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矽谷銀行破產動搖美元霸權,中國連續7個月減持美債,規模降至13年新低

矽谷銀行破產動搖美元霸權,中國連續7個月減持美債,規模降至13年新低
Photo Credit: Getty Image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近日,全球央行持有的美債在一週內減少了760億美元,降至2.86兆美元,這是9年來單週的最大跌幅,而中國持有則是近13年最低點,這些都意味著自從矽谷銀行(SVB)破產後,外界質疑美債還是不是全世界可以定錨無風險的資產。

美元霸權地位動搖,自從矽谷銀行(SVB)破產後,引發市場對於美國金融體系的擔憂,各國央行、投資人選擇大賣美債,再將美元轉入黃金市場,尋求避險。同時,中國手上的美債降至13年新低,若再拋售美債加劇賣壓,將引起全球市場動盪。

中國減持美債,近13年最低

美國財政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於4月17日公布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顯示,中國已連續第7個月減持美國國債,規模維持在近13年最低點,尤其是2022年4月開始,中國的持倉一直低於1兆美元。

中國目前是美國最大的債權國,如果再進一步減持美債,將使得全球金融市場發生動盪。

由於近日受到矽谷銀行倒閉影響,包含日本、歐盟等在內的,許多購買美債國家,開始質疑美國的信用,恐成為動搖美債作為全球定錨風險基準的地位。

GettyImages-1248916489
Photo Credit: Getty Images

美國矽谷銀行倒閉事件,美國政府曾一度揚言不介入,引發市場對歐美銀行危機加劇的擔憂,迫使全球央行出售了1025億美元的美債,並將資金轉入更可靠的資產——黃金,金價一度飆破每盎司2600美元。

根據《金融時報》報導指出,在矽谷銀行破產事件後,除了包含國家以外,甚至美國當地的儲戶,正在從小銀行中大量提款並向大銀行轉移,規模已經超過1兆美元,這樣態勢才讓各國央行考量風險,跟進出售美債以換取「流動性」。

而《金融時報》以「西方金融歷史正在被改寫」為題描述此情況。各國大賣美債時,同時購入眾多黃金,據統計在2022年各國央行黃金購買水位,推至近5年來的新高,這和美債的情況呈現鮮明對比。

報導指出,截至3月22日,全球央行持有的美債在一週內減少了760億美元,降至2.86兆美元,這是9年來單週的最大跌幅。

同時,大量的美債被拋售換成美元,美元又轉進黃金市場,金價一度飆破2600美元大關,種種因素下,也造成「美元匯率」開始走低貶值。

日前美國財政部部長葉倫(Janet Yellen)擔憂地透露,美國財政部正在密切關注全球央行是否會偏離美元,繼續減少持有的美國債券,而使得美元的地位受到衝擊。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黃金儲備僅占3.3%,低於許多主要經濟體,顯示中國還有相大的空間,得以「大賣美債購入更多黃金」,意即北京還擁有許多籌碼打壓、挑戰美元,並向白宮施加更多壓力。

美元霸權將逐漸瓦解?

此外,各國會對美債沒有信心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美國「債務上限」始終沒有解決,倘若白宮無法及時提高美債上限,恐致其無法籌措足夠的資金來支付國家的開支,加劇政府停擺和債務違約的風險。

事實上,多年來眾多經濟學家紛紛示警,美國違約可能比預期還來得更快,尤其近日美國通膨危機仍未完全脫離,而這些債務危機,還可能觸發更多中小銀行面臨破產,成為壓垮美元的最後一根稻草。

過去,美國政府發行的債券,被認為是全球最安全的投資工具之一,其重要性體現在多個方面。

首先,美債是全球債券市場的基準之一,其利率被用來比較其他國家債券的收益率;其次,由於其信用評級高,市場上的流動性也很高,投資人可以輕易地賣出美債變現。

此外,美債的發行量、受益率等變化,對全球金融市場有著重要的影響,是許多商業銀行、機構評估投資組合的重要參考指標,在全球金融市場為不可忽視的角色。

因此,過去美國聯準會(Fed)常用的貨幣政策之一是公開市場操作(OMO),意即俗稱的量化寬鬆(Quantitative Easing,QE)大量買賣美債調動匯率,試圖提振經濟。

實際上,單純以美元供需而言,Fed過去希望增加流通貨幣的供應時,它會進行買入美債的操作,向市場注入大量美元,促使商業銀行等進行低息放貸以刺激經濟,這也帶來通貨膨脹的副作用;

反之,當Fed希望收緊貨幣政策時,它會進行賣出美債的操作,通過從市場上吸收美元,使貨幣走向緊縮,如此便可抑制經濟活動和通貨膨脹。

GettyImages-158275489
Photo Credit: Getty Images

市場上俗稱印鈔票買美債,將大量美元挹注至市場。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由前聯準會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所實施,以應對當時的金融危機。伯南克認為,通過增加流動性和刺激信貸,可以支持經濟恢復並創造就業機會。

但是,現在情況有所不同,美國的信評開始動搖,連帶美債和美元的影響力開始下降。預料若大量的美債持續被拋售,美元匯率又開始走低,這使得大部分國家的外匯儲備(以美元計價)蒙受損失,;再加上美元計價的債務利息可能會上升,債務將變得更加沈重。

以上引發的問題是,美元越來越不值得擁有,使得以美國為首的金融體系發生重大改變。事實上,這類大變動並非罕事,例如1971年前總統尼克森(Richard Milhous Nixon)宣布暫停將美元兌換黃金,當時被稱為雷頓森林體系(Bretton Woods system)崩潰,導致全球通貨膨脹、經濟衰退、貿易不平衡等情況,而未來全球金融體系將走向何處,正是全球投資人關注的焦點。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