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八張圖看世界核能產業報告:數據駁斥核能復興,核電成本增加36%

八張圖看世界核能產業報告:數據駁斥核能復興,核電成本增加36%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正在興建中的核能反應爐至少有一半遭遇延宕,2021年初計畫併網的16座反應爐,僅有6座如期完成;而在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的部分,過去數年並沒有取得重大進展,且有證據表明SMR可能面臨重大經濟挑戰。

報告評估各國小型模組化反應爐的發展狀況與前景,這並非是新的技術,事實上長期面臨進度延宕及高額成本追加,例如中國歷經多次延誤,至今仍未發出一度電。

而有些國家是只聞樓梯響,如加拿大是遲遲沒有獲得足夠的資金,目前尚未有任何設計呈送安全機關審查,更遑論獲得認證。法國雖宣稱要投入研發,但只有10到15名工程師正在投入初期設計,法國電力公司EDF明言該計畫並非當務之急。

韓國聲稱設計於2012年獲得安全機關的批准,不過卻一直未能獲得訂單。據報導,其他多項設計仍處於很早期的發展階段。俄羅斯有2座在駁船上的SMR,但2021年的負載因數僅為44.7%和18%,營運不佳難以作為商業應用。

英國也是最近熱門討論的焦點,因為其設計公司是勞斯萊斯,但他們設計的尺寸是470MW的反應爐(超出一般小型模組化反應爐所定義的300MW的尺寸限制),資金始終募集不足原定目標金額。

美國則是另一個焦點,過去曾有許多公司想投入SMR的產業卻失敗收場,能源部已於SMR耗費超過12億美元,並宣佈未來10年內再進一步撥款,金額可能達到額外的55億美元。

然而,尚未有任何一座開始施工興建,西屋公司的總裁曾在宣布其SMR計畫失敗的時候說過:「SMR的問題不是技術,也不是建設,而是沒有客戶」。如今看來,技術跟建設也是大問題。美國目前進度最快的,僅有NuScale的一款設計取得最終的安全評估報告,不過因成本過高而導致電力收購不順利,成本估算(包括融資)已驟增至53億美元。

8
Photo Credit: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SMR的發電成本仍高於再生能源,根據NextEraEnergy(能源公司)的預估,SMR的成本是105-135美元/MWh,相比下來,風力發電和太陽光電的成本分別為25-32美元/MWh和32-37美元/MWh。若使用SMR來作為平衡再生能源的間歇性,每單位發電成本可能會變得更高。

2022年《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的研究期刊,指出:「大多數SMR的設計會增加核廢料的體積,產生的核廢料會是傳統核電廠的2到30倍」,之所以如此,該研究作者之一美國核管會的前主席麥克法蘭(Allison M. Macfarlane)表示:「是因為SMR的設計者通常不太關注核廢料,因為他們靠反應爐來賺錢」。

而且由於SMR已經像大型核電廠一樣受到工程延誤和成本超支的影響,即使在最理想的情況下,SMR也無法符合經濟效益。綜上所述,SMR的技術可行性仍在發展中,有許多國家持續延宕,經濟效益也不佳,在電力市場上更沒有競爭力。

結語

再生能源在全球發展越來越好,減碳仍需靠再生能源,核電發展則是日漸衰退,即使仍有國家保留核電做為選項,但也難以達到過去高峰。

對台灣而言,近期擁核陣營不斷宣傳「核能復活」的言論,企圖延長老舊核電,甚至有「工商大老」談及在台灣引進「小型模組化反應爐」,從各國發展情形來看,小型模組化反應爐是否能順利商業化,仍然是未知數,把希望投注在這個未來仍高度不確定的反應爐上,只會拖慢台灣能源轉型的腳步。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