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一個香港學生遊蘭嶼後的心得:生活,絕對不是靠物質堆砌

一個香港學生遊蘭嶼後的心得:生活,絕對不是靠物質堆砌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我相信至少有一個感覺,是每一個到過蘭嶼的人都能夠共同分享的,那就是,我們愛蘭嶼的心都是一樣的。雖然我們來自五湖四海,我們同樣希望達悟族能夠保留他們獨特的文化和傳統,也希望核廢料能夠盡快遷出蘭嶼,希望旅客不要影響蘭嶼族人的生活。

文:余慧詩(香港學生)

也不知道是為什麼,香港人總是很喜歡到台灣旅遊。尤其是《海角七號》的電影當初在香港賣得個滿堂紅,一提起台灣這個地方,香港人總是想到墾丁的美景。

可是,誰又會知道,台灣還有一個比墾丁漂亮得多,充滿人文氣息,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而且還未被俗世污染的小島呢?

第一次聽見蘭嶼,是從香港的朋友口中得知。因為生活上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他跑到蘭嶼避世,回來的時候,他分享在蘭嶼的生活,就是每天跑到情人洞聽海浪,看著羊和雞走來走去,跟貓一起玩,還有去浮潛。他還跟我分享說蘭嶼有一種會飛的、神聖的魚。我聽著就覺得莫名其妙,怎麼會有魚懂得飛呢?不同,這一切,如此這般簡單的一切,竟然就這樣治癒了他。當時我就在想,到底蘭嶼這個地方有著怎樣的魔力?

沒想到大半年後,來到台灣當交換生的自己也能腳踏蘭嶼的土地,真的令我興奮不已。還記得去程的時候,坐的是凌晨的火車,一整個晚上已經很辛苦了,所以,從台東坐船到蘭嶼的船程,我整個人都是在昏睡。快到的時候,老師用報紙拍醒我,原來是看到飛魚了!因為船身行駛時行起的浪花,把飛魚嚇著了,所以牠們就跳到水面上。那時候我才真正用自己的雙眼證實,原來飛魚真的會飛!真是神奇,讓我看得整個人都精神起來。就這樣,我的蘭嶼部學教學就由神氣的飛魚開始。我真的很慶幸,在我剩餘不多的青春裡,有這段美好的回憶,曾經到過這個像世外桃源的小島。

而且,更幸運的,我跟一班同路人一起,用自己的雙腳環遍全島,體驗蘭嶼東南西北,各個不同方向的景色。這是件多麼了不起的創舉。對於我這種溫室裡長大的小孩來說,一個人離開熟悉的香港,到別的地方生活已是不容易,還要徒步走兩天,簡直就是不可能任務。從滂沱大雨的天氣出發,走到褲子全被雨打濕了,有撐傘跟沒撐傘根本就沒有差別,後來又被風吹乾了;又走過情人洞的礁石,在風大到站也站不穩的情況下拍照;又爬過青青草原……這些都不是我一個人敢走的路,對我來說是個重要的突破。除了認識蘭嶼,這也是我在部落教學中重要的收獲。

以往,我總覺得原住民披著神秘面紗。從未接觸過原住民的我,對原住民的生活方式十分好奇和嚮往,我知道原住民以前有出草的舊慣,所以很想知道他們現在的生活習慣是怎麼樣。尤其是,當我在課堂上了解到蘭嶼的達悟族人是唯一一個以海洋文化為主的族群,就對他們的文化更加好奇。當我到達這個地方,才發現達悟族人上至老人,下至小孩子,都讓我感到無比親切,也難怪有人會形容達悟族為最愛好和平的原住民。

這種人與人的關係,在我的出生地香港根本不會看到。香港就是冷漠,講求利益,效率至上的地方。

我還記得,在朗島部落,有一個阿嬤總是坐在她家的門口,見到我們這群學生,她總會親切地與我們打招呼,縱使她不認識我們任何一個。還有,第一晚學習跳達悟族的舞蹈時,在籃球場遇上一群小孩子,他們很快就與我們打成一片,完全沒有陌生感。當我們每次經過第一晚招待我們吃風味餐的家庭時,他們總是關心地問我們去哪裡玩,有沒有多認識蘭嶼一點。當我們最後一晚在朗島部落晚飯後,跟孩子們說我們明天就要走了,他們那個不捨的眼神,我到現在都記得清清楚楚,希望他們長大後還能保留這顆童心。

我本來就不是一個方向感很好的人,老是迷路。第二天浮潛後,我要獨自從教練那裡走回民宿,不幸地,我又迷路了。我向教練的幫手問了路,他用手指引我該走哪兒,可是,才沒走幾步,我又不認得路了,不知所措下,我只好回頭望望身旁有沒有人可以給我問路,可是當我一回頭,就發現教練的幫手竟然已經從屋子裡走出來,正在看著我。我想,他原是要確定我有沒有走對方向。我只能說,他們對陌生人真是太好了!難怪老師說,環島時要穿上「徒步環島 不要載我」的衣服,否則他們一定會問我們要不要搭便車。

這樣的經歷,要逐個數算的話,真的是說個沒完。像那位教我們串珠的大嫂,雖然她才認識我們沒多久,就邀請我們到她家,教我們穿珠。還有教我們跳舞與織布的蔡月香老師,當我們環島到蘭嶼機場附近,經過她的蕃薯田時,她又邀請我們到她的田裡體驗採雜草,一點都不怕我們會搞亂。到環島最後一段,又有大嫂請我們吃燒酒雞,明明我們才剛認識啊!最讓我感動的是,他們都很願意接觸我們這些不同地方來的人,讓我們可以跟自己家鄉的人分享蘭嶼的種種。他們熱情的招待,真讓我有「家」的感覺。

在蘭嶼,除了人非常的親切之外,就連貓狗和其他動物都非常友善。本來我非常膽小,不敢隨便觸碰動物,特別是狗隻。可是,蘭嶼的小狗和小貓都可以讓人隨便摸。當我們去學習拼版舟的製作時,更有一隻小狗一直跟著我們跑到森林裡。這些動物不怕人,在我們吃飛魚乾時,就有幾隻小貓在等著我們餵牠們。牠們很黏人,那一定是因為蘭嶼的人待動物非常好。另外,雖然我很希望在旅程中吃到海膽,但我明白在飛魚季期間,達悟族有自己的禁忌,原來這不是迷信,而是為了整個海洋生態的緣故。蘭嶼動物的溫馴,還有達悟族人對飛魚的崇拜和所設下的禁忌,都能讓我看見這個小島上,人與自然共生共存的關係。那是一種互相尊重的實際表現。現在回想起來,還真有伊甸園的感覺哩。

Photo Credit:Lamuran CC BY SA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