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全台春雨創下20年來新低僅160.9毫米,氣象局估首波梅雨鋒面落在5/6、7兩日

全台春雨創下20年來新低僅160.9毫米,氣象局估首波梅雨鋒面落在5/6、7兩日
圖為全台最大水庫的曾文水庫。|Photo Credit: 南區水資源局提供 via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氣象預報中心主任呂國臣接受媒體聯訪表示,目前預估第1道梅雨季鋒面可能落在5月6日、7日,至於中南部水情拉警報,梅雨能否幫助解渴,仍要等到5月下旬到6月上旬的機會比較大,實際仍要看西南氣流和滯留鋒面狀況。

旱象難解,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昨(29)日統計,至去(2022)年5月迄今,南部主要水庫集水區降雨量僅為歷年同期的4-6成,低於2021年百年大旱同期。

根據中央氣象局的資料,今年全台春雨創下20年來新低,僅160.9毫米。氣象局28日舉行「112年梅雨展望」記者會,預測今年首波梅雨鋒面落在5月6、7日,中南部解渴可能要等到6月初。

南水局:南部抗旱正處最後一哩路,必須嚴控水庫出水量

(中央社)久旱不雨,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29日統計,南部主要水庫集水區降雨量已低於2021年的百年大旱,全台今年春雨更創下20年來新低、1951年來第4少的紀錄。

轄管嘉義、台南、高雄、屏東的南區水資源局29日告訴《中央社》記者,從去年5月迄今,南部主要水庫集水區降雨量僅為歷年同期的4成至6成,且低於2021年百年大旱同期。

以灌溉為主的全台最大水庫曾文水庫,累積降雨量1796毫米,較百年大旱減少112毫米;高屏溪流域累積降雨量1617毫米,也較百年大旱減少416毫米。

今年春雨也少得可憐,南水局表示,中央氣象局資料顯示,全台今年春雨僅160.9毫米,創下20年來新低,也是1951年來第4少的紀錄,前3名分別是2002年約139毫米、1963年約142毫米、1955年約145毫米。

不過,南水局等相關單位去年8月提前啟動節水、找水及多元供水等抗旱應變,以產業生產不中斷、民生用水不影響為調控目標,採行農業精緻灌溉、區域間水源調度、水庫出水管控、常態減壓等作為,已為主要水庫節省約1億8000萬公噸水量。

此外,相關單位利用川流水及埤塘,透過抽水機佈設及水車載運補充灌溉水源,降低農業災害損失,抗旱井及跨區調度工程也陸續上場發揮預期效益,增添保險水源,紓緩旱象及對南部地區用水衝擊。

南水局表示,目前是南部抗旱最後一哩路,必須嚴控水庫出水量,但旱象仍未緩解,在梅雨鋒面降雨前,民眾及各產業用水大戶應配合政府落實節水。

南水局29日下午最新水情資訊顯示,台南曾文水庫有效蓄水量3254萬公噸,蓄水率6.42%;連通曾文水庫的烏山頭水庫,有效蓄水量5240萬公噸,蓄水率66.15%;供應台南民生及工業用水的南化水庫,有效蓄水量2075萬公噸,蓄水率23.19%。

嘉義蘭潭水庫有效蓄水量215萬公噸,蓄水率23.27%;仁義潭水庫有效蓄水量531萬公噸,蓄水率21.38%。高雄阿公店水庫有效蓄水量245萬公噸,蓄水率16.12%;澄清湖水庫有效蓄水量226萬公噸,蓄水率85.93%;鳳山水庫有效蓄水量398萬公噸,蓄水率56.29%。屏東牡丹水庫有效蓄水量1084萬公噸,蓄水率40.86%。

氣象局估首道梅雨鋒面落在5/6,中南部解渴可能要等6月初

(中央社)中央氣象局28日舉行「112年梅雨展望」記者會,預測今年5、6月的梅雨為偏少至正常機率較大,中南部解渴可能要等到6月初,提醒民眾除節約用水外,還須防強降雨、強陣風及雷擊。

氣象預報中心主任呂國臣簡報指出,過去一季(2至4月)冷熱交替頻繁,整體氣溫為正常至偏暖;降雨方面,除4月下旬受到鋒面影響造成中部降雨偏多,2月至3月降雨偏少,春季累積雨量為史上同期第4少,不到氣候平均值的6成。

由於持續3年反聖嬰事件已於春季結束,今年秋冬聖嬰現象發展機會高。呂國臣分析,根據過去類似個案年統計,同時檢視氣象局及各國數值預報模式結果,預測今年梅雨季各地平均氣溫以正常至偏暖的機率最大。

在雨量方面,呂國臣說,5月雨量以正常至偏少的機率較大、6月雨量接近正常、梅雨季總雨量則以接近正常的機率較大。

呂國臣說,因梅雨季出現大範圍持續性降雨的時間有延後趨勢,加上近年來,梅雨季總雨量雖無明顯增減趨勢,但有降雨時間更集中、降雨強度更強的現象,民眾除應節約用水外,也須防強降雨,尤其梅雨鋒面常會伴隨雷電,民眾還須防範雷擊及強陣風。

呂國臣說,梅雨鋒面帶來的強降雨除易造成災害外,也增加預報的困難度,呼籲各界應及早做好排水系統的疏濬與水土保持工作,尤其是對降雨承受能力較低的地區,更應加強防範。

呂國臣會後接受媒體聯訪表示,目前預估第1道梅雨季鋒面可能落在5月6日、7日,至於中南部水情拉警報,梅雨能否幫助解渴,仍要等到5月下旬到6月上旬的機會比較大,實際仍要看西南氣流和滯留鋒面狀況。

此外,氣象局表示,為提供各界更完整的降雨預測資訊參考,自今年5月起將發布未來48小時逐12小時及逐6小時定量降水預報,由原24小時延長為48小時。

在較大規模較劇烈豪雨或颱風警報(陸警或對陸地具威脅的海警)期間,氣象局則將發布未來12小時逐3小時的定量降水極短期預報,讓民眾更能掌握降雨的空間分布特性及時間變化趨勢,及早做好防汛及應變準備。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