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2023世界新聞自由指數:挪威7度蟬聯第一、北韓與中國敬陪末座,台灣升至35名但「媒體高度分化、羶色腥氾濫」

2023世界新聞自由指數:挪威7度蟬聯第一、北韓與中國敬陪末座,台灣升至35名但「媒體高度分化、羶色腥氾濫」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無國界記者組織東亞辦事處執行長艾瑋昂(Cédric Alviani)表示,台灣媒體環境雖相對健康,但仍具高度分化、羶色腥報導氾濫,加上來自媒體持有者壓力,新聞工作者進行獨立報導仍有困難,也沒足夠時間查證,仍有進步空間。

2023世界新聞自由指數,挪威第一、北韓敬陪末座

(中央社)無國界記者組織(RSF)3日發布2023年「世界新聞自由指數」,挪威和北韓依然分居最優與最劣。

在這份最新排名中,除了北韓之外,新聞自由表現最差的國家是中國與越南,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記者監禁國度」,越南「幾乎完成對獨立記者和評論員的追捕」。

根據這項在世界新聞自由日(5月3日)發布的年度報告,中國排名倒數第2。台灣從去年的38名進步至35名,領先韓國和日本。

無國界記者組織在報告中指出,台灣基本上尊重新聞自由,但記者們受制於一個以煽情與利益為主導的政治兩極化媒體環境。

根據無國界記者組織的年度排名,在全球180個國家與地區的其中70%,記者工作環境被評為「糟糕」(bad),只有8個國家被評為「良好」(good)。

《法新社》報導,無國界記者組織今(2023)年將焦點放在無數形式的虛假訊息上,這些錯誤訊息正「淹沒」值得信賴的新聞,而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使此一問題更加複雜。

無國界記者組織秘書長德洛瓦(Christophe Deloire)向《法新社》表示:「科技巨頭默許製造、傳播和放大虛假訊息。」

德洛瓦並說,「可靠的訊息被大量虛假訊息淹沒」,「 我們愈來愈無法分辨真實與人造、真與假之間的差別。」

德洛瓦說,在2022年底收購推特(Twitter)的馬斯克(Elon Musk)即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無國界記者組織在報告中批評推特的新付費認證系統,稱馬斯克正將「一種武斷、基於付費的訊息取徑推向極端。」

無國界記者組織也說,傳統形式的政治干預也在許多國家日益壯大。

無國界記者組織指出,大約三分之二的國家的政治人物「經常或系統地製造大規模虛假訊息或參與宣傳活動」,俄羅斯、印度和中國尤其嚴重。

印度新聞自由在「與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關係密切的巨頭接管媒體」後,評價從「有問題」(problematic)跌至「非常糟糕」(very bad)。另外,土耳其5月14日即將舉行總統和國會大選,選前也加強了對記者的迫害。

美國在排名中下降3名跌至第45名,部分原因是記者的人身安全惡化。

跌幅最大的國家如下:秘魯下降33個名次爆跌至第110名;塞內加爾,下降31個名次跌至第104名;海地,下降29個名次跌至第99名。

新聞自由度提升最多的國家是巴西,由於極右翼的總統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下台,巴西的排名有了顯著提升,前進18個名次上升至第92名。

無國界記者組織表示,中東和北非仍是記者工作最危險的區域,歐洲仍是最安全的地方,儘管德國因記者遇襲事件排名下降了5個名次。

世界新聞自由指數,台灣升至35名、中國倒數第2

無國界記者組織3日發布2023年世界新聞自由指數,台灣排名從去年的第38升至第35;中國名次暴跌排名倒數第2,僅優於北韓,是史上最差。

無國界記者組織表示,今年是挪威連續第7年位居180個國家地區榜首,非北歐國家的愛爾蘭則罕見超越丹麥(第3名),名列第2名;最後3名全為亞洲國家,分別是越南(178名)、被視為全球最大記者監獄與宣傳內容輸出國之一的中國(179名),最後1名為北韓(第180名)。

無國界記者組織警告,大量數位造假內容產業正迅速成長,除製作及散布不實資訊外,也提供生產不實資訊的工具,讓竄改能力變得空前;政治人物也可能參與不實資訊或宣傳活動,讓對錯、真假區別變得模糊,動搖優質新聞產製者的地位,使新聞業變得脆弱,也對民主自由造成威脅。

無國界記者組織指出,現在環境有利於俄羅斯(第164名)擴大宣傳,因此2023年指數排名再度下降9名。莫斯科在極短時間內建立新媒體軍火庫,專門在烏克蘭南部佔領區傳播克里姆林宮訊息,同時更嚴厲打擊僅存的獨立俄國媒體,這些媒體被當局禁止、封鎖或宣告為「外國代理人」。

亞太地區部分,無國界記者組織指出,北韓、中國、越南、緬甸(第173名)為亞洲一黨專政國家與獨裁政權,對新聞界壓迫最為嚴重,領導人也持續收緊對公共言論的極權控制。目前中國關押記者人數至少114人,甚至包含被控間諜罪的外國記者;緬甸則以微小差距緊追在後,軍方2021年發起政變後,緬甸便成為新聞資訊的黑洞。

無國界記者組織指出,與政治領袖關係密切的寡頭掌控政府,是另一限制新聞資訊自由流通的危險,在印度(第161名)尤其明顯。與印度總理莫迪關係密切的富商,擁有該國所有主流媒體,同時莫迪還擁有大群擁護者追查批評政府的網路報導,會對報導來源發起騷擾行動,讓許多記者被迫進行自我審查。

針對台灣部分,無國界記者組織東亞辦事處執行長艾瑋昂(Cédric Alviani)3日出席記者會分享,今年上升3個名次到第35名,領先韓國(第47名)、日本(第68名),但並非台灣媒體環境有所改善,而是其他國家變動下滑。

他表示,台灣媒體環境雖相對健康,但仍具高度分化、羶色腥報導氾濫,加上來自媒體持有者壓力,新聞工作者進行獨立報導仍有困難,也沒足夠時間查證,仍有進步空間。

艾瑋昂說,在台6年觀察,仍沒看到兩大黨有明確決心想改善台灣媒體環境,尤其政府明知台灣正遭受不實資訊作戰攻擊,卻沒更多作為,導致民眾對媒體信任度持續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