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中國殭屍傳說與港產殭屍電影(七):香港殭屍類型電影的興衰史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許冠英在殭屍先生中最著名的角色「文才」/Photo Credit: Wikipedia
十一、樓起樓塌:港產僵屍片的崛起與衰敗
我還在念小學的時代,家裡有一本「將門文物」出的書,寫的都是一些民國初年的有趣故事。那家出版社出的東西大多挺有趣的,不過現在都只能在舊書攤裡才找得著了。記得第一次讀到「湘西趕屍」,也是從那本書裡頭看來的。該書的其他內容,還包括了一些阿呆軍閥的耍笨故事、算命或測字的奇聞、知名文人聞一多的種種軼事……我一直覺得那本書所傳述的民初中國印象,有種妙不可言的奇幻感。在那個世界裡,有殭屍與各式妖魔鬼怪,有一票法力高強的茅山道士與鐵口直斷的算命先生,還有一堆笨得可以的大帥與軍爺。後來看殭屍片的時候,總是會不由得想起那本書,可惜年湮代遠,書與記憶都找不太回來了。
說起來港產殭屍片的創作,也很像是在建構一個奇幻版本的民初中國。軍閥、武俠與殭屍,原本怎麼也湊不在一塊,但八零年代的香港電影卻可以像玩樂高一樣,把所有那些存在於大眾文化記憶裡的民初風味與元素,組合成有趣的圖景。武師打仔們原本只負責在電影裡拳腳相向,這會兒卻得想方設法地試著跟殭屍打架。武打片裡的喜劇味兒在荒謬的人屍大戰當中更見諧趣,同時還參雜了一點鬼怪電影的恐怖感,就像是健達出奇蛋,一次滿足了觀影群眾的諸多願望。於是東拼西湊的殭屍片一躍而為賣座片種,吸引了廣大的觀眾族群,同時也成就了一個世代的電影記憶。
殭屍電影的拼裝,本質上也反映了八零年代香港電影的創作活力。那個時候,香港影壇剛剛經過所謂「新浪潮」的衝擊,一群留學歸國的新銳導演(包括現在仍然活躍於影壇的徐克、許鞍華等人)為港產電影挹注了突破性的創意。故事題材不斷地推陳出新,電影的表現手法與風格也都產生了巨大的轉變。而在這個創作能量豐沛的香港電影年代裡,殭屍片便是其中一個曾在市場上取得巨大成功的實驗結果。
殭屍題材在中文電影裡頭其實出現的很早。從1930年代中期開始,便已能見到《午夜殭屍》(楊工良,1936)、《三千年地底殭屍》(佚名,1936)、《鬼屋殭屍》(梁偉民,1939)這些以中式殭屍為主題的片子。有趣的是,早期許多這類作品,都不約而同的把趕屍或殭屍解釋為一種幌子。比方說1950年代香港的《湘西趕屍記》(王天林,1956)、《屍變》(朱石麟,1956),便是以「趕屍掩護運毒」的說法為其編劇藍本;《半夜奇談》(謝虹,1955)說的是僕人假扮殭屍以侵奪家族遺產,《萬里行屍》(楊工良,1954)則也是一個以殭屍為偽裝的復仇故事。更早一點的《古屋行屍記》(馬徐維邦,1938)、《李阿毛與殭屍》(鄭小秋,1940),其劇情也都直指殭屍其實是人類為了各種目的所假扮的東西。這樣的詮釋一方面能夠在電影過程中利用殭屍先把觀眾嚇得半死,也可以在結尾謎底揭曉的時候把故事合理化,讓電影的結論回到崇尚科學進步、鄙棄迷信的社會主旋律當中,說起來似乎也是一種挺巧妙的編劇手法吧。
另一方面,早期中文的恐怖片雖然也會改編《聊齋》一類的古典文獻(特別是七零年代臺灣導演姚鳳磐的一系列作品),但大概由於「湘西趕屍」的傳說一直蔚為流行,而這個傳說本身時常牽涉的民初背景,也是早期電影相當熟悉的故事舞台。故而以殭屍為題材的作品,很早便開始利用「湘西趕屍」,而比較少見翻拍古典殭屍故事的例子。也因為同樣以「湘西趕屍」為基礎,早期的殭屍電影在想像中國殭屍的時候,與後來的港產殭屍片其實沒有太大的出入。換句話說,道士敲鑼撒紙、一排穿著清裝的殭屍往前蹬跳,這個畫面早在黑白片時代便已存在於電影螢幕當中了。
七零年代以後,殭屍題材在香港影壇的發展,有個頗有意思的案例,是港英合作、耗費巨資的《七金屍》(7 Golden Vampires,張徹,1974)。這部規模頗為宏大的作品,是當時的邵氏電影意欲進軍國際的一著錯棋。在編劇上該片特意融合了吸血鬼與殭屍故事,讓一個中國法師跑到西洋古堡裡頭去找德古拉,幫他把手底下的殭屍給叫醒。這個聽起來很炫的點子,最後在市場上以慘敗作收。其實要是真讓這部電影搞出點名堂來的話,中國殭屍或許有機會乘著「邵氏的野望」站上國際舞臺,跟洋人們的吸血鬼電影互別苗頭,可惜第一炮沒能打響,後面也就沒得玩了。
無論如何,中國殭屍歷經了這場大敗以後,似乎在香港影壇沉寂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一直要到八零年代才終於迎來曙光,創造出一種蓬勃發展的電影類型。這段香港電影的「近代史」,已有許多研究整理得相當清楚(特別是痴迷於港片的中國作家魏君子有一篇〈僵屍大時代──香港僵屍電影漫談〉,非常有意思)。簡單來說:在八零年代初,香港電影新浪潮的代表人物許鞍華首先拍出了一部《撞到正》(臺譯《小姐撞到鬼》,1980),顛覆了以往鬼怪電影裡的人鬼互動關係,把人與鬼的各種瞎鬧組合成兼具驚悚與搞笑氣氛的有趣作品,也開創了靈幻、喜劇元素相互結合的新路向。
承續《撞到正》的成功,剛剛嶄露頭角的武打明星洪金寶,也開始試著在功夫電影上玩出新意。最後的成果便是《鬼打鬼》(洪金寶,1980)。這部「靈幻+喜劇+功夫」的作品相當有搞頭,不僅市場反應熱烈,系列作品也是拍個不停。《鬼打鬼》的一個重要特色是它蒐集了大量的民間信仰與神鬼之說,其中就包括了茅山法術與殭屍。這兩個元素後來被洪金寶等人繼續延展開來,遂成了港產殭屍片的開山奠基之作《僵屍先生》,也就是我們一般熟知的《暫時停止呼吸》。
2023「Taispo台灣國際運動及健身展」全新升級,讓運動不只是運動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台灣國際運動及健身展(TaiSPO)」將於3月22日至25日在台北南港展覽2館舉辦,共有160家企業參展,使用800個攤位。本次展出內容不僅涵蓋多元的運動及健身用品,還有更多運動科技產業進駐,在展覽開始前先由我們帶各位讀者搶先認識優質參展廠商。
傷病纏身難健身,引進新設備造福同路人
核心引力科技是台灣唯一獨家代理美國低傷害TOTAL GYM GTS引力設備的代理商,將不同於傳統的健身設備引進台灣,並提供獨家的高達三十幾種針對引力訓練的健身課程設計,針對台灣想學習引力訓練的教練與開設引力工作室的創業人群,提供每年不定期引力國際教練證照培訓課程。
和很多不擅運動的人一樣,核心引力科技創辦人Sasha曾經嘗試了各種時下流行的健身房課程,但大部分都覺得太困難不適合,直到她偶然接觸Total Gym的課程後,被多變的課程和有趣的內容吸引,其中最特別的器材ELEVATE Encompass,是一台100公斤以上的全功能健身機械,其中最大特色是可直立摺疊收納,一台就可以開始授課,非常適合小型工作室或租金壓力較大的城市健身房。對Sasha而言,能夠讓一個討厭健身運動、有舊傷的人堅持下去,甚至可以透過強度不小的健身恢復健康,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所以回台後Sasha決定將Total Gym引進台灣,讓更多民眾瞭解如何找出適合自己的健身器材,同時也幫助健身房優化設備,讓整個健身產業跨出更大一步。

你我都能當「管」長 轉型打造雙贏
「現在各行各業都有數轉型的需求,健身產業也不例外。早期賣課程得靠業務推銷,櫃台也需要配置輪班人員以維持營運,消耗大量人力與時間成本,並且消費者也不喜歡被騷擾。」FITBUTLER健身管 的CEO陳暐翔說。
FITBUTLER健身管 把痛點轉化成甜蜜點,透過提供客户後台管理系統及打造專屬APP,從會員管理、會籍方案、數據報表、自助門禁系統到體測數據等,整合前後端一條龍服務,為營運者與消費者雙方提供更便利的運動健身環境。
除了會員制度透明化,FITBUTLER健身管 也打破以往需要綁年約、買固定堂數的消費方式,推出「月訂閱制」模式供業者使用,以迎合現代更具彈性的消費傾向。「我們持續關注國外健身產業趨勢,並將值得學習的地方內化到系統與服務上,希望能成為台灣健身業的推動者。」
FITBUTLER健身管目前已與全台灣近百家健身房、工作室合作,服務超過六十個台灣本土和國際級連鎖健身品牌。

高中死黨赴日奇想,要成為健身夥伴們的好夥伴
運動完的飲食,比運動還重要,「JUMKICK」是少數開發乳清蛋白的台灣本土企業,目前在全台各大運動中心、民營健身房設置專屬販賣機,讓民眾便於取用,而這樣的創新,來自兩個高中就認識的老朋友。
「大學畢業的時候我們去日本玩,對他們的自動販賣機文化很感興趣,後來就跟我們的運動習慣做結合,想研發補充體能用的飲品。」負責人邱政惟笑說:「一開始很土法煉鋼,直接買一台販賣機來研究,想起來很瘋狂。」
在外健身要準備高蛋白飲品是一件挺麻煩的事,但JUMKICK的販賣機只需行動支付或嗶卡,等待約20秒就能取得一杯適當份量的飲品,對於健身族來說相當方便。
目前JUMKICK的機器已遍佈台灣各大運動中心與健身房,富有設計感的外觀讓機台自帶高級感,完整的官網介紹、檢驗報告與保險資料讓客戶很安心,「其實JUMKICK 2017年才成立,但我們想讓消費者知道我們的經營決心跟用心,而且機台已經更新到第三代,可以透過遠端控制做到最快的故障排除,JUMKICK會盡全力為客戶做到最好,並立志成為健身房標配。」

台灣國際運動及健身展(TaiSPO),產業菁英要讓台灣看見不一樣
至於想帶給參展民眾什麼樣的體驗,健身管希望能透過現場的軟體展示、模組互動,讓創新服務推向全世界。JUMKICK則預計會推一台機器到展場,「利用20秒的時間沖泡、洗滌,我相信看到的人都會覺得這個超級方便,花幾十塊就可以搞定,要讓大家更實際體驗到補充高蛋白並不困難。」而核心引力科技希望將Total Gym的主要產品ELEVATE Encompass帶到現場,期待讓所有愛好運動的人,認識這台適合更多人使用的健身設備,開啟自己健康的大門。
今年台灣國際運動及健身展首度籌組「運動科技」專區,配合行政院「台灣運動×科技行動計畫」,聯手新創業者,建立亞太運動科技的國際據點,同時為了讓民眾有最好的沈浸式動態體驗,展中也規劃有動靜串聯的週邊活動,如產業論壇、戶外運動休閒體驗區OutdoorTaipei、數位運動網紅擂台賽等,預計用完整的運動產品線吸引國際買主,讓台灣的運動科技產業持續領先世界,將台灣打造為運動科技王國。
★了解更多台灣國際運動及健身展資訊:https://www.taispo.com.tw/zh-tw/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