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時光閱讀》:描寫台灣鄉土之情的書有很多,最賺人熱淚者要算是鍾肇政的《魯冰花》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看《魯冰花》這本小說,就會想起爸媽的年代與故事,特別是母親,因為母親就是成長在極為純樸的小農村,而且因為是女性,根本連唸書的機會都沒有,那是時代的哀愁與故事。
文:蕭裕奇
魯冰花。歸鄉。尋找母親童年消逝的記憶
讀書
- 《魯冰花》╱鍾肇政╱遠景
- 《破曉集:翁鬧作品全集》╱翁鬧╱如果
- 《少年臺灣史》╱周婉窈╱玉山社
旅行與散步:社頭舊社散步╱社頭福井食堂(鐵道博物館)╱社頭挑鹽古道╱竹塘鄉五庄村散步╱慈航宮
父母親自小就將我們帶離家鄉,到大都市討生活,對家鄉的記憶,十分淡薄。我是彰化社頭人,求學時才發現自己的姓氏很少見——小學時一個老師看到我姓蕭,就問我是不是彰化社頭人?那個時候,我才第一次聽到那個很有名的台語諺語,也才知道社頭其實是個古老的地方。
「大村賴賴趖、社頭蕭一半、鹿港施了了。」意思是說彰化大村都是姓賴的,像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就是;社頭有一半的人姓蕭;鹿港,施姓則是最有名望的。
自幼,祖母就過世,我沒見過幾次,而祖父,則連謀面的機會都沒有。雖然與祖母沒見過幾次面,但印象一直很深刻,尤其是祖母那總是昏暗的神秘房間,她布滿皺紋的臉孔,沒有牙齒的笑容,慈祥的說話聲。我記得祖母病重時,我常回社頭;她房間裡有一個香氣,很像是一種茶油香,一直在我記憶的一個房間裡。祖母過世出殯時,我因為生肖關係,沒辦法跟著,當時覺得很難過,不懂為何親人過世,自己卻不能去見她最後一面?
祖母在我幼稚園時過世,之後沒有了長輩,就更沒機會回社頭了。然而,即使離開出生地幾十年,回故鄉的次數屈指可數,每次人家問我是哪裡人,我都會說是彰化社頭人,從不覺得自己已經是城市人。後來,比較有機會再回社頭,其實是因為結婚,因為老婆是南投中興人,翻過八卦山,就是彰化田中和社頭,不知道是否是冥冥中注定?
直到出社會才開始喜愛文學的我,無意中發現了彰化社頭也出了不少文人,像是生長於日治時代、鮮少人知道的翁鬧;當時知道這個人時,覺得他真是個奇人。翁鬧生於一九一○年,三十歲就過世了,英年早逝,死的時候二戰才剛開始;生於社頭,卻死於東京。
這位早逝的孤獨英才,是杜斯妥也夫斯基的追隨者,短暫的一生,都在探索孤獨的生命與心靈;本來應該成為師範體系下的老師,最終卻選擇了遠走他鄉,到東京當一位孤獨貧苦且潦倒的浪人作家,發表實驗性高的創作,描寫人性,最終在東京死亡時,也無人知曉,死因成謎。
如今,我們看到翁鬧當時所寫下的作品,仍會覺得這百年前的作品既前衛又有原創性,他寫著:「我想啊,如果這地上再次為野獸所據,該有多好啊!我不是期望人類滅絕,請你別動氣,我的意思是希望現在的人類把所有的生活樣式和文化全部忘掉,再一次回到野獸的狀態。」像是生命的荒野叩問者,超越了人種與個體。
很幸運的,我們至今仍有幸閱讀到這位奇人文學家的作品,閱讀這位以台灣人身分獨闖東京,孤獨開創自我的彰化社頭人。
台灣戰前的文學,和戰後的文學,有相當大的分野,對抗的主體也截然不同。戰後,日本人離開,國民黨接收台灣,本來以為被壓抑的空間就要釋放,卻又被更加強烈的壓迫著,這些反抗與語言,在文學中,也不斷成為重要的部分。葉石濤先生說「日治時代台灣新文學其實就是鄉土文學,寫下台灣土地與人民的故事」;到國民黨接收台灣的戒嚴時期,鄉土寫實文學,以及描寫底層與農民生活、鄉土小人物的故事,也成了台灣文學主流之一。
描寫台灣鄉土之情的書有很多,最賺人熱淚的要算是鍾肇政的《魯冰花》,看過改編電影的人,幾乎沒有不動容、不掉淚的。
小說的劇情描述,一位生長於困苦鄉下的天才小畫家古阿明,在僵化的教育體制下成長,學校壓抑著每個孩子的天性,學校就像小型社會,充滿各種階級與不公,即使古阿明碰到賞識他的年輕美術老師,最後仍抵擋不了社會壓力,直到離開人世。
小說裡描寫了過往年代的鄉土與農村之情,也批判了許多當時社會與人性的不公;看這本小說,就會想起爸媽的年代與故事,特別是母親,因為母親就是成長在極為純樸的小農村,而且因為是女性,根本連唸書的機會都沒有,那是時代的哀愁與故事。
母親小學唸到四年級,父母本來不想再讓她繼續唸,因為家裡要種田還要餵養牲口,需要人手,但是母親很喜歡上學,一直拜託爸媽讓她繼續升學,但他們就是要她在家幫忙。
當時的小學老師很喜歡母親,發現她一兩個星期沒來上學,決定家訪,才知道她的父母已經不讓她上學了,勸說也沒用,後來老師只好找村裡的警察幫忙。
母親曾說,那一天,遠遠的,就聽到有人通風報信,用台語大叫著「警察來了警察來了,要來阿水你家(阿水是外公的綽號)」。
當時大家都怕警察怕得要死,其實那位警察是好人,就威脅外公外婆說,你們要讓女兒唸完小學,不然我就要常常來你們家,然後,母親復學了,但是交換條件是每天凌晨三點多就要起來幫忙。
小時候,我記得我很喜歡回彰化竹塘外婆家,外婆家是舊式三合院,在沒有進入外婆家之前,會先經過一個池塘,那個池塘有養鴨養鵝,接下來再走過一小段鄉間小路和竹林,遠方就是外婆家了。那條鄉間小路我至今仍有印象,每當走在那條路時,看著兩旁外公種的稻田和菜園,心情都不禁會愉悅起來,邊走邊想著:阿公今天有煮我最愛的竹筍排骨湯嗎?阿嬤在豬圈裡餵豬嗎?表弟表妹有回來嗎?走在那條往阿嬤家的小路,心中有許多想念。
後來外婆外公都過世了,親戚大部分都離開故鄉,三合院和土地也都變賣了,竹塘本來有很多竹子,也都被砍伐了,回去再也看不到那樣樸拙自然的道路。每回,我到鄉間再看到像這樣一條條未經雕琢的小路,就會想起那條回外婆家的路,還有外公那一片滿是香味的稻田以及牛大便味。
Tags:
「快一點」的成長秘訣:讓NUEIP人事管理實現勞資和諧共舞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點點全球成立於2019年,每天為了解決台灣餐飲店業者因人手不足,又要講求速度與品質的消費體驗問題,在全台馬不停蹄地提供從POS系統、線上點餐、數位支付、物流送餐,到行銷導客的一條龍智慧餐飲服務。
點點全球成立於2019年,短短三年,即創下萬家餐飲門市合作,且獲得眾多知名餐飲品牌的支持。
而在點點全球積極為中小餐飲業和小吃店研發創新解方,並展望更多元跨領域服務與海外布局的同時,背後則有專業的NUEIP團隊提供的nuHRM人資系統,為點點全球打理企業內部的所有人事營運。
擺脫呆板的代管計薪,系統串聯自動試算更接地氣

點點全球的人資主管張珺涵指出,過去外包人事薪資給第三方代管公司的過程中,企業內部文化和經營策略往往無法被充分考量,因此,代管公司難以彈性滿足所有員工的需求。每月3號發薪日前,除了需要準備員工名單、出勤記錄、薪資異動資料和請假紀錄等,企業還要負責催促員工提交假勤資料,不僅需要耗費大量精力,還會增加許多時間成本;若發薪後,發現計薪上的疑慮,與代管公司來回溝通的時間,也會進一步加大企業的負擔、影響企業的運作效率。
nuHRM人資管理系統的薪資功能,完美的解決了以上問題。不僅串聯了所有以往需主動提供給外包公司的資料,自動匯出薪資試算結果,還可以快速匯出符合財政部規範的申報媒體檔,讓月底計薪的工作流程能一條龍完成。張珺涵高興的分享:「現在,平均不到一分鐘就可以算完一個人的薪水,且多虧NUEIP獨特的關卡計薪方式,只需要跟著流程一步一步檢查,員工越多越能顯現此功能帶來的輕鬆高效,遠遠超乎我的預期。」
從制度控管到人情考量,NUEIP助打造和諧勞資關係

點點全球的團隊擁有不怕失敗、勇於創新的精神,如此彈性開放的文化也貫徹在公司制度實行上,張珺涵形容自己是雇主與員工之間的橋樑,企業為了維護內部秩序、確保員工的權益與義務,制定企業規章制度,以有效管理人力資源;然而,在實際執行時,也需要具備一定的靈活程度,才能促進勞資雙方的良好關係,達成雙贏目標。
因此,點點全球選擇了能協助實踐彈性文化的NUEIP nuHRM人資系統,利用系統設置「請假申請時間」與「最低請假時數門檻」便是最好的例子,雖其目的是為了更妥當控管人員,但有時員工發生特殊情況,以致無法符合現有制度時,企業可針對個案通融放行,此時,系統功能也可以彈性各別自行調整設定,並且自動串聯至每月薪資計算。張珺涵說道:「制度是死的,而人是活的;我們不需要一個將制度綁死的系統,而是一個既有控管制度、又有彈性調整空間的、為『人』考量的好系統,NUEIP就是這樣收放自如的系統,它讓我們建立了更互信互賴的勞資關係。」
重複的人事作業都交給舉一反三的智慧系統

近年來,點點全球快速拓展業務,伴隨著員工的增加,NUEIP系統所帶來的工作效率提升成效也越顯著。「NUEIP是我見過使用起來能最簡單無腦的系統!」張珺涵笑著說:「像是將新進員工加入系統時,只需要建立員工帳號、填寫基本資料、啟用帳號,三個步驟即可設置完畢,加上NUEIP的介面非常清楚明瞭,加速了整個建置的順暢度。」企業應用數位轉型工具,旨為節省重複的行政作業,NUEIP在協助企業導入系統時,已先將所有考勤、假期、加班、簽核等相關規則,依照公司人事規章設定完成,因此只需要為新進員工套用規則,即可快速完成新進員工的系統設置工作。
帶著讓餐飲業者「Work Easy」、消費者「Eat Happy」的經營理念,點點全球目前正積極培育強力的研發人才,進攻跨領域的數位技術服務;並借助彈性易操作的NUEIP企業管理平台,迅速解決企業內部的人事工作、提高企業營運效率;同時,亦增進了勞資雙方之間的信賴感,使團隊更有凝聚力,為企業齊心打拼。
本文章內容由「人易科技」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廣編企劃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