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臨銀行業危機及通膨兩難,美國聯準會升息1碼,美股道瓊重挫530點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美國聯準會今天宣布升息1碼,並在多家銀行倒閉後暗示升息可能止步。聯準會主席鮑爾強調銀行體系健全,並說官員不認為今年會降息。美股尾盤直落,道瓊指數大跌530點。
面臨銀行業危機及通膨兩難,聯準會升息1碼
(中央社)美國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 SVB)倒閉引發市場動盪,儘管全美上(2)月通膨趨緩,但仍居高不下,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今(23)日決定升息1碼。
聯準會曾於去(2022)年3月及5月分別升息1碼(0.25個百分點)及2碼(0.5個百分點),6月、7月、9月及11月連續4次升3碼(0.75個百分點),12月則僅升2碼,今年首次會議時只升1碼。
聯準會在今天舉行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宣布升息1碼,加上之前的升幅,自去年3月以來,聯準會迄今已升息19碼,或4.75個百分點。
在此之前,美國勞工部曾公布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6%,符合市場預期,並創下2021年9月以來最低年增幅度,顯示通貨膨脹持續降溫。
美國矽谷銀行本月中旬倒閉引發軒然大波,分析師原本預估,聯準會3月可能不會升息。
聯準會升息1碼,鮑爾淡化降息預期致美股道瓊重挫530點
(中央社)美國聯準會今天宣布升息1碼,並在多家銀行倒閉後暗示升息可能止步。聯準會主席鮑爾強調銀行體系健全,並說官員不認為今年會降息。美股尾盤直落,道瓊指數大跌530點。
為恢復物價穩定,聯準會負責利率決策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連9度決議升息,聯邦資金利率目標區間調高1碼(0.25個百分點),達到2007年9月以來最高的4.75%至5%。升息幅度與2月相同,符合多數市場人士預期。
政策聲明提到,官員認為「政策進一步緊縮」可能是適當的,捨棄前8份聲明指基準利率「持續升高」將是適當的說法。市場普遍解讀,這是聯準會暗示去年3月啟動的升息循環接近尾聲的訊號。
聲明也提及近兩週美國多家銀行倒閉掀起的亂局。聲明形容,美國銀行體系「健全且堅韌」,近期局勢可能導致家庭和企業信貸條件緊縮,壓抑經濟活動、徵聘和通貨膨脹,但這些影響的程度仍「不確定」。聲明重申,官員「高度關注」通膨風險。
鮑爾(Jerome Powell)在會後記者會表示,聯準會官員曾考慮暫停升息,但鑑於通膨偏高、勞動市場堅韌,官員最終一致決議升息1碼。
鮑爾說:「我們致力恢復物價穩定,所有證據都顯示民眾有信心我們會辦到,讓長期通膨率降至2%。重點是,我們要以言行維持這種信心。」
聯準會公布利率決策前,美股在平盤附近遊走,鮑爾發言期間由紅翻黑,收盤前半小時賣壓加劇,3大指數直線下探。
道瓊工業指數午盤一度漲逾200點,終場大跌530.49點,跌幅1.63%,收在32030.11點。標準普爾500指數重挫65.9點,跌幅1.65%,收在3936.97點。以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190.15點,跌幅1.6%,收在11669.96點。
隨聯準會利率決策公布的經濟預測顯示,由中位數判斷,官員認為終端利率(升息循環頂點)為5.1%。換句話說,聯準會再升息1碼就會停下腳步,維持到今年結束。這項預測與去年12月的版本相去不遠。
18名提交預測的官員中,7人認為政策利率要升到高於5.1%的水準。根據預測中位數,官員預期明年底政策利率降至4.3%,高於去年12月預期的4.1%。
隨著聯準會積極升息,美國通膨去年衝上40年高點後逐步下滑,但仍遠高於聯準會目標2%。聯準會偏好參考、剔除波動較大食品與能源的1月核心個人消費支出(Core PCE)物價指數年增率為4.7%,低於去年9月的5.2%。官員預期今年底這項數值將降至3.6%。
兩週前,鮑爾在國會作證時暗示聯準會3月可能升息2碼,主要在於年初民間消費暢旺,通膨降溫似乎遇到阻礙。
不過,矽谷銀行(SVB)等美國區域金融機構近兩週陸續倒閉,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陷入財務危機後走入歷史,凸顯高利率對整體經濟外溢效應之深,不容小覷。
聯邦主管機關以緊急措施鞏固民眾對銀行業信心之餘,鮑爾在記者會強調美國銀行體系「健全且堅韌」,並說聯準會準備動用一切可用工具維護銀行體系安全。但他坦言,聯準會未在矽谷銀行倒閉前防患於未然,有必要加強銀行業監管力道。
鮑爾並表示,這波銀行業亂局可能導致金融情勢緊縮,效果「等同於」聯準會調升利率。
但鮑爾說,從最新經濟預測可見,官員預期經濟成長遲緩、勞動市場供需趨於平衡、通膨逐漸降溫,就算預測成真,官員仍不認為今年會降息。此外,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在國會聽證會表示,她沒有思考擔保所有銀行存款的方案。
鮑爾說詞澆了預期聯準會將以降息防止銀行業亂局惡化的投資人一盆冷水,葉倫說詞則讓期盼聯邦政府強力介入保障問題銀行客戶無擔保存款的投資人大失所望,成為美股尾盤下殺的重要因素。

聯準會升幅符合預期,國際油價上揚
(中央社)美國原油及成品油出口數據樂觀,加上美聯準會升息幅度符合市場預期,國際油價今天上揚,紐約油價一週以來首次結算升破70美元。
紐約商品交易所西德州中級原油5月交割價上漲1.23美元,來到每桶70.90美元。
倫敦北海布倫特原油5月交割價上漲1.37美元,來到每桶76.69美元。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 經濟數據強勁恐加快升息,鮑爾鷹派發言引發憂慮,美股道瓊重挫574點
- 「大到不能倒」的瑞信股價暴跌,比矽谷銀行倒閉更像「雷曼時刻」
- 歐洲央行維持升息2碼,上修歐元區今年成長預估,不再提未來大幅升息必要性
- 矽谷銀行倒閉風暴,美聯準會陷通膨放飛與金融維穩兩難,矽谷阿雅:考驗公司風險管理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加熱加味菸成菸害防制破口?菸防團體與立委籲伸張程序正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各界期待的菸害防治法新法上路,其主要目的是禁電子煙和納管加熱菸,以保障國人身心健康。然而,在新法實施兩個月後,其是否有效執行、法規是否存在漏洞,以及政府的風險評估機制是否準備好了等問題,都遭到反菸團體及立委的質疑。
5月31日將迎來世界無菸日,而台灣菸害防制法新法甫於今年3月22日上路施行,正式禁止電子煙與未經指定菸品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之加熱菸。新法迄今推動超過2個月,爭議卻不斷,不只跨黨派立委、民間菸害防制聯盟及家長與教育團體等,皆質疑為何違法新興菸品仍在實體與網路商店上隨處可見,就連國健署也於日前坦承,違規件數並未因新法上路而明確下降,且稽查懲處對象有相當高比例是未成年人。此外,儘管違法攜帶加熱菸入境最高可罰500萬元,關務署卻發現走私情形異常熱絡,光今年1到4月海關就一共查獲違法菸品1055件,也逼得國健署不斷呼籲民眾不要以身試法。
但這些亂象並非就地合法就能解決,民間菸防團體直言,加味菸禁令至今不見蹤影,以及國健署審查指定菸品之辦法名稱具誤導性、亦無明確機制,皆讓人懷疑本應保障國人,特別是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新法,是否真能達到修法初衷、落實執法?立委們也表達擔憂,認為違法菸品四處流竄,國健署與地方衛生局是否有稽查人力與資源不足,導致取締準則混亂的情形發生?
因此董氏基金會、台灣菸害防制暨戒菸衛教學會、愛兒親師家長協會、全國家長會長會長聯盟等「台灣拒菸聯盟」團體代表,日前出席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召開的「亂象頻傳?法規漏洞?審查黑箱?拒絕護航加熱菸成『健康菸』」記者會,即提出請求衛環委員會吳玉琴、邱泰源兩位召委,將已經公告的加熱菸上市評估辦法備查案排入審查,才有機會為守護台灣年輕人的健康進行亡羊補牢、並立即公告實施加味菸禁止條例等訴求。
新興菸品違法交易頻傳?家長團體:稽查成效不彰,罔顧青少年健康
在落實執法方面,立委林為洲指出,現行法規中明確規範,任何未經健康風險評估的產品都屬於違法,不能進行銷售或宣傳。然而,目前政府的取締行動僅止於象徵性地針對幾個大型網路平台。台灣拒菸聯盟指出,目前在實體店、代購網站及個人平台等處,依然可以看到相當熱絡的違法電子煙與加熱菸交易。
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理事長黃正銘表示:「人力不足,是導致取締與稽查成效不彰的原因之一,建議可考慮採用鼓勵民眾檢舉的方法,例如給予檢舉獎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相信全民都會願意一起為防止電子煙違法交易、保護我們的青少年而努力。」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則認為,既然新興菸品管理現在依法有據,問題就落在國健署是否嚴格執法?鑒於新興菸品使用者以年輕族群為大宗,是否有與教育部、學校攜手合作,落實新興菸品菸害防制的教育宣傳?
加味菸禁令為菸商預留漏洞?立委、民團齊聲呼籲國健署應清楚說明
反菸團體抨擊國健署為開放加熱菸,不只使用嚴重誤導性的「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一詞,連在禁止加味菸上,也僅禁止花香、果香、巧克力、薄荷等四種口味,但根據國健署在108年公布的資料指出,菸商申請菸品添加口味已達1200餘種。對此,立委林為洲質疑是否為菸商預留漏洞?台灣拒菸聯盟也質疑,為何加味菸禁令特別給予業者18個月的緩衝期,明顯有別於母法規定,有違反程序正義之嫌。
林為洲也在記者會上點出,新興菸品最吸引年輕族群的地方,就是口味新穎,現在國健署說加熱菸已可送指定菸品風險評估審查,又遲遲不肯公告加味菸禁令,是不是要讓加熱菸的加味菸彈有可趁之機?他呼籲國健署應明確承諾,加味菸禁令公布前或公布後的緩衝期間,都拒審加味加熱菸彈。陳椒華在受訪時則表示,國健署應該檢討為何加味菸緩衝期一事,受到各方反彈?堅持18個月,是有什麼特別考量?為什麼不能跟菸品包裝警示圖文的緩衝期一樣,公告後1年上路?她表示將去文國健署,要求說明。

菸防法配套尚不齊備,有賴社會大眾、菸防團體、立院共同監督
菸防團體不只擔憂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審查不完備,黃正銘理事長更在記者會中強調,早已多次要求中央一定要盡快啟動新興菸品的吸菸行為及公共衛生影響之本土研究與追蹤資料,但至今仍未收到任何回應,讓人相當憂心。立委陳椒華也認為,既然決定開放加熱菸,政府應該積極投入相關研究,以利進行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建議衛福部可以和國衛院展開研究計畫的合作。
菸防法既已上路,又該如何監督?反菸團體認為,立委們可依據立院職權行使法,將有違反或牴觸法律規定疑慮的指定菸品審查辦法,由立院備審改為送交衛環委員會審查,而非便宜行事、讓漏洞百出的制度默默運行下去。針對爭議法規、行政命令,台灣過去就有類似做法,像是2020年開放萊豬的行政命令,就由備審改為朝野聯席審查、2022年兵役延長案,也有由從查照改為審查的呼聲。
身為時代力量立院黨團副總召的陳椒華也提到,近期的再生醫療法,也是因為醫療改革、病友權益團體、醫學法規學界、在野黨團齊聲表達疑慮,才讓政府暫緩表決,顯見法律就算通過,不代表社會各界就應停止關注議題。她很感謝民團一直代替國健署來謹慎把關菸防法,時代力量也會持續關心執法情形,並要求衛福部建置菸品相關之流行病學調查資料庫。她認為,「只有當民眾真正理解菸品對健康的危害,我們才能從源頭降低國人對菸的需求,從而達到防治菸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