黑熊,在數分鐘內,將價值2千萬美金的古柯鹼嗑光,身體當場壞死,因而身亡。

這個新聞,後來被寫入2016年出版的小說:《Bluegrass Conspiracy: An Inside Story of Power, Greed, Drugs & Murder》。然後在2023年被改編成電影上映。電影不但拿下美國首周冠軍,截至近日,也已累積7500萬美金的票房,以典型B級片的題材來說,不算罕見,但在疫情後蕭條的電影市場來說,則堪稱異數。

根本上,這則新聞根本毫無情節可言。但正因為沒有情節,所以賦予編導很大的想像空間。光是關鍵字:古柯鹼、美國黑熊,就可以組合出各種可能。電影可以變成動物生態片、毒品紀錄片、藝術片、商業劇情片,但也很合理的,可以變成驚悚恐怖片。

1
Photo Credit: 《熊蓋毒》劇照

女性電影式的B級片

熊嗑了古柯鹼會怎樣?大眾第一聯想到的就是「到處殺人」,因為古柯鹼可以讓人亢奮,而在自然中遇到黑熊,當然聯想到被凶暴攻擊,然後死亡。熊嗑藥殺人,理所當然。

但在導演Elizabeth Bankss眼裡,則不這麼想。她本來就是遊走在劇情片與喜劇片間的知名好萊塢女演員,同時也執導過不少作品。她執導的電影偏向商業劇情片,但也跟她參演電影風格類似,總會帶點喜劇元素。結果,她就把這個要素放到了《熊蓋毒》中。

就故事走向來說,毒梟把古柯鹼空投在喬治亞州的森林中,逃避警方查緝,以待日後尋回。但光是電影開場就極其荒謬。毒梟先在機上唱歌跳舞,畫面純粹是為了輕鬆開場,結果他跳傘時就滑倒,撞到頭昏倒,於是降落傘沒開就落地死掉,毒品自然散落在森林中。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
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