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皇后號」漏油意外,嚴重衝擊漁民生計與海洋生態

菲律賓「皇后號」漏油意外,嚴重衝擊漁民生計與海洋生態
受到漏油汙染的海岸線。Photo Credit:GettyImage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日前菲律賓載有80萬升燃料油的油輪「皇后號」因發動機故障,於該國附近海域沉沒並造成漏油意外。事發一個月後,該船仍在洩漏,專家推測漏油被排放並散佈於面積超過162公里的水域中,影響附近村落的漁民生計及海洋生態。

亞洲新聞台》報導,今年2月28日,菲律賓一艘載有80萬升燃料油(thick oil)的油輪「皇后號」(The Princess Empress)從首都馬尼拉附近的巴丹省(Bataan)前往中部的怡朗市(Iloilo)時,因發動機故障導致整艘油輪在東民都洛省(Oriental Mindoro)附近的海域沉沒。沉船意外發生後三週,皇后號的殘骸被發現在海平面下400米(1200公尺),菲律賓海岸警衛隊發言人 Armando Balilo則表示,油輪上大約 60%的燃料油已洩漏到海裡。

如今,皇后號沉沒一個多月後,燃料油仍在洩漏,專家推測超過一半的燃料油洩漏並散佈於面積超過162公里的水域中。

位在波拉市(Pola)的偏僻村落Buhay na Tubig為此次意外最嚴重的受災地區之一,有些村民在石油汙染當地的海域後生重病,當局也無限期禁止村民釣魚和游泳,嚴重影響當地以海為生的漁民。

「他們說這可能需要六個月的時間恢復,但如果我們整整一年都無法捕魚怎麼辦?」有3個孩子的Arvie Anonuevo問道。

過去兩個多星期以來,32歲的Anonuevo和其他漁民每天花四個小時用抹子和吸水性薄的材料片清理海岸線上岩石的油污,以換取政府每天355披索(約新台幣200元)的工資,大約是他們過去捕魚收入的一半多一點。然而,無論漁民怎麼努力清理,到了隔天又會有更多石油被沖上岸。

除了Buhay na Tubig,同樣位於波拉市的Naujan也發現至少有兩個村莊有洩漏物被沖上岸,漁民紛紛抱怨離岸兩公里處有「惡臭」。

GettyImages-1472121633
Photo Credit:GettyImages
清理漏油的海岸警衛隊。

漏油意外持續影響附近區域的生態,路透社的報導便指出,馬尼拉以南八打雁省(Batangas)和民都洛省(Mindoro)之間的水域,以及巴拉望島(Palawan Island)的生態皆受到衝擊,前者為地球上海洋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方,後者則是菲律賓白沙灘的聚集地;位於東部的民都洛島(Mindoro Island),向來以漂亮的海灘及潛水聞名,也因為漏油意外使許多遊客取消前往渡假的計畫。

此外,菲律賓政府估計至少有5千公頃的珊瑚礁、海藻和紅樹林受到影響。

如果漏油覆蓋了紅樹林的根部,紅樹林可能會窒息而死,而珊瑚做為許多魚類的繁殖地,如果暴露在外或被汙染,可能會死亡或難以生長和繁殖,直接影響海洋生物的多樣性並產生嚴重的後果。

菲律賓大學海洋科學研究所副教授Irene Rodriguez 表示,將漏油清理完畢至少需要六個月,但各處要恢復原本的生態可能需要數年之久。

2006年,菲律賓也曾發生過嚴重的洩漏意外,當時一艘載有 200 萬升石油的油輪在吉馬拉斯(Guimaras)中部島嶼附近沉沒。

Rodriguez表示那次事件中有50萬升石油洩漏到海裡;而這一次,她希望能盡快得到遏制,她也強調:「如果(石油)沒有被正確清除或沒有得到適當處理,這將產生重大影響。」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歐穎慈
核稿編輯:杜晉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