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報導川普涉支付色情片女星封口費將遭起訴,2024共和黨選情再添變數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成人片女星「暴風女丹尼爾斯」(Stormy Daniels)在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數週前獲得13萬美元封口費,以阻止她公開10年前與川普之間的風流韻事,前川普律師柯恩(Michael Cohen)2019年告訴國會,他代替川普支付了這筆費用,後來銷帳。
紐時:川普涉支付色情片女星封口費將遭起訴
(中央社)美國多家媒體今天(當地時間30日)報導,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因涉嫌於2016年大選前夕支付豔星「暴風女丹尼爾斯」(Stormy Daniels)封口費,遭紐約大陪審團投票決定起訴。
《紐約時報》引述4名知情人士報導,這份由曼哈頓地檢辦公室蓋印歸檔的重罪起訴書,可能最近幾天就會對外宣布。
這位76歲的共和黨人將成為美國史上首位涉罪遭起訴的前任或現任總統,使得川普再度角逐白宮大位的2024年總統選情變得混亂。
川普18日宣稱,預言自己幾天後會因付錢給「暴風女丹尼爾斯」一事被捕。這位成人片女星在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數週前獲得13萬美元封口費,以阻止她公開10年前與川普之間的風流韻事。
此案懸而未定幾天後,由曼哈頓檢方召集的大陪審團持續聽取證人說詞,似乎降低了川普立即遭到起訴的可能性。
已在大陪審團前作證的前川普律師柯恩(Michael Cohen)2019年告訴國會,他代替川普支付了這筆費用,後來銷帳。
紐約方面的這項調查是針對川普的3項重大調查中,第一個達成起訴決定的案子。
此外,川普也因2020年大選相關事務及2021年1月6日川普支持者攻擊國會大廈等事,在喬治亞州和華府面臨重罪調查。
現正尋求共和黨提名角逐2024年總統大位的川普,將所有涉及自己的調查斥為「獵巫行動」(witch hunts)和政治迫害。
美共和黨總統提名戰展開,料最終川普對決迪尚特
距離2024年美國總統初選第一次投票還有將近300天,但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之戰已撥開雲霧,預料前總統川普與佛羅里達州州長迪尚特可能會在最後一較高下。
佛州州長迪尚特(Ron DeSantis)目前已成為共和黨內領先者川普的唯一真正威脅,初選競爭已縮小到在個人品格和勝選能力方面的比較。
一群低調且有希望的競爭者一直袖手旁觀,而76歲的川普憑著探知對手弱點的敏感嗅覺能力,將火力集中在比他小32歲的迪尚特身上。
川普於2020年競選連任時敗給民主黨的拜登(Joe Biden),如今要3度角逐白宮大位,而尚未正式宣布參選的迪尚特,在全國舞台上還未經考驗。
兩人相似之處顯而易見,從他們在佛州各據一方磨練出來的民粹主義風格,到他們熱愛表演技巧、文化戰爭,並擅於以老派手法跟媒體起爭執。
但他們能否成功說服共和黨人,爭取到機會在2024年競選總統,很可能要取決於他們發揮不同長才的能力。
政治顧問、共和黨密西根州黨部前主席安紐席斯(Saul Anuzis)表示,在政策方面兩人可能非常相似,都秉持「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的政策基調。
安紐席斯還說:「但他們的風格,他們的治理方式,才是最大不同之處。」
迪尚特的父母出身勞工階層,他是一名退伍軍人,畢業於哈佛(Harvard)和耶魯(Yale)大學;川普則是繼承父親所創建的房地產帝國,兩人出身截然不同。
「迪尚特似乎不那麼高談闊論,他更加深思熟慮,同時願意接受媒體的批評。」
安紐席斯還說:「迪尚特並不怕戰鬥,但他的方式更柔和、更友善。」
根據華府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研究員、美國保守派運動史著作作者康提內蒂(Matthew Continetti)的說法,川普是個「格外耀眼的民粹主義者」,且是「個性壓倒一切的人」。
對於康提內蒂來說,迪尚特比川普更有機會在2024年擊敗民主黨的候選人,而民主黨人選目前幾乎肯定是現任總統拜登。
康提內蒂表示,川普在他的基本盤群眾中非常受歡迎,但全國有三分之二民眾不想再見到川普當總統。
康提內蒂認為,迪尚特可能在總統大選中表現更好的另一個理由是,他沒有多件司法刑事調查案纏身。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 川普若因與成人片女星封口費案被捕,將造成什麼衝擊?6大疑問一次看
- 川普預告21日將被逮捕,呼籲支持者抗議聲援,幕僚憂國會山莊事件重演
- 川普在德州展開首場競選造勢,批共和黨同僚「對美國的威脅更勝於中國」
- 共和黨首位川普挑戰者,前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海利宣布參選2024總統
- 川普被捕、普亭入獄?專家警告:AI生成圖像恐助長假新聞氾濫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
綠能x數位,科技助攻水產養殖產業升級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水產養殖結合太陽光電是一種創新的經營模式,讓漁場除了既有的漁獲外,更能提供綠電創造額外收益,國內更有漁場順勢導入數位工具管理養殖環境,持續提升水產質量。我們可以看到,數位與能源的雙軸轉型正在養殖漁業發生。
糧食生產是農漁業的主要功能,順應環境選擇不同的作物與耕種策略,是農漁民智慧的累積,臺灣的農漁業實力更是享譽國際。然而,由於整體產業結構轉型、生活型態轉變,傳統看天吃飯的一級產業,較不容易成為新世代就業的優先選項,如何在現有產業基礎上創造新商機、吸引年輕人返鄉,是各界都在思考的課題。
近年來,各國政府致力推動再生能源以實踐減碳,在不同場域、建物等結合光電開發的複合式發展模式,成為兼顧空間利用效率、提高單位面積產值的創新解決方案,這樣的趨勢正在農漁業現場發生。
農漁業結合光電創造附加價值
農電共生可提供自給自足的再生能源,還能保護農作物免受極端天氣影響,提高生產韌性,多餘的電力也可以躉售,提升農民收入。著眼於光電帶來的附加價值,越來越多國家看好農業結合太陽光電的發展潛力,德國、日本已有多個果園結合太陽光電從事農電共生,法國也實驗在成列的葡萄藤上安裝太陽光電模組。
不只農業,國際也開始出現結合水產養殖與太陽光電的漁電共生。例如美國切薩皮克灣(Chesapeake Bay)發展出太陽能牡蠣生產系統,不僅實現綠電自發自用,漁產收穫量更高達傳統養殖場的45倍;而在養蝦大國越南,也開始執行養蝦場結合太陽能發電的漁電共生計畫,為養殖場提供穩定電力並帶來漁獲,一舉兩得。

數位轉型為漁電共生添助力
漁電共生是利用漁業養殖場域結合太陽光電設置,期能改善生產環境、增加漁民收益,創造土地多元利用,是臺灣積極推動的重要政策方向之一。不過其他國家與臺灣的漁電共生開發型態不太一樣,其他國家多以沿海鋪設水面型光電為主,臺灣的漁電共生則採用室內養殖場搭配屋頂型光電,或室外魚塭搭配立柱型/水面型/塭堤型光電設備,近年來在許多漁民與光電業者的努力合作下,這樣的複合式土地利用模式逐漸展現效益。
不同養殖物種的環境需求不一,漁電共生導入的過程須經磨合,運用魚塭上方架設太陽能板,冬天防寒害、夏天助降溫,並配合不同物種的習性調整投料策略,同時結合數位環境監控系統調節養殖環境,進而達到提高漁獲收益之積極目的。

光電開發帶來的效益,也讓原本衰頹的產業地景重現生機,例如位於臺南七股的日運案場,原本是高鹽度的廢棄魚塭地,在養殖專家與在地青年的協力下,透過微生物、益生菌來控制池水,搭配AI數位化儀器監控養殖過程,持續累積養殖數據建立資料庫,烏魚、虱目魚、白蝦的混養模式已多次收成;四鯤鯓漁電共生案場過去同樣是廢棄魚塭,改建為室內型漁電共生案場後,能精準控制環境變數以從事精緻養殖,已成功育成一尾重達30克以上的白蝦。
由於漁電共生帶來的效益逐漸獲得認同,有別於過去多為光電業者發起的開發模式,最近也出現由漁民發起的漁電共生規劃,例如茄萣區不少養殖戶視漁電共生為吸引青農返鄉的契機,積極爭取納入漁電共生先行區;目前採用塭堤型與立柱型的光電設施,養殖的虱目魚也已開始收成。

養殖漁業正在實現數位與能源的雙軸轉型
數十年來漁民的養殖專業與經營視野,讓臺灣水產養殖產業在國際上向來有一席之地,但近年來確實也面臨產業結構轉型、從業人口老化凋零的挑戰;如今結合光電的漁電共生模式,讓原本看似傳統的一級產業開始蛻變,養殖模式、經營模式、商業模式不斷創新,也吸引更多青年關注與投入;臺灣養殖王國的美名,相信在不久的未來,將藉由數位與能源的雙軸轉型,再次展現耀眼光芒。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