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務卿布林肯:中國2027年前將具備犯台能力,尚未越線提供俄國大量軍援

美國務卿布林肯:中國2027年前將具備犯台能力,尚未越線提供俄國大量軍援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今(23)日表示,他同意情報單位評估,認為共軍2027年前將具備犯台能力,並表示中國正在觀察全世界對俄烏戰爭的回應,從中汲取經驗,若任由俄羅斯攻擊鄰國而不受懲罰,將為潛在侵略者「打開潘朵拉的盒子」。

布林肯:共軍2027年前將具備犯台能力

(中央社)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今(23)日表示,他同意情報單位評估,認為共軍2027年前將具備犯台能力,美方積極檢視最能有效支持台灣防衛的方式,而他是歷任國務卿中,簽署最多件對台軍售案的人。

布林肯是上午在參院撥款委員會預算聽證會,回應共和黨籍參議員海格提(Bill Hagerty)提問時,做出以上表示。

拜登政府內閣官員今明兩天將前往國會山莊,為總額6.9兆美元的2024財政年度預算案進行說明。掌管外交的布林肯兩天有4場預算聽證會,今天先赴參議院方面的撥款委員會及外交委員會,明天再赴眾議院的外委及撥款委員會。

海格提詢問布林肯,同不同意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局長伯恩斯(William Burns)上個月指共軍2027年前將具備犯台能力的發言。布林肯表示,他同意伯恩斯的評估。

海格提接著關切美國對台援助,表示2023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NDAA)授權透過國務院「外國軍事融資」(Foreign Military Financing,FMF)計畫,每年提供台灣至多20億美元無償軍援,但新年度僅增編1億1300萬美元FMF額度來因應「新興全球優先事項」。

根據預算案說明,增額讓國務院在因應新興外交政策優先事項上,能有更多彈性;台灣被列為優先夥伴之一。

布林肯回應指出,FMF只是工具之一,美方積極檢視最能有效支持台灣防衛的方式。他說,過去10年來,國務院通知國會對台軍售總額達近400億美元,光從2019年至目前就有210億美元,而他是歷任國務卿中,簽署最多件對台軍售案的人。

布林肯也讚許台灣大舉增加國防預算,能有額外資金添購防衛必要軍備。

為促進美國全球利益,因應中俄挑戰,國務院及美國國際開發總署(USAID)2024財政年度編列631億美元預算,比上年度增加約27億美元,其中印太區域預算增幅達18%。

針對美中戰略競爭,新年度將投入20億美元,作為戰略硬體基礎建設資金,反制中國一帶一路計畫;另編20億美元強化印太經濟體,協助盟友對抗中國掠奪性行為。在支持烏克蘭部分,將投入17億美元,協助烏克蘭贏得戰爭。

布林肯:任由俄侵烏如打開潘朵拉之盒,中國正觀察汲取經驗

(中央社)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今天表示,中國正在觀察全世界對俄烏戰爭的回應,從中汲取經驗,若任由俄羅斯攻擊鄰國而不受懲罰,將為潛在侵略者「打開潘朵拉的盒子」。

《路透社》報導,布林肯在美國參院撥款委員會(Senate Appropriations Committee)聽證會上指出,中國正「非常謹慎地」觀察美國政府及全世界如何回應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亞洲正感受到這股衝擊。

布林肯提及,若任由俄羅斯攻擊鄰國而不受懲罰,將為潛在侵略者「打開潘朵拉的盒子」,將導致「衝突的世界」。

他還說,在烏克蘭的利害關係影響遠超過其國界,舉例來說,他認為這對亞洲產生深遠影響,在俄烏衝突中,日本及韓國一直是烏克蘭的主要支持者。

布林肯指稱,他認為中國正在非常謹慎地觀察,對於世界是否團結對抗這種侵略,中國將會汲取經驗。

布林肯:中國尚未越線提供俄國大量軍援

(中央社)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今天表示,中國雖對俄羅斯加強外交支持,但尚未提供大量軍事援助。

《法新社》報導,布林肯在國會參議院一個委員會針對議員質詢中國是否已提供俄國「致命援助」時答稱:「當我們現在談話時,尚未發現他們越過那個界線。」

布林肯數週來公開警告,中國正考慮俄羅斯為烏克蘭戰事所提出的武器要求。也有些報導指出,中國公司已交運俄方數量有限的武器。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本週訪問莫斯科,促銷中國對俄烏戰爭停火的提議。這項主張遭到美國懷疑,擔心俄軍利用這個喘息機會將戰場受創部隊重新編組。

布林肯說:「我認為,他們為俄羅斯提供的外交支持、政治支持和某種程度的實體支持,當然違反了我們終止這場戰爭的利益。」

布林肯並說,由於國際刑事法院已發出對俄國總統普亭的逮捕令,因此美國鼓勵他國,在普亭到訪時將他引渡。

他說:「我認為,負有義務的國際刑事法院會員國都應善盡義務。」

美國並不是國際刑事法院會員國,因為前總統川普領導下的共和黨政府曾因這座法院調查美國在阿富汗採取的軍事行動而制裁當時的法院檢察官。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