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週報】泰國潑水節疫後強勢回歸|緬軍空襲反對派活動遭國際撻伐|印尼高等法院裁決大選將如期舉行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泰國宋干節落在每年4月13日至15日,三天各有其意義及特殊習俗。泰國旅遊局(TAT)預估在此為期三天的節慶期間,所有觀光客將創造高達185.3億泰銖(約新台幣165.7億元)的觀光收入,而Kasikorn Research Centre則更樂觀,估計光是泰國本地遊客的消費就可能高達230億泰銖(約新台幣205.7億元)。
編譯:荊柏鈞、柯昀伶、鄭熹、黃以樂(南洋誌)
南洋誌東南亞週報第218期,為讀者挑選2023年4月8日至4月14日期間,有關泰國、緬甸、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與新加坡的六則東協區域大事。
泰國|泰一年一度潑水節 疫後強勢回歸
泰國這三年來因疫情緣故,限制了泰新年「宋干節」(Songkran,又稱「潑水節」)的慶祝活動,如今泰國已取消該限制,「潑水節」在全國各地強勢回歸。曼谷是隆路(Silom Road)上,可以見到街頭商販沿街擺攤,提供色彩繽紛的水槍和花卉襯衫,有些商店則設置一桶又一桶的冰水供遊客和當地人使用。泰國首都中就有將近200個「潑水節」慶祝活動的官方場所,全國各地皆參與一年一度的「大型水戰」。
宋干節的撥水傳統,源自於在長輩手上灑水以慶祝新年的儀式,而該傳統已演變成吸引世界各地遊客造訪泰國的活動。去年因疫情的緣故,廣受歡迎的考山路(Khaosan Road)仍禁止水戰,如今在泰國最熱的月份之一恢復以往熱鬧的慶祝活動,當局期以帶動泰國旅遊業的復甦。
泰國宋干節落在每年4月13日至15日,三天各有其意義及特殊習俗。泰國旅遊局(TAT)預估在此為期三天的節慶期間,所有觀光客將創造高達185.3億泰銖(約新台幣165.7億元)的觀光收入,而Kasikorn Research Centre則更樂觀,估計光是泰國本地遊客的消費就可能高達230億泰銖(約新台幣205.7億元)。
據考山路商業協會主席Sanga Ruengwattanakul表示,約有5萬名遊客前往曼谷的考山路,即宋干節官方慶祝活動官方場所之一。另外,儘管曼谷的是隆路並非宋干節慶祝活動場所,但由於該路段不禁止潑水,因此許多泰國人和外國人湧入該路段。
VIDEO: There was wet and wild fun in abundance on the streets of Bangkok on April 13, as the city celebrated the Thai new year festival Songkran, following a three-year pandemic-related hiatus. pic.twitter.com/QALqfILJl6
— AFP News Agency (@AFP) April 14, 2023
緬甸|緬軍空襲反對派活動導致村落百人死亡 遭國際撻伐
緬甸軍政府4月11日上午在緬甸實皆省(Sagaing)甘布魯鎮(Kanbalu)的百其吉村(Pazi Gyi),對一場反軍政府人士舉行的活動發動空襲,目前官方尚未公布死亡人數,但據國際媒體報導,該行動導致至少百人死亡。
緬甸軍政府發言人4月12日向軍方媒體證實軍隊發動空襲,指此舉是為了恢復地區的和平及穩定,「我們在(活動)開幕儀式舉行時發動襲擊,擊斃人民防衛隊的成員。他們是反國家政府和人民的人。據情報,我們擊中他們存放武器的地方,引起爆炸」。
對此,東南亞國協(ASEAN)現任輪值主席國印尼於4月13日發表聲明強烈譴責緬軍行動,強調所有形式的暴力都必須立即停止,尤其是對平民使用武力。新加坡外長維文也於推特上支持印尼,表示任何對平民發動的攻擊是須受到譴責且無法寬恕的。
Singapore supports the ASEAN Chair’s Statement by Indonesia which strongly condemns the recent airstrikes by the Myanmar Armed Forces in Sagaing Region, Myanmar. Any attack on civilians is reprehensible and cannot be condoned. pic.twitter.com/hYpam5jUGs
— Vivian Balakrishnan (@VivianBala) April 13, 2023
除了東協國家,英國也認為這場空襲違背國際法,完全站不住腳,呼籲聯合國安理會就此空襲事件召開會議。美國務院發言人巴特爾(Vedant Patel)也表示,這些暴力襲擊進一步突顯緬甸政權漠視人命,以及忽視在政變後對政治與人道危機所該負起的責任。
Heartbroken by the latest aerial massacre in Sagaing. The Myanmar junta continues to commit brutal atrocities, killing at least 50, including children. I implore the UN: how many more massacres must occur before you take action? How much longer will our people suffer under this? pic.twitter.com/ya3XGS1J77
— Mahn Winn Khine Thann (@MahnWinnKhine) April 11, 2023
印尼|印高等法院推翻「暫停選舉」裁決 大選如期舉行
印尼雅加達高等法院本週推翻地方法院先前做出「暫停選舉」的裁決,中選會再次重申,2024年大選時程不受影響。
今年3月,雅加達中央地區法院作出裁決,要求中選會「暫停」2024年的選舉直到2025年7月。訴訟是由名為Prima Party的政黨所提起,該黨成立於2020年,先前未曾參與過選舉。其在2022年12月向中選會提出選舉申請被拒絕後,Prima Party認為中選會有行政瑕疵因而提起訴訟。
雅加達高等法院在4月11日推翻地區法院的裁決,印尼大選將如期舉行,並表示此判決已經逾越司法權力,地區法院無權作出此裁決。中選會主委Hasyim Asy’ari先前即對地區法院做出暫停選舉的裁決表示,選舉的程序和時程都是有法律依據,無論法院判決如何,都不會影響選舉。並指出會加速內部作業,確保民調及選舉如期舉行。Prima Party黨主席Agus Jabo Priyono對此結果表示,該黨尚未決定是否繼續上訴。
先前「暫停選舉」的裁決一出,陰謀論甚囂塵上,認為這是因總統佐科威戀棧而影響法院作出的裁決。在裁決推翻後,總統顧問表示:「希望閒言閒語到此結束,讓大家專注於選舉準備。」

菲律賓|菲美最大規模軍演 2+2部長會談登場
菲律賓與美國自4月11日起展開雙邊目前最大規模的「肩並肩」聯合軍事演習(Balikatan),共計出動1.7萬多名士兵。此外,菲美也於華盛頓特區舉行外交與國防部長2+2會談,重申區域和平穩定的重要性。
參與今年菲美聯合軍演的士兵中,包括1.2萬名美軍、5千多名菲軍,以及100多名澳洲國防軍,人數是以往的兩倍,演習將舉行至4月28日。演習在菲呂宋島北部、巴拉望省、巴坦群島省和三描禮士省等地區舉行。除了規模最大之外,此次軍事演習也將首次於三描禮士省對南海上進行實彈射擊演練。印度、英國、法國、加拿大和東協部分國家派員觀察,日本也將首次派觀察員參加演習。
菲律賓參謀總長森蒂諾(Andres Centino)指出:「軍方在部署新武器與戰略後及時舉行此次軍演,展現菲律賓堅強的防禦態勢。」菲國演習發言人洛希科(Michael Logico)表示:「軍演展示我們對任務執行的信心,以及對外部威脅的威懾能力」。雙邊將在4月26日進行實彈演習,菲軍方發言人指出總統小馬可仕對於實彈演習表示高度關注,但目前尚未確認總統是否親自到場視察。
Tags:
能源轉型看數字說話!臺灣成為拚進亞洲第二的淨零優等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為實踐能源轉型,近年來我國再生能源的設置量已大幅成長,不僅光電和風電合計裝置容量已是2016年的7倍,今(2023)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更可望達到一成;綠電增加,能源效率亦逐年提升,能效評分已躍升亞洲第二;透過綠能優先、燃氣搭配,同時大減舊型亞臨界燃煤機組使用,空氣品質更是持續改善。為了更好的未來,臺灣將持續加緊轉型腳步,實現2050淨零願景。
再生能源成長幅度優於全球平均
依據國際再生能源總署IRENA所發布之再生能源裝置容量統計,近5年(2018-2022年,以2017年為基期)全球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年複合成長率為9.1%;同期臺灣的年複合成長率為21.9%,表現優於全球平均。
2023年9月我國風電與光電裝置容量達14.137GW,為2016年之7.33倍;尤其離岸風電更是在政府與民間協力下,從無到有開始建立產業鏈,累積至2023年11月已有281座離岸風機屹立於海上,裝置容量突破2GW。
風光加速布局
2022年風力發電與太陽光電發電量達142.2億度,為2016年的5.5倍,及時提供了產業界最需要的綠電,支持供應鏈的綠色與低碳轉型。

國際能效評分躍升亞洲第二
能源密集度即生產每單位國內生產毛額(GDP)所消耗的能源數量,是反映能源效率的重要指標,根據能源署統計資料,近10年來臺灣能源密集度年均改善2.9%;根據美國能源經濟學會(ACEEE)最新(2022)發表之「國際能源效率評分卡」(International Energy Efficiency Scorecard),臺灣能源效率從13名(2016)進步到世界第8(2022);亞洲僅次於日本。在整體政策(national effort)、建築、工業、運輸等四個面向的評分中,整體政策得分最高,名列全球第5;顯示臺灣能源效率持續提升,是產業與全民共同努力的成果。

空汙減排有感
透過發電結構調整、機組汰舊換新、空污改善措施,台電公司火力電廠整體空污排放量已從2016年約10.7萬公噸,降至2022年約4.2萬公噸,減少61%。近年來台電持續落實增氣減煤,不僅有助於提升發電效率,空氣品質也不斷改善,顯示能源轉型過程兼顧環境永續。

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能源轉型,不僅有助於減緩氣候變遷影響,再生能源也穩健成長,持續提升我國能源自主與改善環境品質,帶動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為整個社會經濟體系注入了新的活力。未來將持續深耕再生能源發展路徑,重點放在極大化發展光電場域、離岸風力及前瞻能源等綠電領域,搭配儲能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回應再生能源的間歇性發電特性,能源供應更穩定。同時,亦積極推動強化電網韌性的措施,透過多方努力,將如期如質達成政策目標,逐步實現能源轉型,為臺灣打造更加永續、綠色的未來。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