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務卿布林肯:中國2027年前將具備犯台能力,尚未越線提供俄國大量軍援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今(23)日表示,他同意情報單位評估,認為共軍2027年前將具備犯台能力,並表示中國正在觀察全世界對俄烏戰爭的回應,從中汲取經驗,若任由俄羅斯攻擊鄰國而不受懲罰,將為潛在侵略者「打開潘朵拉的盒子」。
布林肯:共軍2027年前將具備犯台能力
(中央社)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今(23)日表示,他同意情報單位評估,認為共軍2027年前將具備犯台能力,美方積極檢視最能有效支持台灣防衛的方式,而他是歷任國務卿中,簽署最多件對台軍售案的人。
布林肯是上午在參院撥款委員會預算聽證會,回應共和黨籍參議員海格提(Bill Hagerty)提問時,做出以上表示。
拜登政府內閣官員今明兩天將前往國會山莊,為總額6.9兆美元的2024財政年度預算案進行說明。掌管外交的布林肯兩天有4場預算聽證會,今天先赴參議院方面的撥款委員會及外交委員會,明天再赴眾議院的外委及撥款委員會。
海格提詢問布林肯,同不同意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局長伯恩斯(William Burns)上個月指共軍2027年前將具備犯台能力的發言。布林肯表示,他同意伯恩斯的評估。
海格提接著關切美國對台援助,表示2023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NDAA)授權透過國務院「外國軍事融資」(Foreign Military Financing,FMF)計畫,每年提供台灣至多20億美元無償軍援,但新年度僅增編1億1300萬美元FMF額度來因應「新興全球優先事項」。
根據預算案說明,增額讓國務院在因應新興外交政策優先事項上,能有更多彈性;台灣被列為優先夥伴之一。
布林肯回應指出,FMF只是工具之一,美方積極檢視最能有效支持台灣防衛的方式。他說,過去10年來,國務院通知國會對台軍售總額達近400億美元,光從2019年至目前就有210億美元,而他是歷任國務卿中,簽署最多件對台軍售案的人。
布林肯也讚許台灣大舉增加國防預算,能有額外資金添購防衛必要軍備。
為促進美國全球利益,因應中俄挑戰,國務院及美國國際開發總署(USAID)2024財政年度編列631億美元預算,比上年度增加約27億美元,其中印太區域預算增幅達18%。
針對美中戰略競爭,新年度將投入20億美元,作為戰略硬體基礎建設資金,反制中國一帶一路計畫;另編20億美元強化印太經濟體,協助盟友對抗中國掠奪性行為。在支持烏克蘭部分,將投入17億美元,協助烏克蘭贏得戰爭。
布林肯:任由俄侵烏如打開潘朵拉之盒,中國正觀察汲取經驗
(中央社)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今天表示,中國正在觀察全世界對俄烏戰爭的回應,從中汲取經驗,若任由俄羅斯攻擊鄰國而不受懲罰,將為潛在侵略者「打開潘朵拉的盒子」。
《路透社》報導,布林肯在美國參院撥款委員會(Senate Appropriations Committee)聽證會上指出,中國正「非常謹慎地」觀察美國政府及全世界如何回應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亞洲正感受到這股衝擊。
布林肯提及,若任由俄羅斯攻擊鄰國而不受懲罰,將為潛在侵略者「打開潘朵拉的盒子」,將導致「衝突的世界」。
他還說,在烏克蘭的利害關係影響遠超過其國界,舉例來說,他認為這對亞洲產生深遠影響,在俄烏衝突中,日本及韓國一直是烏克蘭的主要支持者。
布林肯指稱,他認為中國正在非常謹慎地觀察,對於世界是否團結對抗這種侵略,中國將會汲取經驗。
布林肯:中國尚未越線提供俄國大量軍援
(中央社)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今天表示,中國雖對俄羅斯加強外交支持,但尚未提供大量軍事援助。
《法新社》報導,布林肯在國會參議院一個委員會針對議員質詢中國是否已提供俄國「致命援助」時答稱:「當我們現在談話時,尚未發現他們越過那個界線。」
布林肯數週來公開警告,中國正考慮俄羅斯為烏克蘭戰事所提出的武器要求。也有些報導指出,中國公司已交運俄方數量有限的武器。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本週訪問莫斯科,促銷中國對俄烏戰爭停火的提議。這項主張遭到美國懷疑,擔心俄軍利用這個喘息機會將戰場受創部隊重新編組。
布林肯說:「我認為,他們為俄羅斯提供的外交支持、政治支持和某種程度的實體支持,當然違反了我們終止這場戰爭的利益。」
布林肯並說,由於國際刑事法院已發出對俄國總統普亭的逮捕令,因此美國鼓勵他國,在普亭到訪時將他引渡。
他說:「我認為,負有義務的國際刑事法院會員國都應善盡義務。」
美國並不是國際刑事法院會員國,因為前總統川普領導下的共和黨政府曾因這座法院調查美國在阿富汗採取的軍事行動而制裁當時的法院檢察官。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 中國對台沒有明確的「統一時間表」? 最終截止點應是以2049年為界限
- 「攻台失敗怎麼辦?」就是制約習近平不敢攻台的「底線思維」
- 美CIA局長示警「習近平下令2027年前備戰攻台」,我國安局長:台灣面臨安全威脅有增無減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加熱加味菸成菸害防制破口?菸防團體與立委籲伸張程序正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各界期待的菸害防治法新法上路,其主要目的是禁電子煙和納管加熱菸,以保障國人身心健康。然而,在新法實施兩個月後,其是否有效執行、法規是否存在漏洞,以及政府的風險評估機制是否準備好了等問題,都遭到反菸團體及立委的質疑。
5月31日將迎來世界無菸日,而台灣菸害防制法新法甫於今年3月22日上路施行,正式禁止電子煙與未經指定菸品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之加熱菸。新法迄今推動超過2個月,爭議卻不斷,不只跨黨派立委、民間菸害防制聯盟及家長與教育團體等,皆質疑為何違法新興菸品仍在實體與網路商店上隨處可見,就連國健署也於日前坦承,違規件數並未因新法上路而明確下降,且稽查懲處對象有相當高比例是未成年人。此外,儘管違法攜帶加熱菸入境最高可罰500萬元,關務署卻發現走私情形異常熱絡,光今年1到4月海關就一共查獲違法菸品1055件,也逼得國健署不斷呼籲民眾不要以身試法。
但這些亂象並非就地合法就能解決,民間菸防團體直言,加味菸禁令至今不見蹤影,以及國健署審查指定菸品之辦法名稱具誤導性、亦無明確機制,皆讓人懷疑本應保障國人,特別是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新法,是否真能達到修法初衷、落實執法?立委們也表達擔憂,認為違法菸品四處流竄,國健署與地方衛生局是否有稽查人力與資源不足,導致取締準則混亂的情形發生?
因此董氏基金會、台灣菸害防制暨戒菸衛教學會、愛兒親師家長協會、全國家長會長會長聯盟等「台灣拒菸聯盟」團體代表,日前出席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召開的「亂象頻傳?法規漏洞?審查黑箱?拒絕護航加熱菸成『健康菸』」記者會,即提出請求衛環委員會吳玉琴、邱泰源兩位召委,將已經公告的加熱菸上市評估辦法備查案排入審查,才有機會為守護台灣年輕人的健康進行亡羊補牢、並立即公告實施加味菸禁止條例等訴求。
新興菸品違法交易頻傳?家長團體:稽查成效不彰,罔顧青少年健康
在落實執法方面,立委林為洲指出,現行法規中明確規範,任何未經健康風險評估的產品都屬於違法,不能進行銷售或宣傳。然而,目前政府的取締行動僅止於象徵性地針對幾個大型網路平台。台灣拒菸聯盟指出,目前在實體店、代購網站及個人平台等處,依然可以看到相當熱絡的違法電子煙與加熱菸交易。
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理事長黃正銘表示:「人力不足,是導致取締與稽查成效不彰的原因之一,建議可考慮採用鼓勵民眾檢舉的方法,例如給予檢舉獎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相信全民都會願意一起為防止電子煙違法交易、保護我們的青少年而努力。」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則認為,既然新興菸品管理現在依法有據,問題就落在國健署是否嚴格執法?鑒於新興菸品使用者以年輕族群為大宗,是否有與教育部、學校攜手合作,落實新興菸品菸害防制的教育宣傳?
加味菸禁令為菸商預留漏洞?立委、民團齊聲呼籲國健署應清楚說明
反菸團體抨擊國健署為開放加熱菸,不只使用嚴重誤導性的「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一詞,連在禁止加味菸上,也僅禁止花香、果香、巧克力、薄荷等四種口味,但根據國健署在108年公布的資料指出,菸商申請菸品添加口味已達1200餘種。對此,立委林為洲質疑是否為菸商預留漏洞?台灣拒菸聯盟也質疑,為何加味菸禁令特別給予業者18個月的緩衝期,明顯有別於母法規定,有違反程序正義之嫌。
林為洲也在記者會上點出,新興菸品最吸引年輕族群的地方,就是口味新穎,現在國健署說加熱菸已可送指定菸品風險評估審查,又遲遲不肯公告加味菸禁令,是不是要讓加熱菸的加味菸彈有可趁之機?他呼籲國健署應明確承諾,加味菸禁令公布前或公布後的緩衝期間,都拒審加味加熱菸彈。陳椒華在受訪時則表示,國健署應該檢討為何加味菸緩衝期一事,受到各方反彈?堅持18個月,是有什麼特別考量?為什麼不能跟菸品包裝警示圖文的緩衝期一樣,公告後1年上路?她表示將去文國健署,要求說明。

菸防法配套尚不齊備,有賴社會大眾、菸防團體、立院共同監督
菸防團體不只擔憂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審查不完備,黃正銘理事長更在記者會中強調,早已多次要求中央一定要盡快啟動新興菸品的吸菸行為及公共衛生影響之本土研究與追蹤資料,但至今仍未收到任何回應,讓人相當憂心。立委陳椒華也認為,既然決定開放加熱菸,政府應該積極投入相關研究,以利進行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建議衛福部可以和國衛院展開研究計畫的合作。
菸防法既已上路,又該如何監督?反菸團體認為,立委們可依據立院職權行使法,將有違反或牴觸法律規定疑慮的指定菸品審查辦法,由立院備審改為送交衛環委員會審查,而非便宜行事、讓漏洞百出的制度默默運行下去。針對爭議法規、行政命令,台灣過去就有類似做法,像是2020年開放萊豬的行政命令,就由備審改為朝野聯席審查、2022年兵役延長案,也有由從查照改為審查的呼聲。
身為時代力量立院黨團副總召的陳椒華也提到,近期的再生醫療法,也是因為醫療改革、病友權益團體、醫學法規學界、在野黨團齊聲表達疑慮,才讓政府暫緩表決,顯見法律就算通過,不代表社會各界就應停止關注議題。她很感謝民團一直代替國健署來謹慎把關菸防法,時代力量也會持續關心執法情形,並要求衛福部建置菸品相關之流行病學調查資料庫。她認為,「只有當民眾真正理解菸品對健康的危害,我們才能從源頭降低國人對菸的需求,從而達到防治菸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