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中國殭屍傳說與港產殭屍電影(四):重要!對付殭屍的各式法寶

漫談中國殭屍傳說與港產殭屍電影(四):重要!對付殭屍的各式法寶
Photo Credit: thierry ehrmann CC BY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Photo Credit:  thierry ehrmann  CC BY 2.0

Photo Credit: thierry ehrmann CC BY 2.0

七、撒糯米、桃木劍、八卦鏡……還有什麼可以對付殭屍?

就像第一篇文章裡頭提過的那樣,八零年代的港產殭屍電影,其實表演過各式各樣制服殭屍的辦法,其中最炫的可能是《僵屍家族》(1986)。這部電影的結尾在對付殭屍的時候,除了曾祭出火箭推進器以外,甚至還用上了KISS二硫碘化鉀化學榴彈,簡直快要趕上同年老美在《異形2》(Aliens, 1986)當中轟殺外星生物的武器規格,真是十分厲害。

Photo Credit: Wikipedia

不過在殭屍片裡面,強大的現代軍火只能是陪襯,降妖伏魔的主戲,則仍得看法力高強的道長與他的各式法寶。我們看電影當中的道長要對付殭屍大軍的時候,總是有一套頗為公式化的辦法,比方說是撒糯米、金錢劍、桃木劍、墨斗線、八卦鏡,當然還少不了道長們的絕世武功與各式符咒。其實,所有這些往殭屍身上招呼的法術,有很大一部份都是電影編劇從民間道術辟邪除妖的知識系統當中直接取用的東西,而不一定跟古典傳說裡的殭屍有明確的聯繫關係。至少英叔、九叔的各式絕招,在清代的各式殭屍故事當中,其實不大常見就是了。

然而,在上面所說到的那些法寶裡面,有一樣我們普遍比較陌生的東西,倒是確實可以在有關殭屍的文獻裡找到,那就是「墨斗線」。墨斗是傳統木匠的必備工具,拿來畫線用的,你在現代台灣的一些工地也還能見到這玩意。墨斗線拉出來的時候會自動沾墨,而電影當中那種彈線的動作,其實就是墨斗的使用方式。只消這麼一拉一彈,很快就能夠在平面上畫出一條筆直的準線來。另外,我們許多人高中的時候都有背過荀子的〈勸學〉篇,其中有句話叫「木直中繩,鞣以為輪」,那裡面的「繩」其實就是「繩墨」,也就是墨線了。

說了這麼多,墨斗線為什麼可以拿來鎮住殭屍呢?因為在古代的經典文獻當中,「繩墨」是一種「正直」的象徵。《尚書》說「木從繩則正」,《管子》也說「繩扶撥以爲正」,這種東西就是專門在「繩正」萬物用的。而所謂「一正壓百邪」,妖魔鬼怪自然都要害怕這種協助製造「正直」的工具。這樣的邏輯聽起來雖然挺簡單的,但只要道理說得通就好,你看多少民間信仰與習俗,不都是取其諧音或者跳躍推論,也沒什麼人會去計較。只要有夠多的人信從,一種宗教觀念,大抵便能夠擁有普遍的影響力了。

有個用墨斗線來鎮住殭屍的故事,出自晚清著名文學家俞樾的《右台仙館筆記》。這個故事是說:清代浙江慈谿縣城的西門外頭,「曾有僵屍夜出,為人害」。有天晚上,縣城裡的幾個木匠為了找出除掉殭屍的辦法,便相約登城,躲在女兒牆(就是城牆上凸出來的地方)後,窺探城外那片墓地裡的動靜。過了許久,果然一個個殭屍都出棺夜遊了,木匠們便等到這一幫妖怪都離開棺材、走得遠了以後,跑到墓地裡頭拿出他們的墨斗,「以墨線彈棺四周」,把殭屍們的棺槨都彈滿了墨線,再急急忙忙地躲回城樓上去。

過了好一陣子,殭屍們又回到了墓地裡,但他們一看到自己的棺材上佈滿墨線,通通都不敢爬進去了。大傢夥們「徘徊四顧」,倉皇失措,真不知該怎辦才好。正當躲在城樓裡的一幫木匠以為得計之時,墓地裡的一具殭屍卻忽然發現了城上的人影,遂呼朋引伴來到了城牆邊,要把木匠們抓起來吃掉。

這一夥殭屍在牆沿「踴躍欲上」,跳著跳著,眼看還真要給跳上來了(清代許多小縣城的城牆,其實都沒有我們一般想像的高。像是清前期的鳳山舊城據說才高一丈兩尺,大概只比姚明高了半個身子吧),於是木匠們趕忙再拉出墨斗線,往女兒牆上一陣亂彈,殭屍才沒法再繼續往牆上蹬,只能待在底下恨恨地對著木匠們乾瞪眼。等到天色一亮,這些殭屍瞬間仆倒在地,木匠們連忙按著所有殭屍故事的SOP,堆起柴火把殭屍都給燒成了灰,慈谿縣裡也就不復再有殭屍為害了。

除了墨斗線以外,old school一點的中國殭屍,所害怕的東西其實還挺多樣化的。比方說是《易經》──眾所皆知,這是中國古代一部極為重要的文獻,同時也和後來道教知識系統的發展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如果要為港產殭屍片裡道士身上的太極圖或者手上的八卦鏡找個源頭,全都可以追溯到《易經》裡面去,因而妖魔鬼怪會害怕這部祖師爺級的經典,說起來似乎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Photo Credit: Wikipedia

我們看清代中葉文人汪啟淑所寫的《水曹清暇錄》,就曾說到一個用《易經》對付殭屍的故事。有個師爺在山東的一個偏鄉小縣供職,某個夏天晚上,他老兄不知哪來的雅興,三更半夜還在戶外納涼賞月。乘著皎潔的月光,師爺忽然發現遠方幾棵老樹底下停了一口棺材,裡頭竟跑出了一具殭屍。只見那殭屍出棺以後,便「垂袖軃肩」「迤邐他去」,顯然他移動起來的樣子不是跳啊跳的,而比較像是「植物大戰殭屍」裡面那些慢吞吞的小混蛋。無論如何,師爺就這麼望著這妖怪往遠方慢慢走去,等到雞鳴時分,殭屍才又回到老樹下,躺進棺材當中,睡他的大頭覺。

咱們這位山東師爺大概也是個正義小超人之類的性格,想說殭屍晚上到處亂跑,終究不是什麼好事,便「思以制之」,也沒跟旁人商量一下,就獨個兒要來降妖伏魔。於是他回家找出了一本《易經》,把那本書一頁一頁地撕掉,再把撕下的紙頁給收集起來。等到半夜殭屍又出棺散步的時候,師爺便趕到了棺材旁邊,並且用那些《易經》的殘頁「糊棺蓋縫」,把老祖宗的智慧盡往棺材上黏,黏完了再躲在一旁觀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