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美中航空母艦台海對峙,軍事專家:美國藉機加強東海與南海戰略部署,遏阻中共反介入/區域拒止

美中航空母艦台海對峙,軍事專家:美國藉機加強東海與南海戰略部署,遏阻中共反介入/區域拒止
圖為美國尼米茲號航空母艦。(圖取自facebook.com/cvn68)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北京軍事科學「遠望智庫」研究員周晨鳴表示,這兩回美軍航艦都採取對制的方式因應,顯示了美國總統拜登的政治意向。他說,華府尚未準備好為台灣與北京開戰,而且(拜登政府)更關切明年的美國總統選舉,由於中美關係是拜登連任的棘手難題,拜登政府不會允許美軍涉險。

分析:防台灣有事,美國布局東海南海遏阻共軍

(中央社)美中航空母艦近期在台灣周遭海域對峙,中國官媒宣稱這是美國航艦「被嚇到了」。但軍事專家說,美國可能藉此爭取時間加強東海與南海的戰略部署,以遏阻中共的反介入/區域拒止作戰。

香港《南華早報》18日報導,共軍近期在台灣周遭海域軍演6天期間,美國尼米茲號航艦(USS Nimitz)與多艘戰艦部署於台灣東部外海數百英里處。

根據位於北京的智庫「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SCSPI)上傳至推特的資訊圖表,尼米茲號於停留的海域打轉,並與解放軍的航艦山東號保持安全距離。

總統蔡英文4月初在加州會見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後,全球兩大強權美中的軍艦在台灣周遭海域對峙。

中國官媒宣稱,隸屬山東號打擊群並配備超音速反艦飛彈,噸位達1萬2000公噸的055型驅逐艦「嚇跑了尼米茲號」。

官媒報導,自今年2月起,055型驅逐艦建置先進的鷹擊21反艦飛彈,這是源自航艦殺手東風21D中程反艦飛彈的改良款,最高速限可達10馬赫,因此任何飛彈防禦系統都無法攔截。

不同於官媒的得意洋洋,中國軍事專家分析尼米茲號與山東號的對峙則是相對謹慎。

人在北京的中國海軍軍事專家李杰示警,北京應保持警覺,因美國持續遊說亞太地區的盟友和夥伴,與華府聯手以嚇阻北京的「統台計畫」。

他說:「美國已強化在東海和南海的戰略部署,此據意圖使台灣有事,涵蓋於中國與亞太地區多國的主權爭端,尤其是跟日本、菲律賓和越南」。

李杰指出,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訪越南,顯然意欲破壞中國反介入/區域拒止(anti-access/area denial)的戰力,這是中國為遏止外國勢力介入可能爆發的台海戰爭,籌備數十年的作戰規畫。

布林肯15日在越南河內指出,當前可說是提升美越夥伴關係的良機。

而共軍結束在台灣附近海域的軍演後,美國與菲律賓上週舉行數十年來規模最大的聯合演習。4月初,華府和馬尼拉簽訂協議,使美軍可進駐菲國的4個軍事基地。

此外,2022年8月初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台灣周遭海域也曾上演相同的對峙戲碼,當時中國官媒也是宣稱美軍退縮。

北京軍事科學「遠望智庫」研究員周晨鳴表示,這兩回美軍航艦都採取對制的方式因應,顯示了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的政治意向。

他說,華府尚未準備好為台灣與北京開戰,而且(拜登政府)更關切明年的美國總統選舉,由於中美關係是拜登連任的棘手難題,拜登政府不會允許美軍涉險。

周晨鳴指出,拜登政府可能有意向北京釋放,華府不會就台灣議題更加挑釁的訊息,因拜登心知肚明,一旦爆發台海戰爭,美軍尚未取得擊潰解放軍的全面優勢,也就是讓美軍在若干戰術與科技領域占上風。

回顧2022年8月,當時中國央視大肆報導,伴隨裴洛西專機的美國航艦雷根號(the USS Ronald Reagan),因共軍的火箭軍劃定,射程達台灣東部的飛彈試射後撤離。

白宮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隨即澄清,雷根號仍停留在當地監控情勢,另宣布避免緊張升高,延後試射「義勇兵3型」(Minuteman III)洲際彈道飛彈。

央視甚至誇稱,8月2日搭載裴洛西和隨行訪團的專機,自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起飛抵達台北,期間解放軍全程追蹤監控。

不過回顧去年8月14日南早的報導,消息來源透露,雷根號的電戰系統干擾解放軍的殲16D戰機和分散於各處的軍艦,以遏止共軍的追監。

當時南早報導引述消息來源稱:「解放軍調度電戰機如殲16等若干架及多艘戰艦,試圖鎖定裴洛西專機卻不成,因美國國防部指派護衛的美軍航艦打擊群藉由電子干擾,使得解放軍幾乎所有的電戰設備都告故障。」

軍事專家說,上週解放軍軍演期間,尼米茲號與山東號航艦打擊群原本也打算展開同樣的較量。

2000x1135_wmkn_81772880789867_0
美軍飛彈驅逐艦米利厄斯號16日通過台灣海峽。(圖取自twitter.com/US7thFleet)

海洋法公約載明台海為國際水域,中國硬要反對外國船艦通行

(中央社)中國外交部稱,國際海洋法未規範國際水域,抨擊美軍以此為藉口穿越台灣海峽,但根據事實查核,台灣海峽的確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所規範,各國船隻享公海自由航行權利的水道。

美國自由亞洲電台(RFA)18日報導,美軍發聲明指出,飛彈驅逐艦米利厄斯號(USS Milius)16日穿越台灣海峽,這是依國際法公海航行和飛越自由水域規定的例行性穿越。

但中國外交部卻說,國際海洋法沒有國際水域的界定,反對美國以此為藉口,操弄涉台問題、威脅中國主權安全。

但「亞洲事實查覈實驗室」查證後指出,國際水域之說確有憑據,依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台灣海峽的確是各國船隻享有公海自由航行權利的水道,空中亦然。

報導說,1994年生效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各國由領海基線向外延伸12海里為領海,再向外12海里則是毗連區(台灣稱之為鄰接區)。

台灣海峽最窄處約70海里,最寬處約220海里,據兩岸政府各自宣告的領海及毗連區可知,台灣海峽仍有雙方各自領海和毗連區覆蓋不及的範圍,這就是各國船艦可以自由航行、通過的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