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陳吉仲:1個月內查清六福村狒狒脫逃始末,後續將評估建立AI辨識模型清點園區狒狒數量

陳吉仲:1個月內查清六福村狒狒脫逃始末,後續將評估建立AI辨識模型清點園區狒狒數量
Photo Credit: 民眾提供 via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農業科技研究院動物科技研究所所長陳正文表示針對園區狒狒,在3種方式中,大家應最不能接受估算方式,人要接觸狒狒身上做記號也難,即便每隻都有晶片,也不可能把動物趕到一個區塊每天清點。比較好的方式是,園方有個機制每天獲取影像,藉由人跟AI模型同時以機器幫助人類一起計算。

六福村狒狒從脫逃到被槍殺始末,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陳吉仲今(31)日表示,將於1個月內調查清楚後對外說明,農委會將透過影像科技協助六福村盤查動物數量。

農委會林務局今日也表示,將修《野生動物保育法》,加重未妥善管理保育類野生動物致發生逸失罰則;近期也將修正相關管理辦法,新增不符防脫逃設備標準最高罰新台幣30萬元。

陳吉仲:將再教育各縣市第一線野保人員

(中央社)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日表示,農委會林務局上午與新竹縣政府勘查六福村,將於1個月內調查清楚狒狒脫逃事件後對外說明,並協助六福村改善動物管理。

桃園狒狒27日遭圍捕因受槍傷死亡,六福村原本否認狒狒為園區所有,但之後改口坦承狒狒來自園區。

陳吉仲上午在雲林縣視察大蒜機械採收時,接受媒體聯訪表示,林務局和竹縣府到六福村確認狒狒為什麼會逃脫?管理是否有缺失?1個月內完整調查清楚狒狒從逃脫到被槍殺始末後對外說明。

他說,農委會將透過影像科技協助六福村盤查動物數量,協助改善野生動物管理,也要釐清圍捕過程沒依《野生動物保育法》辦理原因。

陳吉仲表示,農委會將再教育各縣市第一線野生動物保育人員;另外,台灣基本上已禁止野生動物進口,業者想進口都要專案審查,管理、環境沒到位就不放行。

(中央社)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今日說,將修《野生動物保育法》,加重未妥善管理保育類野生動物致發生逸失罰則;近期也將修正相關管理辦法,新增不符防脫逃設備標準最高罰新台幣30萬元。

六福村狒狒脫逃事件引發爭議,林務局保育組長羅尤娟上午告訴《中央社》記者,已在研議修法,加重未妥善管理保育類野生動物致發生逸失的飼主罰款,發生逸失導致主管機關協助圍捕衍生費用也將由飼主負擔,預計立法院這會期提修法草案。

現行《野保法》規定,瀕臨絕種及珍貴稀有野生動物於飼養繁殖中應妥為管理,不得逸失。逸失時所有人或占有人應自行或報請當地主管機關協助圍捕,違者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鍰。

此外,《野保法》規定,飼養或繁殖保育類或具危險性野生動物,應具備適當場所及設備,並注意安全及衛生,場所及設備不符合標準者,罰6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鍰。

羅尤娟說,將依母法《野保法》,修正保育類或具危險性野生動物飼養繁殖管理辦法,要求飼主應完善防逃設備,否則也可處6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鍰。

另外,林務局說,將依《野保法》公告應註記動物種類及註記方式(如晶片、刺青或腳環等),強化保育類野生動物個體管理。

用AI協助清點園區內狒狒數量?專家:重點還是在影像的取得

(中央社)林務局今日會勘六福村勘查狒狒飼養場域,尋找狒狒脫逃可能的漏洞與缺失,並找動物影像辨識專家參與,評估建立AI(人工智慧)辨識模型清點園區狒狒數量。

農委會林務局今日上午會同新竹縣政府並邀請台北市立動物園3名照養人員、野生動物與靈長類行為專業學者國立師範大學教授王穎及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副教授蘇秀慧等人現勘,一行人搭乘園區車前往狒狒區勘查飼養場域後,接受媒體聯訪。

林務局野生物保育科科長鄭伊娟指出,今日主要邀請縣府、專家學者一起討論,探討環境問題及內部動物行為是否符合動物福利,特別是請學者以專業角度給予建議,幫忙未來六福村狒狒數量要如何計算出來,或園區內監控狀況要如何處理,稍晚開會都會一併討論。

鄭伊娟表示,六福村狒狒以放養照顧,現在無法精準掌握狒狒數量,今日就是要把這問題解決,也要求園方落實動物管理的責任,希望先從靈長類全部先建好一個完善管理機制,不是只有六福村,全台公私立動物園也不少,但會以靈長類為優先,因為牠們活動靈活度比較大,脫逃機會也比可能比較多。

媒體詢問,有報導指稱六福村員工爆料園區狒狒3年前就有250隻,是否可能?林務局是否定期要求清點數量?

對此,鄭伊娟說,這是假設性問題,還是要實際勘查、聽取專家意見,但根據去(2022)年新竹縣府核報上來的數量就是155隻;針對狒狒清點方式,今日也邀農科院專家評估運用AI辨識模型進行判別。

農業科技研究院動物科技研究所所長陳正文表示,清點動物數量並非易事,根據不同類型,第1種是抽樣或估算;第2種是人員清點,在動物身上做記號;第3種是在動物身上做永久性記號,例如打晶片。

他說,針對園區狒狒,在3種方式中,大家應最不能接受估算方式,人要接觸狒狒身上做記號也難,即便每隻都有晶片,也不可能把動物趕到一個區塊每天清點。比較好的方式是,園方有個機制每天獲取影像,藉由人跟AI模型同時以機器幫助人類一起計算。

陳正文指出,過去執行計畫中,與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合作有清點豬隻的AI模型,還算準確,如果園方、主管機關同意要做這件事,可用攝影機拍到全部狒狒影像就可用AI技術進行計算,但前提是要可以拍到所有的動物。

他表示,重點還是在影像的取得,「AI是如果攝影機拍不到,那就算不到」,有關攝影機架設、解析度、是否可能遭狒狒破壞等,這部分園方若有策略,農科院會及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會一起協助。

媒體詢問,若影像取得成功多久可算出數量。對此,陳正文說,這取決於好幾件事情,要先取得影像且可辨識狒狒到哪裡,第二要有一群人去標示狒狒位置,把資料給電腦去學習,整個過程有很多的時間取決點,若園方有好的策略去拍到狒狒,估計至少也要好幾個月才可完成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