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麻合法化主要推手,泰國衛生部長有望成為下屆政府的核心人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去年推動大麻合法化的泰國副總理兼衛生部長、同時也是本次選舉泰自豪黨的56歲總理候選人阿努廷,希望以兌現大麻及經濟相關政策的承諾中獲得選票,與泰自豪黨成為下一屆政府的一部分。
據《路透社》報導,儘管通貨膨脹和全球經濟放緩,但泰國國內經濟逐漸有復甦的跡象,而在即將迎來的5月14日大選中,經濟政策也是各政黨在選戰中的熱門議題,去年推動大麻合法化的泰國副總理兼衛生部長、同時也是本次選舉泰自豪黨的56歲總理候選人阿努廷(Anutin Charnvir),希望以兌現大麻及經濟相關政策的承諾中獲得選票,與泰自豪黨成為下一屆政府的一部分。
「我們肯定會贏得比上次更多的席位,我們的目標是在這次選舉中獲得三位數的議會席位。」阿努廷曾於2018年向媒體提出上述目標。
在2019年的選舉中,選舉規則有利於中小型政黨,泰自豪黨在500名席位的議會中贏得了51席,成為親軍政黨主導的聯盟中的執政黨之一。本次選舉根據於2017年軍政府頒布的憲法,經人權觀察整理,該憲法規定泰國眾議院的500個議席皆由選舉產生,但參議院的250個議席則由軍政府指派,而總理候選人則必須由眾議院以多數決提名產生,並交由250名非民選參議員和500名眾議員共同投票決定,候選人必須獲得兩院共計750名議員的過半數(376票)同意才能當選。
因此,親軍方政黨只需要在眾議院中取得126席,再加上軍政府指派的250席參議員,就能讓總理候選人當選。 相對地,反對陣營需要獲得將近三倍的票數才能使總理候選人當選,這樣的規則有利於規模較大的政黨,因此泰自豪黨積極投入競選活動,期望以大麻及經濟相關政策吸引選票,並且不排除組成聯合政府的可能。
而泰自豪黨最強勁的對手之一為前總理塔克辛創立的為泰黨,該黨曾經批評泰自豪黨與執政聯盟推動的大麻合法化「倉促又鬆散」,並對年輕人造成嚴重威脅。
而阿努廷表示,上次選舉中,泰自豪黨至少贏得了數百萬相信大麻好處的人的選票。
Thailand's Health Minister, Anutin Charnvirakul, giving a bow 🙏 to a cannabis plant 🌿
— #Marijuanist (@_Mariwanist) March 16, 2023
The plant was legalized in Thailand on June 9, 2022 🕉️#marijuanist #legalizeworld #Thailand #Mmemberville #Cannabiscommunity pic.twitter.com/mOhybeehrW
上個月的兩項民意調查顯示,泰自豪黨是執政聯盟中最受歡迎的政黨,但整體排名則在最受歡迎的為泰黨之後,本次為泰黨的總理候選人為塔克辛的女兒貝東丹。
蘭實大學的政治學家Wanwichit Boonprong表示,由於阿努廷的所在的政黨立場以及他八面玲瓏的人際關係,他很可能會成為君主制的最大擁護者。
此外,泰自豪黨可能會在政府聯盟的政黨中獲得最多席位,Wanwichit Boonprong預計該黨可能會贏得70多個席位,其中包括來自泰國東北部的農村據點,泰自豪黨向這些農村居民承諾會打擊小額貸款並改善當地衛生系統。
阿努廷本人則表示,他對與任何政黨合作皆持開放態度,並隨時準備好在對的時機出任總理一職,他強調:「我更年輕,對選民來說更新鮮,我也了解民主制度下的政治。」
然而,阿努廷為立場堅定的君主主義者,他反對任何修改冒犯君主法的可能性。
2020年初,泰國出現了一場以青年為主導的反軍方參與政治的抗議運動,該運動的訴求之一便是呼籲修改保護君主制的憲法112條(冒犯君主罪,(lese majeste),該法條對被當局判定侮辱皇室的人處以最高15年的監禁,變相打壓人民言論自由,時至今日,泰國國內依舊會有零星的抗議活動與示威。

因此,本次泰國選舉如同民主改革派與親軍保守派之間的激烈競爭。一些小黨建議修改冒犯君主罪,為泰黨則提出在議會討論該議題的可能性,但對阿努廷來說,君主制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保護君主制是黨的靈感(inspiration)。」阿努廷強調。
新聞來源:
- Thailand's cannabis champion eyes bigger role after May election(路透社)
- Thailand heads into polls with burning cannabis issue in limbo(路透社)
- How Thailand’s Deputy PM Could Score the Top Job—and Redefine the Country’s Politics(TIME)
- 泰國:即將來臨的大選存在根本缺陷(人權觀察)
延伸閱讀:
- 大麻合法化將轉彎?大麻經濟成果不如預期,是否加強管制成泰國朝野選戰熱點
- 大麻合法化缺法令配套引社會亂象,泰國副總理強調大麻有助促進經濟不喊停
- 以民粹主義與家族光環加持,戴克辛之女貝丹東訴諸懷舊情感號召非菁英階層支持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歐穎慈
核稿編輯:杜晉軒
Living as ONE:一圖看懂2023臺灣社會住宅展《我們+》,看見居住、永續新可能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全臺首場以「社會住宅」為命題的主題展覽「2023臺灣社會住宅展《我們+》」即將於9月23日至10月01日登場,邀請大家於展出期間走入松山文創園區一號倉庫與北向製菸廠,一窺臺灣社會住宅的發展現況與未來展望。
今年9月23日至10月01日,由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主辦的「2023臺灣社會住宅展」──《我們+》(LIVING AS ONE)將於松山文創園區盛大登場。這次展覽內容以「我們+」為主題,取加號與「家」的相同讀音,巧妙地展現政策以「社會住宅」為核心、強調居住權的精神,同時也隱喻著臺灣社宅發展史中從零到一的累加與創造。
臺灣社會住宅發展史:一段集體創造的過程,一個關於我們成「+」的故事
臺灣社宅的發展歷程,相比歐美日韓等國於二戰後就開始不同,臺灣受特殊的歷史紋理與經濟脈絡影響,社宅的推動軌跡才不過十餘年。但其實自1989年反對高房價的「無殼蝸牛運動」後,不少民眾就意識到居住議題的重要性,並持續與政府、民間溝通對話,試圖改變「有土斯有財」價值觀中居住權、所有權緊緊相依的觀念,進而影響住宅政策的發展。

經過民間組織與政府單位的共同努力,2005年「社會住宅」一詞終於列入政策文件,其後伴隨著一系列的倡議、修法行動,直到2015年廢除國民住宅條例後,才終於確立社宅只租不賣的政策方向。換句話說,臺灣社宅乃經由長期的倡議運動而生,並在體制內、外的漫長溝通與修法過程中一點一滴的累積後,才形成現今結合社會福利、社區營造、公共服務的社宅樣貌。
2023臺灣社會住宅展《我們+》不只是全臺首次以「社會住宅」為命題的主題展覽,更是臺灣社宅發展的重大節點。此次展覽從倡議經歷、議題訴求、政策結果,及共榮共創的未來可能性等面向,將內容分為「社宅倡議+」、「社宅實踐+」、「社宅趨勢+」、「社宅生活+」四大展區,帶著觀展人一起看見社會住宅的方方面面,理解它的內涵與成果。

2023臺灣社會住宅展:看見社宅實踐的三種可能性
談了那麼多,社會住宅(Social Housing)到底是什麼?簡而言之,社宅最核心的概念是「只租不賣」,由政府將住宅以低於市場價格的租金,出租給一般戶或弱勢戶。目前臺灣的社宅主要有兩種類型,第一類是由政府主導或輔導興建的「社會住宅」;第二類則是由政府補助租屋服務業者開發民間房源 的「包租代管」。除此之外,社宅入住資格也有限制,《住宅法》規定,社宅應提供至少40%以上戶數予經濟或社會弱勢者,及一定比率予未設籍當地但因就學、就業而有居住需求者。

也因此,過去很容易因「社會住宅」與「弱勢戶」的連結造成負面觀感。不過事實並非如此,除了社會扶助的面向,社宅更加強調「多元混居」,且社宅並非獨立於社區的存在,當中不只有住戶,還乘載了許多社區的公共服務資源。例如07號展區展示的「信義區廣慈博愛園區社會住宅(E基地)」,就設有完善的物業管理機制、商業店鋪、托嬰中心、住宿式長照機構、身障空間等,不論是入住社宅的住戶,還是周邊社區的民眾,都可以享受社宅帶來的益處,住得安心、滿意。

另一方面,由於興建社宅的能量有限,所以政府除了興建新的社宅,還透過「包租」或「代管」的方式,媒合擁有閒置房屋的屋主及有居住需求的房客,重新利用現有的住宅空間,提供專業服務與租賃關係的保障。在展覽05號及08號展區中,亦展示了「包租代管」的社宅政策,無論是租稅補貼、居住體驗、傳統租屋困境等各個面向,都能夠讓觀展者更了解社宅政策下的多元樣貌。
社宅不只是房子,還是你未曾體驗過的生活方式
全臺各縣市都有社宅,而不同縣市的社宅,也發展出其獨特的特色。例如國家住都中心以「公共藝術打開鄰里之門」的林口選手村社宅、臺北市強調社區生活內涵而首創「社會住宅青年創新回饋計畫」(又稱青創戶)、臺中市強調公共空間設計的「臺中好宅」、高雄市以城市、交通與產業為主軸,將社宅融合進整體都市發展擘畫藍圖。

不難發現,在各地的社宅案例中,鄰里、社區、交通、公共空間等關鍵字反覆出現,這些字詞也直指社宅真正的本質──生活;而北中南東的不同發展方向,都是在成就一種地方性的理想生活。所以社宅的未來,其實就是城市生活的未來藍圖。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展覽不斷強調社宅的未來想像,於是在展覽最後,國家住都中心將臺灣的社宅發展置於國際視野中,透過世界各國興辦社宅的案例,呈現全球社宅與城市交織出的獨特風景;並與循環台灣基金會合作,重新發掘永續發展、銀髮混居、共融共享等生活型態的珍貴價值。
除了內容豐富的場館展區,國家住都中心在展期間也舉辦如公共藝術、社宅建設、社宅營運等共24場議題沙龍及工作坊,邀請大家觀展之餘也可以一起動動手、動動腦,想像未來的居住可能!

2023臺灣社會住宅展 《我們+》 展覽詳細資訊
展出時間:2023/09/23 (六)~2023/10/01 (日)
展出地點:台北松山文創園區一號倉庫與北向製菸廠
入場條件:免費入場
主辦單位: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