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不給力,竹苗5水庫蓄水率不及5成、曾文僅11.3%,南投日月潭九蛙全露出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經濟部水利署把握鋒面通過台灣,昨天持續進行人工增雨作業。不過,統計前天至昨晨7時各主要水庫累計降雨量,南部蘭潭-仁義潭水庫僅有14毫米,曾文-烏山頭水庫僅降下3毫米,目前降雨仍無法解除旱象。水利署表示,將持續守視天氣狀況,不放棄任何人工增雨機會。
高雄終於下雨5分鐘,民眾直呼快忘了撐傘感覺
(中央社)高雄去(2022)年降雨量為30年最低,今年累積降雨量也只有歷年同期平均值4成。氣象局預報,昨(26)日受東北季風、華南雲雨區影響,高雄可能降雨;高雄昨天中午終於下雨,雖然雨勢不到5分鐘,民眾直呼「快忘了撐傘的感覺」。
高雄水情吃緊,截至昨天中午12時,高屏溪攔河堰川流量只剩下4.8cms(1cms為每秒川流1立方公尺的水);30日起高雄水情燈號轉為橙燈、減量供水階段。
南水局告訴《中央社》記者,高雄中午雨勢不大,且僅有數分鐘,難解缺水之渴,希望這波雲區能再為南部帶來更豐沛雨量。
南水局前晚也發布新聞稿指出,台南前天有降雨,根據氣象局預報台灣附近環境水氣多,為把握難得降雨機會,立即在昨晚8時10分在曾文水庫、甲仙攔河堰及那瑪夏區,進行人工增雨作業。
水公司30日起將針對每月用量超過1000度以上用水大戶,如百貨、賣場、飯店、游泳池、洗車業、三溫暖及產業園區等減量供水,最高減少20%;高雄市水利局同時將提供次級回收水,可供洗街、澆灌等,以增加自來水調配使用量能。
水利局呼籲各業者支持加強節水措施,也提醒民眾養成洗菜水澆花、刷牙時水杯裝水、沖澡前的冷水沖馬桶、洗車時擦車代替水沖、洗手關水搓肥皂及洗臉用盆裝水等,簡單而有效節水習慣。

春雨不給力,竹苗5水庫蓄水率不及5成、曾文僅11.3%
(中央社)中南部水情吃緊,水利署把握鋒面通過進行人工增雨作業;不過,目前降雨仍無法解除旱象。據統計,竹苗一帶5座水庫蓄水率不及5成;嘉義台南地區方面,截至晚間8時,曾文水庫蓄水率僅11.31%。
華南雲雨區東移,台中、南投、嘉義及花蓮山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然而,自25日凌晨0時起至昨(26)日下午1時,嘉義以南區域,台南北門區降雨量最多但也僅3毫米,高雄市以桃源區10.0毫米最多,屏東縣瑪家鄉也僅11.5毫米。
春雨雖終於降臨,但這波雨勢未緩解旱象,經濟部表示,尤其是南部地區,因為雨沒有集中下在水庫裡,蓄水量幾乎沒有變化。
統計前天至昨天上午7時,整體水庫降雨效益約增加842萬噸水量,約是全台0.7天用水量。
檢視水利署最新統計,北部的石門水庫蓄水率52.81%、翡翠水庫75.89%;台中德基水庫54.84%;竹苗一帶,寶山水庫蓄水率31.07%、寶山第二水庫49.95%、永和山水庫48.95%、鯉魚潭水庫39.51%、明德水庫29.19%,均不及5成。
至於嘉義台南地區5座水庫,僅烏山頭水庫蓄水率高於5成、達67.97%,南化水庫蓄水率37.57%、蘭潭水庫33.01%、仁義潭水庫26.2%;截至晚上8時,曾文水庫蓄水率僅11.31%。
此外,水利署表示,昨天已把握鋒面通過進行人工增雨作業,並將持續守視天氣狀況,不放棄任何人工增雨機會,希望對集水區多留一些水;目前降雨仍無法解除旱象,呼籲民眾持續加強節約用水,以延長水庫供水時間。

把握鋒面人工增雨,水利署:降雨仍無法解除旱象
(中央社)經濟部水利署把握鋒面通過台灣,昨天持續進行人工增雨作業。不過,統計前天至昨晨7時各主要水庫累計降雨量,南部蘭潭-仁義潭水庫僅有14毫米,曾文-烏山頭水庫僅降下3毫米,目前降雨仍無法解除旱象。
水利署發布新聞指出,台灣昨天持續受東北季風及華南雲雨區影響,降雨機會高,水利署人工增雨服務團把握難得時機,清晨5時於曾文水庫、甲仙堰、旗山等3地進行地面人工增雨。
接著,水利署11時再度於仁義潭、曾文、南化水庫、甲仙堰及旗山進行第2次作業;同時中科院團隊也在曾文、南化水庫進行高空人工增雨焰彈作業,盼為南部地區多增加一些降雨量。
水利署說明,統計前天至昨晨7時各主要水庫累計降雨量,中、北部地區水庫約有24至70毫米,南部蘭潭-仁義潭僅有14毫米,曾文-烏山頭水庫僅降下3毫米,整體水庫降雨效益約增加842萬噸水量。
水利署表示,將持續守視天氣狀況,不放棄任何人工增雨機會,希望對集水區多留一些水;目前降雨仍無法解除旱象,呼籲民眾持續加強節約用水,以延長水庫供水時間。

南投間歇雨,九蛙仍全露日月潭、霧社水庫未解渴
(中央社)南投縣前晚起至昨天上午有間斷降雨,其中以神木村測站最多,日月潭也有下雨但挹注不多,「九蛙」仍全部露出,日月潭水庫、霧社水庫蓄水率尚無明顯增加。
中央氣象局表示,受到東北季風及華南雲雨區東移影響,台灣東半部、台南以北等地區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
南投縣前晚起至昨天上午有間斷降雨,截至中午12時,當日累積雨量以信義鄉神木村測站63.5毫米最多,仁愛鄉萬大發電廠測站為59.5毫米、日月潭測站是19.5毫米。
根據經濟部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製作並放在日月潭知名景點「九蛙疊像」旁的解說牌內容,當水位高度為745.90公尺、蓄水率84%,最底下的第9蛙就露出水面。
日月潭水庫滿水位為748.48公尺,依據中水局網站資料指出,截至昨天下午1時止,日月潭水庫水位為740.59公尺、蓄水率53.77%。
日月潭前晚起至昨天上午雖有間斷降雨,但雨勢不大,未改變潭區整體水情,早已全部露出的「九蛙」前天、昨天仍未「喝到水解渴」,僅乾泥表面變得較溼潤;另外,日月潭上游霧社水庫目前蓄水率16.08%,與前天蓄水率15.66%相較,水位趨勢上升,但差異不大。
【圖解】在台灣,等一項癌症救命新藥需要等上超過700天,而日本最快只需要60天!台灣人,你真的有「命」等嗎?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等一項救命的藥物,需要多久時間?台灣新藥從申請日到健保正式給付生效,如癌症創新新藥等重大疾病藥物,平均需等超過700天;而鄰近國家日本,則是60-90天內。換句話說,台灣人一旦生了病,想要用到新研發的救命藥物,病人需耗時等待。台灣人,真的有「命」能等嗎?
2022年中,余苑綺因癌症過世,不僅讓演藝圈許多粉絲與親友不捨與難過,也讓許多同是癌症病友的患者與家屬,感到忐忑不安。余苑綺從2014年罹患直腸癌後,立委余天耗費數百萬就為替女兒挽命,甚至四處奔走希望爭取美國最新的抗癌藥物,可惜最終未能等到就已離世。
看得到卻用不到的救命新藥

事實上,類似遺憾在台灣時有所聞。即使國外屢有救命新藥問世,台灣人卻不一定能使用得到。根據數據顯示,在日、韓、以色列、加拿大等11個高所得國家中,台灣的肺癌存活率在高所得國家排名倒數第四,只有日本的一半;攝護腺癌存活率為倒數第一、乳癌倒數第二,胃癌則輸日本、韓國。若以平均餘命來看,台灣也比日本短少三年。
國人平均餘命、癌症存活率等指標,落後其他國家,健康投資不足也是一大原因。若與鄰近的日本比較,日本整體醫療支出佔整體GDP比例為11%、其中強制性醫療保險支出8.3%、藥費支出2.3%,而台灣則是6.1%、3.5%、1.2%,三者占比皆低於日本。
慢性病、罕見疾病甚至是現今新興癌症治療趨勢,如免疫療法、精準醫療等,亟具突破性、療效更佳的治療,在健保資源有限下,被限縮給付,導致病人只能自力救濟,自掏腰包使用。

為什麼新藥新科技導入台灣那麼難?

健保業務也包含引進新藥及新科技,但為什麼仍讓新藥新科技導入受阻?首要原因就是健保財源不足,進而排擠新藥引進。雖然每年的健保預算相較25年前開辦時的2000多億元,已成長到8000億元,但醫療費用年年成長,仍跟不上如雨後春筍增加的治療項目。台灣整體藥費支出早已偏低,新藥預算更是嚴重不足,不但零成長,甚至還負成長。
財務衝擊下,造成新藥給付審理流程頻頻卡關,許多國外原廠新藥因台灣議價空間小,使得引入時程拉長、健保給付條件越趨嚴格。許多效果良好的藥品,卻因支出費用高,在健保現有預算限制下,只得限縮藥品的給付範圍,讓可使用的病人族群也連帶限縮。
無法與國際治療標準接軌的台灣

新藥納入給付前都得先進行「醫療科技評估」(HTA),意即評估新藥引進是否具有成本效益,但常常因財務衝擊大,在醫療科技評估(HTA)這關就被擋了下來。依據2019年藥品查驗中心醫療科技評估(HTA)報告顯示,僅3成癌症患者所需用藥能獲得健保給付。
影響的不僅是個人減少延長生命機會,也讓台灣用藥標準大幅落後先進國家。根據統計,台灣新藥從申請日到入健保給付生效,如癌症等重大疾病創新藥物,平均審查需超過700天;而鄰近國家的日本,則是在60-90天內。
尤其,相較於食品藥物管理署核准的藥品適應症,台灣健保給付的藥品適用範圍,因為預算相對限縮,僅部分適應症可以納入健保,未納保之適應症的病人必須自救苦等審核通過。換句話說,台灣人一旦患重大疾病,可能只有三個殘忍選擇:一是使用既有治療控制病情苦等新藥納保;二是賣車賣房自費使用藥品換取生命延續;三若金錢耗盡最後只能放棄治療。反觀日本,新藥給付不僅時間快速,甚至是依照仿單所有的適應症都給付,民眾可以使用到依照仿單給付的最新藥品。
環環相扣下,台灣標準治療早已和國際嚴重偏離。政府對於台灣醫療政策要有前瞻性的思考,應全面檢討醫療資源利用效率,增加新藥預算以加速新藥新科技納入給付,為台灣民眾謀求新藥可近性及最佳醫療選擇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