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怕孩子跟陌生人聊天、看有害資訊,展翅協會與Google協力數位教養、網路安全

怕孩子跟陌生人聊天、看有害資訊,展翅協會與Google協力數位教養、網路安全
Photo Credit:關鍵評論網/李芯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很多孩子在網路上跟陌生人聊天,5分鐘就說我愛你,10分鐘就換照片」,展翅協會秘書長陳逸玲憂心指出,比較小的小朋友甚至不覺得姓名、學校、班級等資訊需要保密,在網路上輕易告訴別人,結果被對方拿來恐嚇、威脅。

數位時代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免不了使用各式各樣的科技工具,「數位教養」因此成了現代家長關注的議題。對此,台灣展翅協會與Google合作推廣科技素養教育、舉行相關教師研習,立委吳思瑤表示,未來最重要的就是要從教育下手,政府給資源、民間一起來,再加上業者的科技協防,一起因應網路素養與安全議題。

展翅協會秘書長陳逸玲表示,數位素養就是善用科技工具,在網路上相互尊重彼此,了解網路上的風險,也知道如何求助。

陳逸玲強調,兒少要從小培養觀念,展翅協會和Google合作的「兒少上網安全及防治網路兒少性剝削教師研習」進入第5年,陳逸玲認為,老師要對數位素養和網路安全有意識,才更能讓孩子具備這樣的觀念。這樣的研習從去(2022)年著重在國小,到今(2023)年推廣到國中老師,因為在國中階段,更多學生會使用社群、交友軟體、拍攝短影音等等。

「很多孩子在網路上跟陌生人聊天,5分鐘就說我愛你,10分鐘就換照片」,陳逸玲憂心指出,比較小的小朋友甚至不覺得姓名、學校、班級等資訊需要保密,在網路上輕易告訴別人,結果被對方拿來恐嚇、威脅。

Google台灣政府事務與公共政策副總經理陳幼臻點出,「資訊是不是有害的?」、「跟什麼樣的人交談?」一定是「網路原生世代」的家長和老師都會擔心的問題。他認為,生活在網路世代,與其禁止小朋友使用手機,不如給他們更正確的觀念,培養他們成為負責任的數位公民,保護自己、尊重他人。

DSC02221
Photo Credit:關鍵評論網/李芯
Google台灣政府事務與公共政策副總經理陳幼臻表示,Google創立的精神是尊重使用者,特別是隱私權跟安全,因此會持續改善網路安全防護技術。

作為重要的數位平台,Google在兒少網路安全又做了哪些努力?陳幼臻說明,Google會推廣合作夥伴的計畫,例如與台灣展翅協會合作研習;再來是主動移除不當內容,透過Google的服務條款與內容政策,2022年總共移除、停用了63萬個違反兒少性剝削的帳戶,並從Google搜尋移除超過92萬個兒少性剝削內容網址。

除此之外,Google也持續開發新功能與工具,例如有Google安全中心來看帳號的安全設定、「Family Link」協助家長設定家中未成年小孩的手機或載具,還有讓孩子使用的「YouTube Kids」。

「法規都是跟在後面」,立委談政府、民間協力可能

談到在兒少提升數位素養上,政府的角色是什麼?立委吳思瑤坦言:「政府永遠輸給民間」,政策工具的功能是修法立法、編列預算、制定政策,但直到去年底才完成數位性暴力防治四法,而網路霸凌也是在這2年才納入《霸凌防治準則》,「法規都是跟在後面,我們不過是在做亡羊補牢的工作。」

吳思瑤表示,科技業者、軟體業者的「科技協防」已經走在很前面,並看到民間、社會的協力系統,而政府部門要如何更超前部署,唯一的方式就是在既有的基礎上,擴大各方資源、一起來做。其中,吳思瑤認為最重要的就是從教育下手,政府給資源、民間一起來,再加上科技協防,同樣可以有效創造出防堵機制。

DSC02226
Photo Credit:關鍵評論網/李芯
立委吳思瑤坦言,作為公眾人物、民意代表,因意見不同在網路上遭受的攻擊是非常多的,網路霸凌、認知戰都是政策制定者本身每天面對的課題。

童書作家、親子共讀推廣講師陳櫻慧,則分享自己帶著孩子培養數位素養的經驗,在疫情的壓力之下,大家都要快速的做出因應,他從3個面向著手進行。首先,是陪在孩子身邊,一起篩選孩子看的內容,學著欣賞他們喜歡的YouTuber,遇到不適切的東西時給他們一點建議。

再來是透過網路與新聞時事,來做網路安全與網路使用的討論,陳櫻慧特別強調,儘管家長在背後有很多擔憂,但討論時要保持淡定,越著急、孩子就越抗拒,因此要盡量不動聲色地與他們討論。

最後是借力使力,陳櫻慧指出,篩選過的頻道能成為孩子學習上很好的工具,制定學習計畫,並在網路上搜尋合適的影音資源,規劃時段從網路資源學習學科,練習篩選、判斷和媒體釋讀,也能幫助孩子解決學科上的問題。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