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自然越抗癌 清除癌細胞》:我在學校當教授,未來竟然走靈療?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心不安定靈就容易被打開,被打開之後,就會是很多外在進入;打開之後我們曾經累世的靈就出來,以前是被封閉的,被寄在那裡。打開就被誘發出來後,開始作亂在身體裡面。因此現在是很亂的世界,大廟小廟通靈的非常多,但每個能力跟德性是不一樣的。
文:韓柏檉
龍安聖殿:靈界訊息,第三隻眼睛
人在做,天在看,心誠則靈。現代家庭的功課是一本難念的經,越是親密越有解不開的結。誰都知道,就是做不到,為什麼呢?因為有個障礙無形的因與果。
我介紹朋友去過一處地方,後來朋友也協同友人去化解,傳來這樣的訊息:「我看到我的朋友從小接受外國教育完全西化洋派不信鬼神的人,為了祈求跟媽媽和解回復好的母女關係,誠心跪地求筊,為渡靈時擲不出筊而焦急站在渡靈台前,合十祈求而且滿頭大汗的樣子,我都鼻酸了。聽到一回家媽媽就笑笑地跟她打招呼,我真的發心發願要幫更多有緣人!他們之前都不解跟父母摩擦的原因,看了疏文跟師父解說,似乎都更能體諒父母,也都知道要先改變,自己才能跟父母回復好的關係。看到這些孩子原來都有一顆期盼跟父母和樂相處的心。」
靈療, 21世紀最神奇的療法
在十多年前,我開刀的時候就已經碰到靈療,台中通靈的陳老師有幫助過我,可是那時候不是很相信,也不以為然。但回想起來,應該是他在我開刀的時候,助我一臂之力,所以當時醫師說要準備輸血2000C.C.,也沒有用到;要七、八個鐘頭的手術,也三、四個鐘頭就完成。
印證當我最近所看到、所聽到的事情,我們看不到的一些障礙都可以透過高人把它移除拿掉,讓事情變得順利。
透過那時候,我得到一個訊息就是我未來會走靈療的路程,我想這是怎麼回事啊?我在學校當教授,未來竟然走靈療?聽起來有點怪力亂神,可是現在回想起來,好像就是在做這件事情。首先,我當時遇到了一位義大利醫生,有幫我靈療,這部分我就不多述,之前有說過了。
那我就講最近的事情,有天要去拜訪上市公司董事長,來談些公事合作,約他辦公室見面,前一晚他說帶我去山上,拜訪一個老師,他會做靈療。我聽這什麼東西啊?
覺得害怕然後就多問了幾句,他說是一個很有名的人帶他去,去了之後,很多一些很難處理的事情,就得到化解,包括身體。包括著名的人士加上他都相信,我就跟著去看看。去了現場遇到他口中那一位帶他去的人,他是之前的行政院的某一部門的官員,帶著他的同學、美國大學的教授,他們是高中同學,美國這位教授,也是來做處理、化解,已經來了第二次。
我們就稱為這個人為老師好了,或殿主也可以。他說這個教授看起來比上次好多了。我們坐下來開始聊這方面,所不知道、難以摸索的世界,說到現在21世紀末法時代,表示很多人的靈都被打開,心靈分離了。
心不安定靈就容易被打開,被打開之後,就會是很多外在進入;打開之後我們曾經累世的靈就出來,以前是被封閉的,被寄在那裡。打開就被誘發出來後,開始作亂在身體裡面。因此現在是很亂的世界,大廟小廟通靈的非常多,但每個能力跟德性是不一樣的。越來越多人有這能力,越多人被干擾,現在這環境就是要做身心修養來安定我們心靈,讓這些事情不會沾惹我們身上。
可是已經沾惹的怎麼辦?要用方法把它移除,通靈的人、有能力的人,有辦法知道你是怎麼回事,然後把問題障礙拿掉,尤其是得到癌症的人,特別是有這種的先天因果業報,或者是有外力卡到一些陰、干擾等,讓身體某部分一直產生問題。
在現場,聽他說靈的道理後,覺得很有道理,加上部長都相信了,我們還有什麼不相信?所以越聽越有趣,後來那位老師就說我應該也要再處理一下,雖然生病過去了,有些福報有一些使命,該要把自己修煉得更好,所以要多多學習。多學習就是要把一些過去的障礙,先把它清除,更能夠永保安康。
我就把姓名、身分、年月日、八字,還有住址、我的問題,病痛、生病的一些狀態一併告訴他,他就說透過一個雲端的連接,就可以得到訊息,知道某個人的問題是什麼,知道他被卡到、被干擾的有什麼人,包括前世的某某人怎麼了。
我的問題是我曾經是清朝某大官,出去打仗,設計了圈套害了很多部屬,讓他們受到毒害,這些人把帳都算到我頭上,要來討這個債。加上還卡到陰,比如到醫院或哪裡,身體不是很好的時候,能量不是很好的時候,就會卡到。不過這樣卡到,是跟生病的方式很類似,所以有些人肝臟不好,一定是卡到跟肝臟有關,死於那情況的魂。
那老師,包括他的學生就會透過這樣方式,寫出很有學問的字眼與句子,來說明整個過程,包括你的前世、冤親債主或是被害的人有多少人,都寫出來。光看到文字都不得不讚歎不佩服,信不信是一回事,但是能夠這樣寫,每個人都寫不一樣。有七字的、六字、五字、四字到三字都不一樣。
做完這個事,就去化解你的冤親債主,要把它們送走,好比你犯法後,需要有人來調解,不然他們根本不會離開。要請玉皇大帝來調解,陰陽兩界調解,調解完再想辦法把冤親債主們送走,有一些簡單的儀式,得到玉皇大帝的首肯,聽起來像拜拜而已,但是重點是有沒有能力告訴你問題出在哪裡?問題該怎麼做?能不能幫你把它拿走驅除?驅除之後,還會不會再來?還會,那你就要開始修行,修身養性,讓自己快樂,把自己的身體修煉得很好,讓這些外力不能夠進入。
這需要打坐,認真地打坐,打坐之前也找到了每一個人的守護神,那祂們的名字叫靈主,我這個靈的主人,就是我的守護神。常常靜坐,去觀想我的靈主,去跟靈主做一些連結,來保護自己。這樣子的話,外力就比較不會進入。他們也都有能力去幫忙告訴你的靈主名字是誰,像我的靈主是龍山寺的文昌帝君。
Tags:
加熱加味菸成菸害防制破口?菸防團體與立委籲伸張程序正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各界期待的菸害防治法新法上路,其主要目的是禁電子煙和納管加熱菸,以保障國人身心健康。然而,在新法實施兩個月後,其是否有效執行、法規是否存在漏洞,以及政府的風險評估機制是否準備好了等問題,都遭到反菸團體及立委的質疑。
5月31日將迎來世界無菸日,而台灣菸害防制法新法甫於今年3月22日上路施行,正式禁止電子煙與未經指定菸品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之加熱菸。新法迄今推動超過2個月,爭議卻不斷,不只跨黨派立委、民間菸害防制聯盟及家長與教育團體等,皆質疑為何違法新興菸品仍在實體與網路商店上隨處可見,就連國健署也於日前坦承,違規件數並未因新法上路而明確下降,且稽查懲處對象有相當高比例是未成年人。此外,儘管違法攜帶加熱菸入境最高可罰500萬元,關務署卻發現走私情形異常熱絡,光今年1到4月海關就一共查獲違法菸品1055件,也逼得國健署不斷呼籲民眾不要以身試法。
但這些亂象並非就地合法就能解決,民間菸防團體直言,加味菸禁令至今不見蹤影,以及國健署審查指定菸品之辦法名稱具誤導性、亦無明確機制,皆讓人懷疑本應保障國人,特別是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新法,是否真能達到修法初衷、落實執法?立委們也表達擔憂,認為違法菸品四處流竄,國健署與地方衛生局是否有稽查人力與資源不足,導致取締準則混亂的情形發生?
因此董氏基金會、台灣菸害防制暨戒菸衛教學會、愛兒親師家長協會、全國家長會長會長聯盟等「台灣拒菸聯盟」團體代表,日前出席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召開的「亂象頻傳?法規漏洞?審查黑箱?拒絕護航加熱菸成『健康菸』」記者會,即提出請求衛環委員會吳玉琴、邱泰源兩位召委,將已經公告的加熱菸上市評估辦法備查案排入審查,才有機會為守護台灣年輕人的健康進行亡羊補牢、並立即公告實施加味菸禁止條例等訴求。
新興菸品違法交易頻傳?家長團體:稽查成效不彰,罔顧青少年健康
在落實執法方面,立委林為洲指出,現行法規中明確規範,任何未經健康風險評估的產品都屬於違法,不能進行銷售或宣傳。然而,目前政府的取締行動僅止於象徵性地針對幾個大型網路平台。台灣拒菸聯盟指出,目前在實體店、代購網站及個人平台等處,依然可以看到相當熱絡的違法電子煙與加熱菸交易。
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理事長黃正銘表示:「人力不足,是導致取締與稽查成效不彰的原因之一,建議可考慮採用鼓勵民眾檢舉的方法,例如給予檢舉獎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相信全民都會願意一起為防止電子煙違法交易、保護我們的青少年而努力。」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則認為,既然新興菸品管理現在依法有據,問題就落在國健署是否嚴格執法?鑒於新興菸品使用者以年輕族群為大宗,是否有與教育部、學校攜手合作,落實新興菸品菸害防制的教育宣傳?
加味菸禁令為菸商預留漏洞?立委、民團齊聲呼籲國健署應清楚說明
反菸團體抨擊國健署為開放加熱菸,不只使用嚴重誤導性的「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一詞,連在禁止加味菸上,也僅禁止花香、果香、巧克力、薄荷等四種口味,但根據國健署在108年公布的資料指出,菸商申請菸品添加口味已達1200餘種。對此,立委林為洲質疑是否為菸商預留漏洞?台灣拒菸聯盟也質疑,為何加味菸禁令特別給予業者18個月的緩衝期,明顯有別於母法規定,有違反程序正義之嫌。
林為洲也在記者會上點出,新興菸品最吸引年輕族群的地方,就是口味新穎,現在國健署說加熱菸已可送指定菸品風險評估審查,又遲遲不肯公告加味菸禁令,是不是要讓加熱菸的加味菸彈有可趁之機?他呼籲國健署應明確承諾,加味菸禁令公布前或公布後的緩衝期間,都拒審加味加熱菸彈。陳椒華在受訪時則表示,國健署應該檢討為何加味菸緩衝期一事,受到各方反彈?堅持18個月,是有什麼特別考量?為什麼不能跟菸品包裝警示圖文的緩衝期一樣,公告後1年上路?她表示將去文國健署,要求說明。

菸防法配套尚不齊備,有賴社會大眾、菸防團體、立院共同監督
菸防團體不只擔憂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審查不完備,黃正銘理事長更在記者會中強調,早已多次要求中央一定要盡快啟動新興菸品的吸菸行為及公共衛生影響之本土研究與追蹤資料,但至今仍未收到任何回應,讓人相當憂心。立委陳椒華也認為,既然決定開放加熱菸,政府應該積極投入相關研究,以利進行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建議衛福部可以和國衛院展開研究計畫的合作。
菸防法既已上路,又該如何監督?反菸團體認為,立委們可依據立院職權行使法,將有違反或牴觸法律規定疑慮的指定菸品審查辦法,由立院備審改為送交衛環委員會審查,而非便宜行事、讓漏洞百出的制度默默運行下去。針對爭議法規、行政命令,台灣過去就有類似做法,像是2020年開放萊豬的行政命令,就由備審改為朝野聯席審查、2022年兵役延長案,也有由從查照改為審查的呼聲。
身為時代力量立院黨團副總召的陳椒華也提到,近期的再生醫療法,也是因為醫療改革、病友權益團體、醫學法規學界、在野黨團齊聲表達疑慮,才讓政府暫緩表決,顯見法律就算通過,不代表社會各界就應停止關注議題。她很感謝民團一直代替國健署來謹慎把關菸防法,時代力量也會持續關心執法情形,並要求衛福部建置菸品相關之流行病學調查資料庫。她認為,「只有當民眾真正理解菸品對健康的危害,我們才能從源頭降低國人對菸的需求,從而達到防治菸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