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書評】小笠原欣幸《台灣總統選舉》:對變動中的台灣民情秩序,最為細緻入微的素描

【書評】小笠原欣幸《台灣總統選舉》:對變動中的台灣民情秩序,最為細緻入微的素描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小笠原對蔡英文和民進黨提出忠告:「在這次選舉中,不時聽到『不同意民進黨就是反民主』這樣的論述,這種論點跟『不愛共產黨就等於不愛中國』是一樣的思考方式,如果民進黨再堅持這樣子的想法,那就真的會政權輪替了。」

總統直選是民主的重要指標

1996年3月,台灣第一次總統直選,不僅是民主化的里程碑,更是「台灣認同」發展的起點。日本學者小笠原欣幸多年來致力於研究台灣的總統選舉,在2016口和2020年選前精準預測選舉結果,引起台灣、日本和國際媒體注意,被封為「神人級學者」。

他的預測看似神奇,卻並非印度神童式胡言亂語,而是多年紮實研究累積的成果。他投身台灣選舉研究以來,不只堅持實地踏查選情,並且嚴密分析民調數字以及開票結果,精細程度直達各投開票所層級,務求所提出的解釋不只在數字上驗證,也符合第一線民情。

總統直選是民主化的重要指標。只有獨裁政黨包辦的假選舉的中國,宣稱自己有「中國特色的民主」,在國際上貽笑大方。美國學者勞勃・道爾(Robert Alan Dahl)在《論民主》一書中指出:「如果我們承認政治平等符合我們的願望,那麼,每一個公民都應當享有平等的、有效的投票機會,每一張選票都應當具有同等的分量。要向實現投票的平等,那麼很顯然,就一定得實現自由、公正的選舉。」

當然,要實現公民對議程的控制,選舉必須是經常性的。換言之,民選政府官員,從總統到各個層級,任期必須有明確時間限制。如果沒有經常性的選舉,公民無法對選出來的官員進行實質的控制。

台灣的總統選舉四年一次,總統的一屆任期為四年,且只能連任一次,在位最長八年。這個限制和規定,與美國等總統制的西方民主國家一樣。

小笠原欣幸在書中詳細描述了他實地觀察和研究的七次台灣總統大選,面對面地採訪過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等五位當選總統及其競爭對手,將24年的觀察、分析和研究的菁華打造成一本台灣總統選舉的「寫真集」——《台灣總統選舉:台灣認同的成長與爭奪》。

其實,他在書中還涉及國會選舉和地方選舉,所以本書堪稱關於台灣選舉的「百科全書」,是台灣民主轉型和鞏固的一面活靈活現的鏡子,也是對變動中的台灣民情秩序最為細緻入微的素描。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
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