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會通過「青春動滋券」方案,16到22歲年輕人每年免費領500元,6/1開放登記

行政院會通過「青春動滋券」方案,16到22歲年輕人每年免費領500元,6/1開放登記
Photo Credit:教育部體育署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青春動滋券發放額度為每人、每年500元,凡是16至22歲國民(90年1月1日至96年12月31日出生)皆可領取,領用時間是今年6月1日至12月31日,方案合作店家為做運動、看比賽相關業者。

行政院今(23)早召開院會,院長陳建仁拍板教育部所報告的「青春動滋券」規劃方案,預計在6月針對16至22歲的青年,發放500元的青春動滋券,共有165萬人、近3000家運動產業業者受惠,希望藉此培養青年族群建立規律運動及欣賞賽事的習慣。

教育部體育署長鄭世忠在院會後記者會上報告,青春動滋券發放額度為每人、每年500元,凡是16至22歲國民(90年1月1日至96年12月31日出生)皆可領取,領用時間是今年6月1日至12月31日,方案合作店家為做運動、看比賽相關業者。

鄭世忠說明,民眾的領用流程是到動滋網登錄個人基本資料、領取QR Code和付款碼,實體店面是用QR Code抵用,線上消費用付款碼抵用,這次採電子錢包的形式,可以分次折抵。

截圖_2023-03-23_下午4_23_56
Photo Credit:教育部體育署

實體店家或線上平台可於5月1日起上動滋網登錄資訊,教育部體育署審核後即成為動滋券合作店家,鄭世忠說明,業者符合做運動、看比賽相關事業皆可申請,將採取日日對帳、週週結算、速速撥款的形式進行。

教育部次長林騰蛟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青春動滋券之後會每年常態性發放,本次總經費估算1年最高8.25億元,實際會根據抵用情形來做決定。至於經費來源,主要是來自教育部運動發展基金,是由運動彩券政府的盈餘支用。

為何只發年輕人?紓解課業壓力、也有預算問題

陳建仁表示,疫情期間政府曾2度推動「動滋券」,總共帶來超過57億元的效益,並帶動33億元的外溢效果,行政院期待能透過青春動滋券的規劃,創造運動消費的正向循環,促進運動產業活絡。林騰蛟進一步說明,先前「動滋券1.0」抵用乘數的效益為2.66倍、「動滋券2.0」為1.55倍,這次發放青春動滋券的目標為1.5至2.5倍。

至於為何這次的青春動滋券的發放對象設定在16至22歲的年輕人,林騰蛟說明,主要原因是希望從年輕族群開始來長期培養規律運動及欣賞賽事的習慣。

同時,根據體育署110年運動賽事參與情形報告,各教育階段假日有參與運動的學生總平均為62.4%,其中國小佔了八成、國中六成、高中只有五成,大專校院剩下四成九,林騰蛟表示,高中和大專校院低於總平均數,可能是因為高中職的學生課業壓力比較大、著重升學,比較沒有顧及運動習慣養成,大專校院的學生選擇活動多元,運動參與相對降低。因此,本次發放動滋券,一方面是希望紓解高中職學生課業壓力,另一方面是引導學生參與體育。

林騰蛟表示,另外是考慮到高中職、大專校院學生相較國中小學生自主能力強,可以獨立完成運動消費,也考慮預算規模有限,才會選定發放給16至22歲的年輕人。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