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眾院委員會兵推中國犯台,蓋拉格:台海戰爭代價高影響廣,凸顯武裝台灣必要性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蓋拉格表示,即便是能避免、阻止或嚴重破壞解放軍登台能力,台海衝突代價仍是極度高昂,美方應竭盡全力嚇阻中共犯台,避免戰爭爆發,並協助台灣自我防衛。他也強調,兵推結果顯示,台海衝突不會只侷限在台灣海峽,局勢會快速升高;若美國人以為台灣議題很遙遠,可以忽視,這種想法太天真。
美眾院委員會中國犯台兵推結果,凸顯武裝台灣必要性
(中央社)美國眾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昨(20日)晚舉行兵推,模擬中國武力犯台。主席蓋拉格(Mike Gallagher)今天說,兵推顯示有必要讓台灣全副武裝,且美國須加強生產長程飛彈,企業也須為經濟影響做好準備。
《路透社》報導,由共和黨議員蓋拉格領導的眾議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Select Committee on Strategic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U.S. and China)昨晚與華府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合作,兵推模擬中國侵犯台灣。結果顯示,衝突開始之後,美國將無法再補給台灣。
蓋拉格在聲明中表示:「我們正處於中國共產黨可能入侵台灣的極度危險之中,昨天的兵推凸顯有必要在任何危機開始前,就採取行動嚇阻中共侵略、讓台灣全副武裝。」
他還說,美國必須解決總價190億美元積壓未交付的對台軍售、加強聯合軍事訓練,以及增強這個區域的美軍。
憂心台海爆發衝突已罕見成為華府兩黨共同關切的議題。美國官員表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已下令解放軍在2027年前為侵台做好準備,但這不代表中國已決定犯台。
中國未承諾放棄對台動武。美國是台灣最重要的武器供應國,但台灣抱怨軍購交付延宕。
《路透社》尋求台灣駐華府代表處評論這次兵棋推演,但尚未獲得回應。
一名與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關係緊密的消息人士向《路透社》概述兵推結論,其中包括:華府若未強化與區域盟友的基地協議,美國就會面臨高昂損失;長程飛彈庫存將快速用罄;全球市場將「徹底崩潰」等。
蓋拉格在兵推前稱「企業界不夠認真看待台灣危機的威脅」,並示警這種態度近乎失職。

美眾院委員會兵推,蓋拉格:台海戰爭代價高影響廣
(中央社)美國眾議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昨晚舉行兵推,模擬中國武力侵犯台灣。主席蓋拉格說,兵推結果顯示兩岸戰爭代價高昂,且恐影響台海以外區域,美國應更致力強化區域嚇阻。
眾議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晚間與華府智庫CNAS合作,兵推模擬中國侵犯台灣。
整場兵推以閉門方式舉行,花費約2小時,僅少數幾家美國主流媒體受邀與會。
根據委員會主席蓋拉格幕僚轉述,蓋拉格在開場致詞時表示,美國尋求台海和平穩定,只有北京試圖破壞和平、挑起衝突。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從不遮掩對台意圖,若情況許可,習近平希望透過政治戰奪取台灣,但若必要,則會訴諸真正戰爭。
蓋拉格指出,這場推演模擬的是若印太區域嚇阻失效,會發生什麼事。他說,舉行兵推不是希望發生戰爭,也不僅是關於戰爭,而是因為結果能用來為貿易政策、網路防禦及其他國會職責範圍內議題制定戰略。
他強調:「這(嚇阻失效)不是我們希望思考的可能性,但我們必須這麼做。我們認知到嚇阻的矛盾,為了達成和平,有時候你必須為衝突做準備。」
蓋拉格會後接受媒體訪問,被問到兵推結果是美國還是中國贏,他未給出直接答案,但指從某種層面上來說,「當嚇阻失效時,沒有人是贏家」。
蓋拉格表示,即便是能避免、阻止或嚴重破壞解放軍登台能力,台海衝突代價仍是極度高昂(enormously costly),美方應竭盡全力嚇阻中共犯台,避免戰爭爆發,並協助台灣自我防衛。
他也強調,兵推結果顯示,台海衝突不會只侷限在台灣海峽,局勢會快速升高;若美國人以為台灣議題很遙遠,可以忽視,這種想法太天真。
委員會民主黨首席議員克利什納穆希(Raja Krishnamoorthi)說,美國雖然最終都會取得勝利,不管是什麼衝突,美軍都能擊敗挑戰,但戰爭代價對各方來說都實在太高昂。
克利什納穆希說,他們從這場兵推學到,台海爆發衝突是他們永遠都不願看到的事,美方希望能避免衝突、嚇阻侵略,用盡一切方法確保局勢不會淪落至此。
CNAS去(2022)年4月曾與美國議員、前五角大廈官員及中國問題專家共同策劃兵推,模擬中國2027年全面侵台,當時蓋拉格也有參與推演。
根據當時兵推結果,一旦中國入侵台灣,印太地區將陷入一場廣泛漫長的戰爭,美國也可能遭受直接攻擊,包含夏威夷及美國本土,衝突升高也可能導致中國動用核武。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 美智庫兵推2026共軍犯台結果美日台慘勝,強調台海戰爭絕無「烏克蘭模式」的空間
- 2027年台海兵推:中國在軍事之外仍有所不能,台灣除了「廣積糧」還需「深挖洞」
- 華府智庫CSIS兵棋推演:美台能成功抵禦共軍侵台,但參戰各方都會付出慘痛代價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台灣過時法規又一例?遺產捐贈公益社團法人要課稅!超過7成民眾認為不合理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愛心公益是否該被差別待遇?過時的法令讓社團法人受贈的善款縮水,不僅影響了遺贈者的心願,更截斷了社福團體的募款來源。針對遺產捐贈需課稅的問題,法規該如何調整才能完善遺贈者的善意呢?
「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這句話是許多國外觀光客來台灣旅遊時所給予的盛讚,但你知道嗎?台灣人的良善,卻因過時的法規要求,導致許多社福團體被阻擋在愛心捐款的門外!
原因為何?關鍵在於當前《遺產及贈與稅法》明文要求,捐贈給財團法人得以「免」課遺產稅1 ;但是,同屬公益性質的社團法人卻被排除在外,例如台灣失智症協會、台灣荒野保護協會等組織,若收到一筆遺產捐贈,是「無法」享有免課稅的福利。等於社團法人受贈遺產時,硬是比財團法人多被扒了一層皮,這無疑是政府用國家力量引導資源的走向。
你覺得,這項法規在現今公民運動已屬成熟的社會當下,合理嗎?
民眾的遺愛被打折,一億元遺產損失6,283萬社會投資報酬價值
社團法人中華社會福利聯合勸募協會(以下稱聯合勸募協會)分享一個案例,一名長期熱心公益的捐款人在身故後,遺囑指定捐贈市值達新台幣1億多元的遺產,由於聯合勸募協會屬社團法人組織,設算後須先扣除遺產稅金高達1,366萬元,若以聯合勸募所導入的SROI值計算,每投入1元,可產生4.6元社會價值,等同流失創造6,283萬元社會價值的機會。
只因為聯合勸募屬社團法人,遺贈人必須繳納這筆遺產稅金,讓原本可以造福更多其他社會弱勢的善心,流失真正有意義的價值。
另一方面,由於少子化與單身人口逐年增高的趨勢,越來越多人打算將遺產捐贈給公益團體遺愛人間。從聯合勸募協會委託的「遺產捐市場調查」 2結果發現,便有26.4%受訪者願意捐出繼承遺產作公益,願捐出個人遺產者則有30.9%,但約1/4民眾會因得知要課稅而改變心意不願捐贈。
超過7成認同!公益社團法人排除免課遺產稅「不合理」
從「遺產捐市場調查」可以觀察到,有74.1%的受訪者認為現有法條將社團法人排除免課徵遺產稅的群體之外,相當「不合理」,進一步探究原因,「無法捐贈給真正需要的團體」、「限制了公益捐贈的範圍」、「對社團法人公益團體不夠友善」皆超過5成比例的支持度。
如果交叉比對受訪族群,發現年齡越高者,越認同「無法捐贈給真正需要的團體」;年收入較高的族群,則更贊同不合理「限制了公益捐贈的範圍」。至於表達有捐贈遺產意願的受訪者也抱持「較高」比率認為此項課稅規定不合理,將對公益捐贈帶來限制及困難。

在願意捐贈者中,交叉分析收入分布,年收100萬元到250萬元者意願顯著高於群體,達4到5成。至於捐贈原因,捐贈繼承遺產者有81.4%盼幫助弱勢族群,33%是受信仰或民間功德觀念影響;捐贈個人遺產者,有78%盼愛心化為實際祝福遺留人間,46%盼支持特定團體。
接著調查進一步詢問,如果遺產捐贈給社團法人能夠免課遺產稅,是否會提高受訪者的捐贈意願?有34.4%本無意願捐贈者表示會考慮捐贈。至於捐贈意願提高的動機,「可以藉此節稅」(72.4%)為主因;另外抱持「讓受贈的公益團體獲得更多」想法也有43.1%比例。

另外,原有意捐贈遺產者,因須課遺產稅而改變意願不捐贈者有24.9%,進一步分析,發現以年收60萬元以上者改變意願的比率略高於群體,這對於平日仰賴小額捐款的社團法人來說,可能因此流失了四分之一的遺贈人的善款。
從上述調查結果可推論出,節稅優惠是捐助公益的重要動力,而本身有考慮捐贈遺產者,可能有自己既有想支持的社團法人慈善團體,也期待款項能全數贈與給相關組織。顯然,若是遺產稅的稅法規範對於社團法人更為合理,確實能帶動部分民眾捐贈遺產的意願。
回顧〈遺產及贈與稅法〉從民國62年制定,雖經歷幾次修法,捐贈予「公益社團法人」的財產至今仍未納入不計入遺產總額課稅群體,當年的立法背景與現今的社會工作與公民社會已大相逕庭,社團法人與財團法人在公益事務上的貢獻不相上下;再者,台灣的公益捐款一直有過度集中的現象,一般民眾與企業都傾向將資源投注於大型財團法人,此過時法令的規定,無疑加劇此一失衡狀況。
一個國家的偉大,不在於國土面積、人口多寡、國防強弱,更重視是社會的文明程度。其中,對均衡弱勢的關懷,以及法律規範能否跟上時代進步,即是重要的觀察指標。遺產法規該如何實現遺贈人的慈善意願,讓真正需要的人獲得幫助,是時候該被好好檢討了!
[1] 備註1:有關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關或團體相關租稅減免優惠,根據<遺產及贈與稅法>第16條第3款,遺產捐贈給已依法登記設立為財團法人組織且符合行政院規定標準之教育、文化、公益、慈善、宗教團體及祭祀公業之財產,不計入遺產總額
[2] 備註2:遺產捐市場調查的總樣本數共回收有效樣本數1,000份,在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