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台大電影節】影評徵文:經典名作《廣島之戀》,到底從二戰的核爆中說了什麼故事?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回到戰爭的主題上,《廣島之戀》訴說了無論是戰勝國的法國,或是戰敗國的日本,其實一同承受了共通的戰爭帶來的代價與痛苦。然而,我們也不要把這部片化約為愛情劇、紀念創傷或是提倡和平的電影,戰爭與復原、創傷與愛戀同時被推至台前,這是《廣島之戀》的不可認識性。
文:李達緯
《廣島之戀》呈現二戰廣島(Hiroshima)核爆與1957年發生在廣島的一段愛情故事。圍繞著三名主角:一名赴廣島拍攝和平宣傳電影的的法國女子、一名廣島的在地日本男子與一名德國軍官展開。探討著創傷與愛情、遺忘與記憶、觀看與訴說、認識與瘋狂。
電影的開頭是一連串博物館裡的模型、偽紀錄片與新聞報導裡病體的見證。那些檔案如此逼真,以致人們紛紛落淚,並感嘆命運的摧殘,但我們仍然沒有真正「理解」廣島。
其中,日本男子說了一句:“You saw nothing in Hiroshima.”
因此,進入本片的第一把鑰匙,便是廣島核爆的「不可認識性」:我們無法透過檔案、證據來逼近核爆經驗的真實;於是緊追而來的問題便是:那麼,本片將以如何的形式呈現廣島核爆的經驗?

其次我們應該注意的,是法國女子所言:“It goes on...It will begin all over again.”
核爆的經驗拒絕,被如同奧德修斯(Odysseus)的傷疤般對待,被推入時間的背景中。核爆的經驗今日仍然持續,未來亦再度重演。特別的是,法國女子卻十足帶有「背景」的存在:“I lie and I tell the truth.”而且有著“doubtful moral”,引發觀眾好奇其性格的生成「背景」,同時好奇導演如何不用背景來展現「背景」。
最後,“Just as in love this illusion exists, this illusion of being able never to forget, so I was under the illusion that I would never forget Hiroshima.”
愛戀與創傷相同,都是在瘋狂狀態下方能體驗與理解,兩者同樣面臨記憶與遺忘,甚至在本片中同時經歷著記憶與遺忘。
電影的開頭是女聲作為敘事主角,見證核爆的歷史存在,而男聲則是反主角的存在:在廣島我們什麼也沒有看到。稍後我們發現女聲連續至魚水之餘的法國女子,而男聲則連續至日本男子。
核爆經驗中作為被理解對象的男聲行動元代表,在主要敘事中則由法國女子擔任被理解的訥韋爾(Nevers)經驗——在約定私奔那天,法國女子深愛的敵營的德國軍官被射殺,那是法國解放日的前一天,與隨後在地窖中從瘋狂而恢復理智的經驗——的訴說者。從見證、複製的不可認識,到放棄知性理解,一同陷入瘋狂狀態,電影帶領我們走過理解他人之痛苦的歷程。

本文試圖提出,電影透過敘事、影像、音樂等方式進行疊合,將時間性的縱深拉平至前景,將一切的經驗於當下展開。然而,電影的主要敘事,卻從法國女子回國前一天的凌晨4點鐘開始,隨著日本男子與法國女子的分合、法國女子的去留抉擇展開。
從白天到夜晚,時間性在主要敘事軸中如此顯眼,隨著班機起飛時間的迫近,累加觀者的懸疑情緒。一來,我們了解到導演並不試圖透過抹除時間標誌來解消時間性,而是從時間出發,證成透過時間觀看的不可認識性。
二來,不斷倒數的時間將當下經驗推至前景,並排拒時間軸上之前或之後的回憶或幻想,以致此刻喧囂得不可忽視。電影並不把我們從直流的時間軸中解散,以致漂泊無定,乃是於當下定錨,將一切的思緒與經驗推至此刻。
我們不再將認識的對象化約為客體,為完整無缺的歷史事件,將之推入過去的時間軸,又試圖以感官的刺激重現當時的經驗、以理性加以認識;走向放下主客對立,理智止步而一同陷入瘋狂狀態,放棄時間性的溯游,重新於當下經驗並理解。
從回憶的重訴開始,法國女子偕同日本男子,召喚回她昔日的訥韋爾經驗。那段經驗在時間軸上較前乃毫無疑問,而當下在廣島引發的記憶,則拒絕以背景或對於任何已完結而塵封於過往的回溯行為加以認知。
正是在廣島,訥韋爾經驗才得以被訴說、被理解。訥韋爾與廣島的疊合,讓法國女子在重訴記憶的當下,於此時此地再一次地經驗創傷。
訥韋爾與廣島,除了同樣有使人駐足欣賞的河流外,那些在訥韋爾的地窖中清醒的無數夜晚,與廣島不眠的夜;地窖中彷彿不會重新升起的太陽(時間性的喪失使德國軍官總不真正離開法國女子),與在廣島不願迎接使兩人分別的日出——都同樣召喚起兩個城市的重疊。
影像上,兩個城市也重疊在一起,尤其是當女子徘徊在廣島街道時,訥韋爾與廣島的街衢影像並置。值得重申的是,這些重疊並不是背景的訥韋爾經驗與前景的廣島經驗的疊合,而是在廣島——正是在廣島才能——重新經歷記憶中的訥韋爾經驗。
最好的證明是在音樂的運用上。同樣從時間性出發,每當法國女子陷入時間軸在前的訥韋爾經驗時,總是有一段顆粒狀的木管音樂,隨後加入鋼琴的一段引子,幫助觀者進入法國女子的記憶。
敘事從時間性的回憶與重訴開始,但其本質上無法通往認識的彼端;然而最後一次的音樂響起時,電影已然放棄視覺的、語言的敘事(觀看的、訴說的不可認識性),透過法國女子與日本男子眼神的交流,他們確實共同經歷了最後一哩的經驗的共感,而打破了回溯的嘗試——在廣島,一切都在當下經歷。

Tags:
大戶玩日本:永豐「DAWHO之夜」帶你一起攻略日本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6/14 19:30 永豐銀行攜手關鍵評論網舉行「DAWHO之夜」直播活動,由吳怡霈主持,邀請旅日知名作家張維中、政治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周冠男,一起線上教你探訪日本旅遊秘境,如何運用身邊現有的財務工具,玩得輕鬆又盡興!
隨著疫情解封,各國邊境與觀光政策開放,全球旅遊市場逐漸復甦,2023年臺灣的出國旅遊需求正大幅成長中,尤其到日本旅遊的臺灣旅客人數與日俱增。對於國人而言,日本向來是出國旅遊的最佳首選,當地的美食及文化都深受國人喜歡。6月14日關鍵評論網將與永豐銀行DAWHO數位帳戶攜手舉辦一場線上直播活動──「DAWHO之夜:大戶玩日本」,教大戶們如何到日本好好玩一波,大肆採購、吃美食,同時也別忘了運用身邊現有的財務工具,自在旅遊無負擔!
疫後旅遊的日本秘境攻略
「DAWHO之夜:大戶玩日本」的線上直播活動,邀請到懂生活又熱愛旅遊的吳怡霈擔綱主持,今年上半年才到日本旅遊的她,直播中將請她分享旅遊的最新感想,拋開只有逛街和美食的行程,從她的經驗中讓觀眾體會深度遊日本的不同樣貌。
活動中也特別邀請旅居日本多年的知名作家張維中,帶大家一起體會在地的日本風情,實際走進他在日本的生活,認識日本東京華麗街區樸素特有的一面;而政大商學院副院長周冠男則要以擅長的行為財務學,與大家分享平時應培養的理財習慣及如何妥善運用身邊現有的財務工具,為自己存下一筆旅遊基金,為日後的旅遊提前做好準備,玩得輕鬆又盡興。
永豐DAWHO與你一起玩日本
自從日本重新開放邊境,相信大家對於日本行都已經迫不及待了吧!在數位網路時代下,規劃旅遊時除了便利可得的網路分享資訊,便捷高效的數位工具也是在兌換外幣及消費時不可或缺的利器,永豐銀行的新世代 VIP 數位帳戶「DAWHO」所具備的全方位金融科技服務,正是您最貼心的旅遊幫手。想知道更多關於日本秘境攻略與旅遊前的理財消費知識,讓我們一起向他們請教疫後重返日本旅遊前需要注意的事項及相關旅遊優惠內容!
※同步提醒大家 ,本次直播由永豐大戶數位帳戶贊助,但節目的討論不代表永豐銀行立場。想了解更多大戶的質感理財生活歡迎加入永豐DAWHO的I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