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文「朋友」有Freunde、Bekannte之別——在外國認識當地朋友

德文「朋友」有Freunde、Bekannte之別——在外國認識當地朋友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有時在德國的社交場合,見到一些當地人對很多國家都認識深厚。問及原因,他們都會說因為有當地朋友。其實有朋友不代表了解深入,還要看自己的求知欲。

在外地生活,時會被問及有否當地朋友。

問者或是當地人、或是同鄉,無論是初相識者或是老朋友,都會問你在新家有否交到當地朋友。

在德國生活,同事或上司總會問你有否當地友人,在當地交朋結友是否困難。

因為交朋納友是融入社會重要一環。最理想的是甚麼國籍的朋友皆有,當地人、同鄉,還有來自其他地方者。然而有當地朋友,不等於了解當地,亦不等同適應當地價值觀。常有種族主義者辯解時說,自己也有其他族裔的朋友,所以沒可能是種族主義者,說過歧視的話。事實上有該族裔朋友與有否作過歧視行為並無關係,有黑人朋友,一樣可以看不起黑人,說歧視黑人的話。

不少來港的外國人,都會交到本地朋友。尤其常去酒吧和蘭桂坊的外地人,都會交到西化的港人朋友。然而這些港人多是說英文為主,生活習慣西化,與本地港人不同。因此,交到這些朋友,不代表了解主流香港文化。在德國亦一樣,參與expats聚會的德國人都樂意講英文,有國外生活體驗,不同於在社區活動中認識的本地人。

無論如何,能在當地生活,認識當地人,總比在外地結識德國人會有對德國更深的認知。

聽過一些海外德國人對正在學德文的朋友說:「Why are you wasting your time on learning German? We all speak English!」叫人不要浪費時間學德文,因為德國人都說英文。這亦難怪,因為德國新一代都覺得英文是比德文入時的語言,很多廣告和標語都加插甚至完全採用英文。這種所謂國際化的德國朋友,對你學習德文和認識德國社會作用不大。反而搬到德國生活後,鄰舍雖然都是沒出過國的中老年人,但他們都很樂意分享本土文化,跟你講述這小鎮的歷史人情,再邀請你到家中觀看珍藏相冊,是他們多年來在德國各地遠足的結集。交到這樣鼓勵你融入德國社會、體驗本土的德國朋友,是值得珍惜的良緣。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
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