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福村坦承死亡狒狒為園區所有,即刻關閉動物區檢視設施,園方道歉:自然放養盤點有難度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六福村表示,獸醫在協助救治過程,發現狒狒的結紮傷口特徵與園區狒狒特徵吻合,立即由園區主管啟動調查,經釐清判斷脫逃狒狒應為六福村所有,公司也趕緊關閉動物園區,徹查所有動物數量及防護設施,針對園區相關單位及主管進行徹查及懲處。
六福村坦承死亡狒狒為園區所有,即刻關閉動物區檢視設施
(中央社)桃園狒狒歷經18天逃亡27日被逮,卻因受槍傷死亡,外界關注狒狒究竟從何而來,六福村昨(29)日晚間發出新聞稿表示,這隻狒狒為園區所有。
六福村晚間發出新聞稿表示,27日狒狒不幸在追捕過程中,被獵槍擊中後,送往六福村野生動物救傷中心全力搶救,但仍不幸宣告不治。
六福村表示,獸醫在協助救治過程,發現結紮傷口特徵與園區狒狒特徵吻合,故立即回報園區主管,啟動調查機制,期間因獸醫協助警方偵辦無法即時聯繫,晚間釐清後,判斷脫逃狒狒應為六福村所有,公司立即啟動稽核機制,即刻關閉動物園區,徹查所有動物數量及防護設施,並針對園區相關單位及主管進行徹查及懲處。

六福村坦承園區狒狒脫逃釀悲劇,園方道歉:自然放養盤點有難度
(中央社)桃園狒狒27日被逮,卻因受槍傷死亡,外界關注狒狒究竟從何而來。六福村29日晚間發新聞稿表示,這隻狒狒為園區所有,事件造成社會大眾困擾,已深自檢討。
六福村晚間發新聞稿表示,園區於3月18日接獲協助捕捉狒狒的需求,立即加入協助捕捉行列,也同步確認園區內狒狒區防護措施並無異常,因此認知無動物逃脫疑慮,所以在23日媒體詢問的第一時間回應「非本園區動物」,當日經主管機關實地勘察,也再次確認防護設施完善,因此園區仍認知無動物脫逃。
六福村表示,主管機關實地勘查時,出現官方狒狒數量資料與園區申報之數量不吻合,因此主管機關函文要求清查園區內狒狒數量,園內啟動盤點機制,包含26日上午關閉狒狒區,進行展場內容易躲藏遮蔽的前置作業,但因之前收養「ㄅㄆㄇ猴園」靈長類動物數量龐大,且採自然放養方式,放養區面積達數公頃,統計上有一定難度,園方仍與相關主管單位密切研擬盤點方式,力求盤點出確實數量。
六福村表示,27日狒狒不幸在追捕過程中,被獵槍擊中後,送往六福村野生動物救傷中心搶救,但仍不幸宣告不治。
六福村表示,獸醫在協助救治過程,發現狒狒的結紮傷口特徵與園區狒狒特徵吻合,立即由園區主管啟動調查,經釐清判斷脫逃狒狒應為六福村所有,公司也趕緊關閉動物園區,徹查所有動物數量及防護設施,針對園區相關單位及主管進行徹查及懲處。
六福村表示,對於狒狒生命的消逝感到無限哀傷,此次事件造成社會大眾困擾及占用社會資源,深感抱歉,已深自檢討,相關主管及同仁會進行懲處,公司也會與員工共同承擔。
六福村表示,未來將更強化動物園區安全措施,包含如何以科學辨識進行數量控管機制優化,以確實掌握動物數量,並與相關單位研擬更有效的方式,防止動物脫逃。
桃園市平鎮區10日起有狒狒出沒,鎮興里長黃志杰組隊圍捕未果,23日起由桃園市農業局接力追捕,但狒狒27日在楊梅區富岡遭獵槍擊中死亡,一名自行攜槍參與的合法獵人坦承射殺。
然而,獵人坦承射殺狒狒,但他強調是有人授意他開槍,同時參與圍捕行動的六福村人員、桃園市農業局都表示沒有授權,過程疑點重重,各方說法不一,全案仍待調查。

六福村認了狒狒逃脫,桃市府:不迴避責任
(中央社)桃園市政府表示,六福村聲明狒狒脫逃,雖終於釐清狒狒來處,但桃市府農業局仍將全力配合檢察官相關調查方向不變,不迴避相關責任。
桃市府說,持續深刻檢討過程中產生的缺失,未來更要記取教訓,堅持善待動物、尊重生命價值。
桃園市平鎮區10日起有狒狒出沒,鎮興里長黃志杰組隊圍捕未果,23日起由桃市府農業局接力追捕,但狒狒27日在楊梅區富岡遭獵槍擊中死亡。
六福村29日發布新聞稿表示,這隻狒狒為園區所有,事件造成社會大眾困擾,已深自檢討。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 桃園狒狒遭槍殺,動團提5問籲檢調介入;桃農業局專委擺拍挨批請辭獲准、局長自請處分
- 桃園狒狒之死7大疑點待釐清,新北狩獵協會:原住民獵人信任漢人政府,換來卻是背信棄義與推卸責任
- 桃園狒狒逃亡18天終捕獲,不幸遭槍殺身亡,竹縣府:有請獵人待命但未派往圍捕
- 桃園狒狒究竟是六福村有養的東非狒狒,還是民眾走私飼養的豚尾狒狒?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加熱加味菸成菸害防制破口?菸防團體與立委籲伸張程序正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各界期待的菸害防治法新法上路,其主要目的是禁電子煙和納管加熱菸,以保障國人身心健康。然而,在新法實施兩個月後,其是否有效執行、法規是否存在漏洞,以及政府的風險評估機制是否準備好了等問題,都遭到反菸團體及立委的質疑。
5月31日將迎來世界無菸日,而台灣菸害防制法新法甫於今年3月22日上路施行,正式禁止電子煙與未經指定菸品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之加熱菸。新法迄今推動超過2個月,爭議卻不斷,不只跨黨派立委、民間菸害防制聯盟及家長與教育團體等,皆質疑為何違法新興菸品仍在實體與網路商店上隨處可見,就連國健署也於日前坦承,違規件數並未因新法上路而明確下降,且稽查懲處對象有相當高比例是未成年人。此外,儘管違法攜帶加熱菸入境最高可罰500萬元,關務署卻發現走私情形異常熱絡,光今年1到4月海關就一共查獲違法菸品1055件,也逼得國健署不斷呼籲民眾不要以身試法。
但這些亂象並非就地合法就能解決,民間菸防團體直言,加味菸禁令至今不見蹤影,以及國健署審查指定菸品之辦法名稱具誤導性、亦無明確機制,皆讓人懷疑本應保障國人,特別是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新法,是否真能達到修法初衷、落實執法?立委們也表達擔憂,認為違法菸品四處流竄,國健署與地方衛生局是否有稽查人力與資源不足,導致取締準則混亂的情形發生?
因此董氏基金會、台灣菸害防制暨戒菸衛教學會、愛兒親師家長協會、全國家長會長會長聯盟等「台灣拒菸聯盟」團體代表,日前出席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召開的「亂象頻傳?法規漏洞?審查黑箱?拒絕護航加熱菸成『健康菸』」記者會,即提出請求衛環委員會吳玉琴、邱泰源兩位召委,將已經公告的加熱菸上市評估辦法備查案排入審查,才有機會為守護台灣年輕人的健康進行亡羊補牢、並立即公告實施加味菸禁止條例等訴求。
新興菸品違法交易頻傳?家長團體:稽查成效不彰,罔顧青少年健康
在落實執法方面,立委林為洲指出,現行法規中明確規範,任何未經健康風險評估的產品都屬於違法,不能進行銷售或宣傳。然而,目前政府的取締行動僅止於象徵性地針對幾個大型網路平台。台灣拒菸聯盟指出,目前在實體店、代購網站及個人平台等處,依然可以看到相當熱絡的違法電子煙與加熱菸交易。
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理事長黃正銘表示:「人力不足,是導致取締與稽查成效不彰的原因之一,建議可考慮採用鼓勵民眾檢舉的方法,例如給予檢舉獎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相信全民都會願意一起為防止電子煙違法交易、保護我們的青少年而努力。」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則認為,既然新興菸品管理現在依法有據,問題就落在國健署是否嚴格執法?鑒於新興菸品使用者以年輕族群為大宗,是否有與教育部、學校攜手合作,落實新興菸品菸害防制的教育宣傳?
加味菸禁令為菸商預留漏洞?立委、民團齊聲呼籲國健署應清楚說明
反菸團體抨擊國健署為開放加熱菸,不只使用嚴重誤導性的「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一詞,連在禁止加味菸上,也僅禁止花香、果香、巧克力、薄荷等四種口味,但根據國健署在108年公布的資料指出,菸商申請菸品添加口味已達1200餘種。對此,立委林為洲質疑是否為菸商預留漏洞?台灣拒菸聯盟也質疑,為何加味菸禁令特別給予業者18個月的緩衝期,明顯有別於母法規定,有違反程序正義之嫌。
林為洲也在記者會上點出,新興菸品最吸引年輕族群的地方,就是口味新穎,現在國健署說加熱菸已可送指定菸品風險評估審查,又遲遲不肯公告加味菸禁令,是不是要讓加熱菸的加味菸彈有可趁之機?他呼籲國健署應明確承諾,加味菸禁令公布前或公布後的緩衝期間,都拒審加味加熱菸彈。陳椒華在受訪時則表示,國健署應該檢討為何加味菸緩衝期一事,受到各方反彈?堅持18個月,是有什麼特別考量?為什麼不能跟菸品包裝警示圖文的緩衝期一樣,公告後1年上路?她表示將去文國健署,要求說明。

菸防法配套尚不齊備,有賴社會大眾、菸防團體、立院共同監督
菸防團體不只擔憂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審查不完備,黃正銘理事長更在記者會中強調,早已多次要求中央一定要盡快啟動新興菸品的吸菸行為及公共衛生影響之本土研究與追蹤資料,但至今仍未收到任何回應,讓人相當憂心。立委陳椒華也認為,既然決定開放加熱菸,政府應該積極投入相關研究,以利進行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建議衛福部可以和國衛院展開研究計畫的合作。
菸防法既已上路,又該如何監督?反菸團體認為,立委們可依據立院職權行使法,將有違反或牴觸法律規定疑慮的指定菸品審查辦法,由立院備審改為送交衛環委員會審查,而非便宜行事、讓漏洞百出的制度默默運行下去。針對爭議法規、行政命令,台灣過去就有類似做法,像是2020年開放萊豬的行政命令,就由備審改為朝野聯席審查、2022年兵役延長案,也有由從查照改為審查的呼聲。
身為時代力量立院黨團副總召的陳椒華也提到,近期的再生醫療法,也是因為醫療改革、病友權益團體、醫學法規學界、在野黨團齊聲表達疑慮,才讓政府暫緩表決,顯見法律就算通過,不代表社會各界就應停止關注議題。她很感謝民團一直代替國健署來謹慎把關菸防法,時代力量也會持續關心執法情形,並要求衛福部建置菸品相關之流行病學調查資料庫。她認為,「只有當民眾真正理解菸品對健康的危害,我們才能從源頭降低國人對菸的需求,從而達到防治菸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