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委范雲籲正視「助人工作者」勞動3大困境,提出3大解方;無薪假增861人,支援服務業、製造業較多

立委范雲籲正視「助人工作者」勞動3大困境,提出3大解方;無薪假增861人,支援服務業、製造業較多
五一行動聯盟19日在台北凱達格蘭大道舉行記者會,多個工會勞團代表齊聚,宣布恢復過往五一勞動節遊行,並提出「勞工要加薪、國假要恢復」、「青年要希望、老年要尊嚴」、「非典要保障、醫護要勞權」、「工會要有力、三權要完整」4大訴求|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范雲表示,平日犧牲奉獻,關照國人身心健康的助人工作者,現在面臨「低薪高工時,沒有加班費」、「每年重簽約,年資沒保障」,及「人力缺口大,流動率高漲」3大困境。她也提出3大解方,一、要求政府提出公部門及政府外包案的助人工作者整體調薪方案;二、保障年資積累、鼓勵留任久任;三、盤點現行助人工作者相關法規中的人力比規定並檢討調整。

陳建仁:勞保穩定是政府責任,若財政賸餘擬加碼撥補

(中央社)今(1)日是勞動節,行政院長陳建仁說,勞保的穩定是政府的責任,2020年起已連續4年撥補勞保基金1470億元,如果財政有賸餘也可能主動加碼,「請勞工朋友不要擔心,政府會負起責任」。

陳建仁在臉書發文表示,照顧勞工的退休生活,勞保的穩定是政府的責任。從2020年開始,中央政府就連續撥補勞保基金4年新台幣1470億元,明(2024)年政府也會編列1000億元投入勞保基金;如果財政有賸餘也可能主動加碼。

陳建仁說,疫情期間政府總共推動9類、27項相關紓困措施,包括勞工紓困貸款、充電再出發訓練計畫、安心就業計畫、安心及時上工計畫、青年尋職津貼等,投入1345億元,協助勞工約619萬餘人次。

陳建仁指出,走過疫情政府積極主動振興產業,針對勞工就業推出擴大就業方案,除推出專案式用人補助外,也透過補助與職務再設計,要協助提高勞工實質所得,並增加就業機會。

照顧基層勞工部分,陳建仁說,最低基本工資連續7年調漲,從時薪120元到現在176元,調幅約47%。對於職場新鮮人,也推動投資青年就業方案,累計協助75萬青年順利就業。

陳建仁表示,同時,推動地方創生2.0方案,鼓勵年輕朋友返鄉、留鄉,不只活絡在地經濟,也是創造新的工作模式,創新就業讓好的想法可以被實現。

陳建仁指出,為強化職業災害勞工醫療及重建協助,討論多年的「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去(2022)年5月1日實施,推動完成職業傷病診治及職災職能復健專責醫院認可制度。針對中高齡就業部分,2020年12月4日「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實施,目前設立11個銀髮人才服務據點。

陳建仁表示,勞工是台灣社會持續向前邁進的基石,政府會繼續努力協助勞工朋友穩定就業、提高薪資,也會虛心檢討不足,改進制度強化效能,讓政府成為勞工的靠山,打造堅韌穩定的社會。

無薪假增861人,支援服務業、製造業較多

(中央社)勞動部今天公布最新減班休息(無薪假)人數,較上期增加861人,其中包含支援服務業53家共300多人,及製造業11家共271人,多為先前實施到期後與勞工續簽,並為小規模實施。

勞動部112年5月1日公布勞工行政主管機關,通報因應景氣影響勞雇雙方協商減少工時事業單位計2154家,實施人數1萬5809人。較4月24日公布實施家數增加110家,人數增加861人,多數事業單位之實施數在50人以下,實施期間多數為6個月以上。

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長黃維琛告訴中央社記者,目前製造業整體實施人數共約7200人,佔全部減班休息人數4成多,為比例最高的產業,多是受到外銷訂單減少影響,其中包含2家竹科廠商共約250人。

黃維琛說,這次製造業新增11家共271人,多是小規模實施,且是續簽情況,僅有1家電子零組件製造商實施規模較大,共160人,且主要是受到原料來源不穩定影響,造成無法開工。

支援服務業部分,黃維琛指出,總減班休息人數共有5000多人,是所有實施對象中比例第2高的產業,其中又以旅行社最多;這期支援服務業共增加53家、300多人,多是旅行社,每家實施人數都不多,且實施天數也較先前減少。

黃維琛分析,目前支援服務業已在慢慢好轉中,雖然有少部分業者與勞工續簽減班休息,但應該會在1到2個月內好轉;製造業部份則還需要繼續觀察。

立委范雲籲正視「助人工作者」勞動3大困境,提出3大解方

(中央社)五一勞動節前夕,立委4月28日與撐起社會安全網的「助人工作者」團體舉行記者會,呼籲政府針對公部門聘用或承接政府委託案的助人工作者,提出勞動權益改善方案,改善助人工作者勞動條件。

民進黨立委范雲4月28日舉行「只能燃燒自己、照亮別人?五一勞動節,看見助人工作者的勞動困境」記者會,邀請社工師、諮商心理師、護理師、非營利組織第一線工作者,現身說法助人工作者目前面臨的3大困境,呼籲政府重視助人工作者的勞動權益。

范雲表示,平日犧牲奉獻,關照國人身心健康的助人工作者,現在面臨「低薪高工時,沒有加班費」、「每年重簽約,年資沒保障」,及「人力缺口大,流動率高漲」3大困境。

高雄市社會工作人員職業工會秘書長郭志南表示,蔡英文政府在2020年頒訂社工薪資新制,但很多縣市政府沒有依照制度,不少機構也濫用定期契約,以為不用付資遣費,呼籲勞動部落實稽查,讓雇主遵守勞基法,保障社工薪資。

立委盼政府捍衛「助人工作者」勞動權益
民進黨立委范雲(左2)28日邀請高雄市社會工作人員職業工會祕書長郭志南(左3)等人在立法院舉行記者會,為社工師、諮商心理師、護理師等「助人工作者」團體點出困境,盼政府維護其勞動尊嚴、捍衛勞動權益|Photo Credit: 中央社

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林上能說,2014年實施學生輔法後,輔導老師提供諮商輔導都是利用非課程時間,卻沒有合理的補休制度,輔導老師都是超時工作,也沒有特教老師和導師的加給。另外,教育局處設立的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屬於任務編組,社工及心理師不是正式員額,也沒有合理薪資制度。

台灣護理產業工會理事廖士婷指出,護理產業長期有低薪、過勞及人力不足的問題,護理師的不滿反映在執業率,台灣有31萬人持有護理執照,卻只有18萬願意投身護理工作,執業率不到6成,醫院的留人措施缺乏誠意,她呼籲各界看到護理人員的勞動權益及工作狀況,停止對基層護理人員的剝削,還給護理人員應有的權益和尊嚴。

范雲也提出3大解方,一、要求政府提出公部門及政府外包案的助人工作者整體調薪方案,給助人工作者應有勞動條件;二、保障年資積累、鼓勵留任久任,解決助人工作者1年1聘、年資無法銜接併計、工作不穩定的問題;三、全面檢討服務人力比,盤點現行助人工作者相關法規中的人力比規定並檢討調整,真正提升助人工作者的服務品質。

疫情紓困助619萬勞工,挹注489億救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