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美人說書》:孟嘗君要齊王「立宗廟於薛」,形同將護國神山搬到自己封地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孟嘗君和齊王同一個祖宗,如果立宗廟於薛,齊王不敢不重視自己的祖廟,這也意味著孟嘗君的政治地位不可動搖。另一方面,若薛受到敵國的攻擊, 齊王為了保護宗廟的神主牌,就要先派兵保護薛。等到齊國的宗廟在薛落成後,馮諼向孟嘗君報告:「三窟已就,君姑高枕為樂矣。」
文:于美人
狡兔三窟之一:我把好東西給你買回來了
戰國時代齊國有個人,名叫馮諼(音宣),窮困得無法養活自己,就託人告訴孟嘗君,希望寄身門下當一名食客。
孟嘗君問他:「閣下專長是什麼?」馮諼答:「沒有專長。」
孟嘗君笑而受之,請人安排吃住。
此時的馮諼是一名「奧客」,一會兒吵說吃飯沒有魚,一會抱怨出門沒有車, 最後還哭叫說家有老母無人奉養......孟嘗君有求必應,終於馮諼安靜了。
孟嘗君號稱戰國四公子,門下食客三千人,哪裡能記得每個人呢?直到年底要找人去他的封地(薛地)收稅,貼出公告,看到馮諼報名,才想起有這個人。
馮諼把債券帶齊,臨出發前問老闆:「稅金收齊後要買些什麼回來?」孟嘗君隨口說:「你看家裡缺什麼就買什麼。」
太好了,馮諼就等這句話!他到了「薛地」後,把孟嘗君的家鄉父老全部集合一起對帳,假傳孟嘗君的命令說:「感謝大家的辛苦,老闆說今年全部免稅。」然後當場把債券全燒了,「薛地」 百姓全體歡呼!
馮諼回來後報帳,孟嘗君臉色凝重:「請問先生,你說收到的錢都花完了,請問你買了什麼?」馮諼說:「老闆,我出門前有問您,您說缺什麼買什麼。我看您最缺少的就是『義』。所以呢,我把所有的錢都幫您買了『義』。」
一頭霧水的孟嘗君果然大肚量,後來這件事就算了,並無追究。
人有旦夕禍福,新國君上台,孟嘗君被罷官,只好回到他的家鄉「薛地」。舉例說明,就是離開台北要回台中的距離,但車子到新竹就全塞住了,路上都是人! 怎麼回事?
因為「薛地」的父老鄉親相迎百里,看到這個場面,孟嘗君才回頭跟馮諼說:「我終於知道你為我買的『義』是什麼意思了。」
馮諼笑笑說:「狡兔有三窟,這才是你的第一窟。」
而這個支持的熱烈場面也有嚇到新國君。(未完待續)
延伸閱讀:《戰國策.齊策》節錄 ◉ 西漢.劉向編訂
齊人有馮諼者,貧乏不能自存,使人屬【註1】孟嘗君,願寄食門下。孟嘗君曰:「客何好【註2】?」曰:「客無好也。」曰:「客何能【註3】?」曰:「客無能也。」孟嘗君笑而受之曰:「諾。」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註4】。居有頃【註5】,倚柱彈其劍,歌曰: 「長鋏【註6】歸來乎!食無魚。」左右以告。孟嘗君曰:「食之,比門下之客。」居有頃, 復彈其鋏,歌曰:「長鋏歸來乎!出無車。」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嘗君曰:「為之駕,比門下之車客。」於是乘其車,揭其劍,過其友曰:「孟嘗君客我【註7】。」後有頃,復彈其劍鋏,歌曰:「長鋏歸來乎!無以為家【註8】。」左右皆惡之,以為貪而不知足。孟嘗君問:「馮公有親乎【註9】?」對曰:「有老母。」孟嘗君使人給其食用,無使乏【註10】 。於是馮諼不復歌。
註釋
- 屬:音義通囑,請託。
- 好:讀音同浩,愛好。
- 能:才能。
- 食以草具:食讀音同飼;草具指粗糙的飲食。全句意思是,給他吃粗茶淡飯。
- 居有頃:過了不久。
- 鋏:讀音同夾,劍。
- 客我:即待我以客,以賓客之禮待我。
- 無以為家:沒有能力養家。
- 有親乎:有親人嗎?
- 無使乏:不使匱乏。
狡兔三窟之二:打造聲勢,榮耀回歸
孟嘗君回到封地受到熱烈歡迎後,大家都鬆了一口氣。
此時,馮諼對老闆說:「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臥也。請為君復鑿二窟。」白話來說就是:現在還不是您可以高枕無憂的時候, 讓我再為您多籌畫第二個退路吧!
馮諼第二窟的計畫是挾外援以自重,要讓孟嘗君能重登相位。孟嘗君立刻答應, 給了他五十輛車子、五百斤黃金,出國遊說。
馮諼往西到了魏國,他對惠王說:「現在齊國把他的大臣孟嘗君放逐到國外去, 哪位諸侯先重用他,就可使自己的國家富庶強盛。」
魏惠王很心動,特地空出相位,把原來的相國調為上將軍,並派使者帶著千斤黃金、百輛車子去聘請孟嘗君。
你看,馮諼也不是每次出門都賠錢,這下子不就多賺了五百斤黃金、五十輛車子回來了嗎?!
哈哈,閒話少說,回到主題。
話說馮諼一得到魏惠王的準信兒,立即趕車回去告誡孟嘗君說:「您先hold住, 不要答應。我們先看看齊國君臣有何反應?」果然,魏國的使臣往返了三次,孟嘗君都堅決推辭,不去魏國。齊王聽到這個消息,君臣震恐,連忙派遣太傅帶黃金千金、文車二駟、服劍一、封書等物,非常隆重地向孟嘗君謝罪......
你看,馮諼又多賺了一千金的黃金,還多了兩輛名車、寶劍。此時孟嘗君才「勉強」答應請求,回來做宰相,風風光光地重登相位。
求官位也有高明的步數。
第二窟完成!(未完待續)
狡兔三窟之三:將護國神山搬到我的封地吧!
戰國時期所謂國家大事,就是「祀」與「戎」兩件事。「戎」是指保衛國家的軍事行動;「祀」就是祭祀,舉凡國家大小事都要在宗廟求告祖先,所以宗廟實際是國家政治機構的中心。
馮諼的第三個計畫,就是利用齊王求孟嘗君回來重掌國政時,他勸孟嘗君趁機索取先王的祭器,「立宗廟於薛」。
這招厲害!孟嘗君和齊王同一個祖宗,如果立宗廟於薛,齊王不敢不重視自己的祖廟,這也意味著孟嘗君的政治地位不可動搖。另一方面,若薛受到敵國的攻擊, 齊王為了保護宗廟的神主牌,就要先派兵保護薛。
等到齊國的宗廟在薛落成後,馮諼向孟嘗君報告:「三窟已就,君姑高枕為樂矣。」
馮諼安排的三窟已經完成,「孟嘗君為相數十年,無纖介之禍者,馮諼之計也」。
說白話就是:孟嘗君做宰相幾十年,連絲毫災難也沒有,這都是馮諼的計謀啊!
馮諼為孟嘗君安排的「狡兔三窟」之計,用現代政治權謀來分析也不難理解。
第一窟:市義於薛,得到薛地百姓支持。這是打陸軍,地面作戰。
第二窟:出使敵國到處嚷嚷,操作網路,造成齊國輿論壓力,不得不請孟嘗君回來,這是打空軍!
第三窟:直接把台積電總部搬到薛,哈!有護國神山在薛,孟嘗君地位當然穩固。
星雲法師曾說過,他試著為人生定出三窟:「一是能力;二是忍慧;三是捨得。」有此「人生三窟」,則進退可守。
首先,要培養自己的能力。其次,遇到挫折要有忍耐的智慧。梅花綻放前,必經一番寒徹骨。最後的「捨得」更是人生智慧,生前有餘要記得縮手,已有餘財還不罷休,等到眼前無路才想回頭,遲了。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于美人說書》,商周出版
作者:于美人
聽不完天地人間的絕妙好故事
讀李斯〈諫逐客書〉,一輩子受用,因為「保命密碼」就藏在第一句,
諸葛亮〈出師表〉最後一句也用了同一招。
從政、職場求生,請記得先回來讀讀歷史!
李清照可以不懼輿論,頂風再嫁;也可以願賭服輸,認賠殺出,
她可沒被士大夫的口水給淹死,
展現人格的獨立、對愛情的真誠、對生命的珍視。
Tags:
臺北創業幫 2023 Global Health Tech Connects Taipei 盛大開辦,看國內外新創如何利用科技打造未來的醫學健康產業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臺北創業幫(Taipei Entrepreneurs Hub, TEH)」是由北市府產業發展局為了提升國際產業人才所經營的社群服務平台,專注於向國際新創圈推廣臺北的創業環境與資源,並強化國際新創團隊與臺北的企業、投資人、政府等相關單位與團隊連結,同時藉由 Demo Day 邀請全球優秀的新創探索潛在合作機會,協助新創品牌發展。
「臺北創業幫(Taipei Entrepreneurs Hub, TEH)」是由北市府產業發展局為了提升國際產業人才所經營的社群服務平台,專注於向國際新創圈推廣臺北的創業環境與資源,並強化國際新創團隊與臺北的企業、投資人、政府等相關單位與團隊連結,同時藉由 Demo Day 邀請全球優秀的新創探索潛在合作機會,協助新創品牌發展。
國際新創與北市府團隊激盪創意,建構未來大健康產業
今年度以醫療保健產業為主軸,在內科創新育成基地(t.Hub)舉辦「2023 臺北國際健康科技交流會」論壇與 Demo Day Showcase 活動,由比翼生醫創投、臺北醫學大學及臺北生技園區等企業合作夥伴,評選出來自新加坡、印度、立陶宛、捷克、美國等 6組國際傑出新創團隊,邀請來臺北參與發表會,並安排媒合會等一系列的交流活動與臺灣企業代表交流。
臺北市長蔣萬安出席下午的 Demo Day Showcase 活動談到,過去他曾以律師的身分,在矽谷協助新創團隊發展,深刻體會新創有資金募集、人才難覓、市場拓展、規模化及國際化等問題。因此,除了歡迎各國優秀新創團隊來到台北之外,他也致力於讓台北市成為一個對創業家更友善的城市,增加國際人才留駐及產業合作機會。

AI 人工智慧結合醫療保健產業,國外新創這樣做
今年掀起的 AI 人工智慧熱潮,在 2023 臺北國際健康科技交流會的 Demo Day Showcase 活動也同樣成為主流,各家新創聚焦於利用 AI 人工智慧,提高醫療保健的品質,減少傳統醫病之間的落差。
國外團隊 Humanity 利用穿戴式裝置監測,將身心及老化狀況透過 AI 量化並即時顯示於 App ,讓使用者能更瞭解健康狀況,也能朝著更長壽健康的生活型態邁進;Maya MD 打造線上 AI 個人健康助理,根據過往的病史資料及 AI 人工智慧的判斷,協助病患評估健康狀況,即時得到必要的治療與協助。

同樣搭載 AI 人工智慧平台的 Firefly,則是協助家長在養育小孩的過程中,能藉由科技的輔助,健全小孩的心理狀況,提早發現可能的心理疾病,以提供更有效的治療與幫助。iFlow 則是以人類腦波資料與機器學習辨識 ADHD 患者健康狀況,藉此預測並控制各種可能對病患造成傷害的潛在風險。立陶宛團隊 Ligence 將 AI 人工智慧導入醫學圖像分析,提升分析及檢測的速度及準確度。此外,Zima Sensor 從醫療產業中的冷鏈著手,以 IoT 結合可重複使用的包材,減少過程中所產生的耗損及廢棄物,使企業不僅能降低成本,還能朝著永續環境前進。


北市新創展現亮麗成果,持續深耕醫療保健領域
國外 6 組新創及臺北生技獎團隊也同樣展現不俗的成果,獲得 2023 年的臺北生技獎創新技術獎的錫安生技,以獨家的 IPROTON 質子標靶癌症治療系統,降低設備建置成本及合理化病患費用,造福更多癌症患者。同樣榮獲創新技術獎的得主振磬科技 EpiSonica 以振磬標靶音波刀無創熱消融治療系統,提供患者精準、安全的熱消融治療。臺北榮民總醫院醫學研究部藉由半導體晶片幹細胞自動化技術,製造臨床等級的 IPCS-MSC (IMSC)治療產品,此成果獲得 2023 年臺北生技獎跨域卓越獎的殊榮。未來也期待藉由臨床團隊與生醫產業聯手建立高效、自動化的生物晶片及檢測平台。

除了前述三家企業外,邦睿科技(Bonraybio)則選擇切入目前市場上稀少的男性不孕症整體解決方案,以其所發明的微型化高畫素顯微光學鏡頭,結合自行開發整合的軟硬體平台,再加上人工智慧演算法建立多種模型讓AI深度學習運用在影像分析,準確產出檢測結果。由醫生創立的新創企業 Dent&Co 主打 No-Code, No-Download, 跨渠道的線上平台及服務,近期更是新增了聊天機器人 CRM 給醫療專業人員,讓看診前後的體驗更加多元且便利。
最後,目前進駐於 t.Hub-內科創新育成基地的伍碩科技 5voxel ,致力於提供 3D 影像技術解決方案,像是 3D 相機設計、校正(包含結構光、雙目、TOF)、手勢辨識、人流偵測等 3D 相機應用軟體開發、3D AIoT 方案。旗下產品包含 VoxelGesture(終端 3D 手勢辨識裝置)、VoxelCount(終端 3D 人形感測並計數裝置)、3D 人臉辨識,應用的場景也十分廣泛,從醫療照護到 VR 應用都可見其蹤影,特別是飛時測距(Time of Flight, ToF)仍然是個成長中的市場,除了手機的臉部辨識外,自動駕駛、智慧家庭、智慧製造等領域都有機會受惠,國內許多半導體大廠皆對此抱持著相當高的期待,而伍碩科技 5voxel 日前也成為國際半導體廠商首家 AI 合作開發客戶。

從今年度的 Demo Day Showcase 活動可看出,國際的創業團隊展現了他們充滿活力的創新精神,國內的新創企業也同樣具備厚實的技術、問題解決能力以及極具發展性的未來。隨著世界邁入高齡化社會,大眾健康意識更加成熟的情況下,大健康產業未來的發展必然會受到更多的重視,作為產業創新領頭羊的新創亦是如此。透過臺北創業幫平台和北市府的全力支持,在將這些創新服務引進臺北的同時,也期望吸引更多優秀的國際團隊,共同充實臺北的新創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