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地馬拉總統賈麥岱率團抵台,指各國都有權自治,蔡英文將以軍禮歡迎並贈勳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賈麥岱在社群媒體推特(Twitter)發布一段影片說:「我們去台灣也是為了向世界傳遞明確的訊息,那就是每個國家都有權利自治。」在24日至27日的訪問行程中,賈麥岱將在立法院發表演說,並參觀台中的一家科技公司。總統蔡英文辦公室表示,賈麥岱還將參加一場推廣瓜地馬拉咖啡的活動。
瓜地馬拉總統賈麥岱訪台,指各國都有權自治
(中央社)友邦瓜地馬拉共和國總統賈麥岱(Alejandro Eduardo Giammattei Falla)昨(23)日啟程前往台灣進行國是訪問。
《法新社》報導,賈麥岱在社群媒體推特(Twitter)發布一段影片說:「我們去台灣也是為了向世界傳遞明確的訊息,那就是每個國家都有權利自治。」
在24日至27日的訪問行程中,賈麥岱將在立法院發表演說,並參觀台中的一家科技公司。總統蔡英文辦公室表示,賈麥岱還將參加一場推廣瓜地馬拉咖啡的活動。
賈麥岱宣布訪台行程的兩週前,才剛在瓜地馬拉市(Guatemala City)歡迎蔡英文總統到訪,當時蔡總統允諾會繼續為「民主夥伴」提供援助。
Estoy por salir hacia la República de China (Taiwán) con las maletas cargadas de emociones y de buenas noticias para estrechar los lazos de hermandad entre nuestras naciones, y antes de ir quiero compartirles esta reflexión: pic.twitter.com/40B9zK963D
— Alejandro Giammattei (@DrGiammattei) April 22, 2023
瓜地馬拉總統賈麥岱率團抵台,蔡英文將以軍禮歡迎並贈勳
(中央社)瓜地馬拉總統賈麥岱今天率團來台進行4天國是訪問,外交部長吳釗燮親自前往接機,賈麥岱未發表談話,總統蔡英文將以隆重軍禮歡迎、國宴款待並贈勳,對賈麥岱表達禮遇與重視。
瓜地馬拉共和國總統賈麥岱應政府邀請,於24日至27日率團來台進行國是訪問,訪團搭乘中華航空公司CI23班機,在清晨5時24分抵達桃園國際機場,外交部長吳釗燮前往接機,並親切的擁抱賈麥岱,但賈麥岱未在國賓門發表談話,隨後由外交部人員引導離去。
外交部在20日發布新聞稿指出,訪團成員包括國會議長李薇拉(Shirley Joanna Rivera Zaldaña)、外交部長步卡羅(Mario Adolfo Búcaro Flores)、財政部長馬丁內斯(Edwin Oswaldo Martínez Cameros)、農牧部長德雷翁(Edgar René de León Moreno)及經濟部長羅薩雷斯(Janio Moacyr Rosales Alegría)等重要官員。
外交部指出,賈麥岱在台期間將接受副總統賴清德及外交部長吳釗燮款宴,拜會立法院長游錫堃並發表演說,接見瓜國留學生,赴台中參訪華德動能科技公司,及出席「瓜地馬拉咖啡文化月」暨「咖啡胖卡全台走透透」開幕活動,進一步提升台瓜雙邊經貿投資關係。
瓜地馬拉總統造訪,立院破例讓國賓座車開到議場前
(中央社)瓜地馬拉總統賈麥岱24日應邀來台訪問4天,立法院長游錫堃表示,為讓賈麥岱總統在軍禮歡迎後,不要走太多的路及爬太多的階梯,立院想盡辦法,讓國賓座車破例直接開到議場前門口,表達最高歡迎之意。
瓜地馬拉總統賈麥岱應政府邀請,於24日至27日率團來台進行國是訪問,訪團成員包括國會議長李薇拉、外交部長步卡羅、財政部長馬丁內斯、農牧部長德雷翁及經濟部長羅薩雷斯等重要官員。
立法院長游錫堃晚間在臉書發文表示,誠摯歡迎瓜地馬拉共和國總統賈麥岱及議長李薇拉於25日訪問立法院,此為立院睽違13年後,再度有國家元首到議場演說,更是首度有國會議長陪同蒞臨。
鑑於賈麥岱因罹患多發性硬化症需拄著拐杖行走,游錫堃指出,為了讓賈麥岱總統在長途跋涉、軍禮歡迎後,不要走太多的路及爬太多的階梯,立院想盡辦法,讓國賓座車破例直接開到議場前門口,以表達最高歡迎之意。
游錫堃強調,立法院有機會接待邦交國最高層級國賓,倍感無限光榮,但也對設備及場地不夠完善,深覺愧疚於心;因此,這兩天要求秘書長積極勘查改善,務必不要讓貴賓走太多的路、爬太多的樓梯。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Living as ONE:一圖看懂2023臺灣社會住宅展《我們+》,看見居住、永續新可能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全臺首場以「社會住宅」為命題的主題展覽「2023臺灣社會住宅展《我們+》」即將於9月23日至10月01日登場,邀請大家於展出期間走入松山文創園區一號倉庫與北向製菸廠,一窺臺灣社會住宅的發展現況與未來展望。
今年9月23日至10月01日,由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主辦的「2023臺灣社會住宅展」──《我們+》(LIVING AS ONE)將於松山文創園區盛大登場。這次展覽內容以「我們+」為主題,取加號與「家」的相同讀音,巧妙地展現政策以「社會住宅」為核心、強調居住權的精神,同時也隱喻著臺灣社宅發展史中從零到一的累加與創造。
臺灣社會住宅發展史:一段集體創造的過程,一個關於我們成「+」的故事
臺灣社宅的發展歷程,相比歐美日韓等國於二戰後就開始不同,臺灣受特殊的歷史紋理與經濟脈絡影響,社宅的推動軌跡才不過十餘年。但其實自1989年反對高房價的「無殼蝸牛運動」後,不少民眾就意識到居住議題的重要性,並持續與政府、民間溝通對話,試圖改變「有土斯有財」價值觀中居住權、所有權緊緊相依的觀念,進而影響住宅政策的發展。

經過民間組織與政府單位的共同努力,2005年「社會住宅」一詞終於列入政策文件,其後伴隨著一系列的倡議、修法行動,直到2015年廢除國民住宅條例後,才終於確立社宅只租不賣的政策方向。換句話說,臺灣社宅乃經由長期的倡議運動而生,並在體制內、外的漫長溝通與修法過程中一點一滴的累積後,才形成現今結合社會福利、社區營造、公共服務的社宅樣貌。
2023臺灣社會住宅展《我們+》不只是全臺首次以「社會住宅」為命題的主題展覽,更是臺灣社宅發展的重大節點。此次展覽從倡議經歷、議題訴求、政策結果,及共榮共創的未來可能性等面向,將內容分為「社宅倡議+」、「社宅實踐+」、「社宅趨勢+」、「社宅生活+」四大展區,帶著觀展人一起看見社會住宅的方方面面,理解它的內涵與成果。

2023臺灣社會住宅展:看見社宅實踐的三種可能性
談了那麼多,社會住宅(Social Housing)到底是什麼?簡而言之,社宅最核心的概念是「只租不賣」,由政府將住宅以低於市場價格的租金,出租給一般戶或弱勢戶。目前臺灣的社宅主要有兩種類型,第一類是由政府主導或輔導興建的「社會住宅」;第二類則是由政府補助租屋服務業者開發民間房源 的「包租代管」。除此之外,社宅入住資格也有限制,《住宅法》規定,社宅應提供至少40%以上戶數予經濟或社會弱勢者,及一定比率予未設籍當地但因就學、就業而有居住需求者。

也因此,過去很容易因「社會住宅」與「弱勢戶」的連結造成負面觀感。不過事實並非如此,除了社會扶助的面向,社宅更加強調「多元混居」,且社宅並非獨立於社區的存在,當中不只有住戶,還乘載了許多社區的公共服務資源。例如07號展區展示的「信義區廣慈博愛園區社會住宅(E基地)」,就設有完善的物業管理機制、商業店鋪、托嬰中心、住宿式長照機構、身障空間等,不論是入住社宅的住戶,還是周邊社區的民眾,都可以享受社宅帶來的益處,住得安心、滿意。

另一方面,由於興建社宅的能量有限,所以政府除了興建新的社宅,還透過「包租」或「代管」的方式,媒合擁有閒置房屋的屋主及有居住需求的房客,重新利用現有的住宅空間,提供專業服務與租賃關係的保障。在展覽05號及08號展區中,亦展示了「包租代管」的社宅政策,無論是租稅補貼、居住體驗、傳統租屋困境等各個面向,都能夠讓觀展者更了解社宅政策下的多元樣貌。
社宅不只是房子,還是你未曾體驗過的生活方式
全臺各縣市都有社宅,而不同縣市的社宅,也發展出其獨特的特色。例如國家住都中心以「公共藝術打開鄰里之門」的林口選手村社宅、臺北市強調社區生活內涵而首創「社會住宅青年創新回饋計畫」(又稱青創戶)、臺中市強調公共空間設計的「臺中好宅」、高雄市以城市、交通與產業為主軸,將社宅融合進整體都市發展擘畫藍圖。

不難發現,在各地的社宅案例中,鄰里、社區、交通、公共空間等關鍵字反覆出現,這些字詞也直指社宅真正的本質──生活;而北中南東的不同發展方向,都是在成就一種地方性的理想生活。所以社宅的未來,其實就是城市生活的未來藍圖。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展覽不斷強調社宅的未來想像,於是在展覽最後,國家住都中心將臺灣的社宅發展置於國際視野中,透過世界各國興辦社宅的案例,呈現全球社宅與城市交織出的獨特風景;並與循環台灣基金會合作,重新發掘永續發展、銀髮混居、共融共享等生活型態的珍貴價值。
除了內容豐富的場館展區,國家住都中心在展期間也舉辦如公共藝術、社宅建設、社宅營運等共24場議題沙龍及工作坊,邀請大家觀展之餘也可以一起動動手、動動腦,想像未來的居住可能!

2023臺灣社會住宅展 《我們+》 展覽詳細資訊
展出時間:2023/09/23 (六)~2023/10/01 (日)
展出地點:台北松山文創園區一號倉庫與北向製菸廠
入場條件:免費入場
主辦單位: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