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美國定期派遣俄亥俄級核潛艦到韓國是頗為反常的決定?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俄亥俄級潛艦其實非常神秘,很少公開現身,每一次上浮,出現在媒體鏡頭前,都有特殊意義,更不用說被公開派往最前線。美國這次的決定,頗為反常。畢竟俄亥俄級潛艦是「保證互相毀滅戰略」的最終王牌。
文:王臻明
北韓近日來不斷挑釁,甚至上升到核武攻擊的威脅,韓國總統尹錫悅因此主動暗示,若情勢持續惡化下去,將不排除發展核武。美國為了阻止韓國走向核武國家,同時加強嚇阻北韓,阻止金正恩蠢動,所以在伊錫悅訪美時,雙方共同發布《華盛頓宣言》,將加強兩國的軍事合作。
其中最重要的是美國承諾定期派遣俄亥俄級核動力彈道飛彈潛艦到韓國,宣誓如果韓國受到核武攻擊,美國也會以核武反擊,徹底摧毀北韓。不過,俄亥俄級潛艦其實非常神秘,很少公開現身,每一次上浮,出現在媒體鏡頭前,都有特殊意義,更不用說被公開派往最前線。美國這次的決定,頗為反常。
俄亥俄級潛艦會如此神秘,原因在於這一型潛艦平日的最重要任務,就是在深海中躲好,不要讓何人發現這艘潛艦在何處。畢竟俄亥俄級潛艦是「保證互相毀滅戰略」的最終王牌,確保任何國家只要膽敢用核武攻擊美國,就會受到極慘烈的報復。
躲在深海巡弋的俄亥俄級潛艦,配備24具垂發發射器,能發射潛射型三叉戟洲際彈道飛彈,每一枚又可以搭載數枚核彈頭,每一個核彈頭都足以摧毀一個大型城市。即使在美俄限武談判後,俄亥俄級潛艦平日只搭載20枚的三叉戟飛彈,彈頭數量也受限,但仍可輕易摧毀一個中型國家。
就因為俄亥俄級潛艦的殺傷力太大,是美國最後的報復性武器,萬一被敵方掌握行蹤,將使「保證互相毀滅戰略」受到影響。因此有許多防範措施,來避免俄亥俄級潛艦的行蹤被敵方掌握,比如每次俄亥俄級潛艦出海巡弋時,所有知道這艘潛艦正確位置的人,都在潛艦上。
在陸地上的司令部,只知道俄亥俄級潛艦的大略位置,在海圖上的某個座標方格中活動。此外還會有核動力攻擊潛艦在附近巡邏接應,如果發現任何的可疑目標接近,俄亥俄級會立即脫離附近海域,由核動力攻擊潛艦來反制並驅離可疑目標。
此外另一個重要的關鍵,是俄亥俄級潛艦巡弋的海域,一定是開闊的公海,水深夠深,才能讓龐然大物的俄亥俄級潛艦有藏匿活動的空間,遇到任何情況時可以快速離開。美國海軍過去幾十年來,一直全力避免俄亥俄級被任何可能的潛在對手發現,並錄下聲紋,甚至也防範盟邦。
所以此次美國公開派遣俄亥俄級潛艦到韓國,其實已經違反了幾個最重要的鐵則。首先是公開出現,會讓敵國有千載難逢的機會,可以派水面艦艇或潛艦隨行監控,未來俄亥俄級潛艦在進出韓國的港口時,港外一定會潛伏著間諜船或潛艦,想伺機刺探更多的情報。
其次是朝鮮半島位於大陸邊緣,周邊海域屬大陸棚的一部份,水深不足,對於俄亥俄級潛艦來說,不易藏身。被敵方潛艦跟監時,無法利用可以深潛的優勢快速擺脫,很有可能會被敵方掌握在水下航行時的訊號特徵。
就海底地圖來看,韓國西南方的黃海,水深最淺,東南方的對馬海峽,不只水深淺,寬度更窄。只有東北方的日本海,水深稍微深一點,同時緊鄰日本,在必要時可由駐日美軍支援掩護。俄亥俄級潛艦未來如果訪問韓國,並在周邊進行巡弋,那日本海可能是比較好的選擇。

最後這個決定最不合理的一點,是俄亥俄級潛艦的打擊範圍極遠,所搭載的三叉戟飛彈,射程達12000公里。部署在關島,於寬廣的菲律賓海巡弋,就可以輕易攻擊北韓,此事眾所皆知,根本沒有必要冒險到韓國。
過去西太平洋情勢緊繃時,俄亥俄級潛艦就是在關島現身,已經足以讓周邊國家知道,美國的水下核武打擊武器,攻擊範圍已經籠罩整個西太平洋。推敲美國此次為什麼會打破過去的規則,選擇這麼做,可能有技術、戰術、戰略與政治上的多種原因,真正的目標並不僅僅是北韓。
首先是俄亥俄級潛艦的繼任者已經完成設計,首艦哥倫比亞號在2019年就已開工,預計會在2031年下水服役。未來哥倫比亞級核動力彈道飛彈潛艦將全面取代俄亥俄級。
依美軍慣例,即將退役的舊型武器,往往會下放給盟國,雖然俄亥俄潛艦這種戰略性核武發射平台,絕不可能提供給盟國,但可以在最後服役的幾年內,派遣到盟國執行嚇阻任務,發揮最大的剩餘價值。即使未來俄亥俄級潛艦的水下特徵被敵方所掌握,對美國而言,也不會是什麼大問題,畢竟下一代的核動力彈道飛彈潛艦已經要來了。
而在戰術上來說,在黃海或日本海活動的俄亥俄級潛艦,就在北韓旁邊,距離中國的政經中樞華北地區,或俄羅斯在遠東的重要軍事基地海參威,也非常近。近到有部份軍事專家認為,射程達12000公里的三叉戟飛彈,會不會因為距離太近,而難以攻擊目標。
雖然三叉戟飛彈的性能是最高機密,外界所知不多。但從過去彈道飛彈的發展與一般物理規則來看,距離近會讓彈道飛彈的彈道變的非常垂直,在發射以後立刻重返大氣層,而讓預警與攔截的時間變的更短,使讓中國與俄羅斯的飛彈防禦系統更難以發揮作用。
就戰略上來說,北韓的挑釁行為,其實與俄羅斯、中國脫不了關係。單純對付北韓是沒有用的,必需同時嚇阻俄羅斯與中國。特別是中國,過去常操作朝鮮半島危機,來換取美國在台海問題上讓步,所以不能排除北韓近期不斷試射飛彈,背後有中國的授意與支持。
美國除了在軍事上進行反制,在政治上也同時出招,在美韓高峰會後的聯合聲明中,表明台海的和平穩定是維持區域安全繁榮的必要條件,讓中國極為跳腳,很有可能就是美方提出的交換條件,以加強對韓國的安全保證來換取韓國對台海問題的表態。如果這個推論為真,那派遣俄亥俄級潛艦的最主要目標,其實不是北韓,而是背後的中國。
Tags:
裝修費用預算怎麼抓?設計費、工程費、監工費用該如何計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對有裝修需求的民眾而言,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面對預算表上林林總總羅列的裝修設計費、工程費、監工管理費,到底要怎麼分辨呢?
其實,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新屋的整體室內設計與裝潢工程的費用大約落在4~6萬元;毛胚屋為6~8萬元;中古屋約莫是8~12萬,而且依據風格、選材的不同,也會大大影響整體價格。像是古典風、奢華風預算就較高,且若使用到原木、大理石等高價材料數字就會繼續向上增加,此外,如果你更動了格局與管線,費用又會再往上加……,以下《幸福空間》就為大家彙整關於裝修預算的大小事 !➤➤➤想了解裝修要花多少錢? 裝修計算機線上報價
裝修費用有哪些?
一般來說,一個完整的裝修費用包含「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其中設計費取決於設計師個人的經歷、名氣、公司規模或是難易度,而有不同的計價方式;工程費則會因為選用的建材或是施工方法不同產生很大的價差,至於監工費部分通常為總工程款的5%~10%。

【丈量費】
現場勘查、工地丈量、現場測繪、了解需求、平面繪製。
每次 3,000~5,000 元不等,有時丈量費也可以合併於設計費中。
【設計費】
大致上常見的設計費計算方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以「坪數」計價,依照實際規劃的坪數收取設計費用,視設計公司不同,平均每坪收費3000元~10000元不等;另一種情況是,工程也由設計公司承包,設計費則會以總工程款來計算,就目前市場行情來說,大約落在5%~20%不等,因此在洽詢時雙方必須溝通清楚。若希望設計公司提供3D平面圖則需額外付費,依目前市場行情,一張約5000元~8000元不等。
此外,有些設計公司會以不收設計費或監工費的行銷方式吸引屋主,要特別注意,這些費用可能無形之中已經分散到工程款項當中,因此報價單上的工程項目與收費方式要確認清楚,以免發生不必要的裝修糾紛。

【工程費】
工程費包含建材與施工項目的所有費用,以實際選用的建材、數量及工法做報價,但其中的複雜度與專業程度之高,對於一般民眾來說,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全理解的範疇,建議要了解市場行情、多方比價,合約書內的報價單也必須確認清楚各種款項與細節,避免日後惡意追加款項的情形發生。

【監工費】
若是委託設計師代為監工,就會有監工費的產生,目前市面上較常見的收費方式,依照設計公司不同,大約會以總工程款5%~10%計算;第二種方式是,設計合約與工程合約統一交由設計公司統包,監工費則包含在工程費中。

裝修費用多少才合理?
許多人對裝修費用評估或裝修費用拿捏沒什麼概念。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
Point01. 搞懂屋況 以利精算裝修費用
裝修達人張德良指出,民眾常有「我不會抓預算耶!總預算會不會跟需求差距太遠?有行情價可以參考嗎?」考量新成屋、毛胚屋或中古屋的裝修重點大不同,裝修預算拿捏與編列重點也會有所差異,建議買房時就應注意房子格局狀況,挑選適當的房子,有助未來裝修時能減少不必要的預算花費,並將裝修重點放在提升生活機能性與風格營造。另外,若是購買的是預售屋,則可以善用客變的優勢,省下日後調整格局、重拉管線的費用,讓資金運用更有彈性。

新成屋

毛胚屋

中古屋


Point02. 釐清3大裝修重點,分配裝修預算比重,排出優先順序
有了工程總預算之後,一般來說該如何分配呢?張德良指出,將裝修重點分成三大類:「基礎工程」、「裝修工程」、「裝飾工程」,視屋況條件與個人需求不同分配比重。
以老屋翻新為例,考量居家安全與延長使用年限,基礎工程的整頓絕對是首要重點,因此建議先將預算放在基礎工程,其次才是機能、生活滿足的設計,最後才會是風格及其他裝飾工程與擺設部分。當裝修預算有限時,建議全面性考量實際裝修需求,列出裝修項目的優先順序,建立明確裝修方向,並適時做出取捨,才能以最精準的預算分配打造最具效益的房子。

新成屋:基礎工程花費最少,因此可將更多費用著重裝修工程,滿足生活機能上。
毛胚屋:介於新成屋與全屋改造之間,考量格局與管線需要重新規劃安排,所以基礎工程上相較新成屋就會略微提高。
中古屋:裝修費用相較其他屋型而言,花費佔比高得多,主要在於管線修改、格局打掉重做,以及可能伴隨老屋漏水等問題,窗戶更新為隔音氣密窗等需求。
有了以上的認知之後,民眾就可以釐清裝修預算花到哪去了,並掌握還有多少預算可以用來強化風格設計與裝飾工程的應用。上述的總工程預算,是實際用在裝修、裝修材料上的基本費用。張德良提醒,還有所謂獨立的五大項目,包含家具、燈具、窗簾、衛浴與廚具都在其中。另外,像是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也都是另計!

Point03. 首購族vs .換屋族,裝修思考面向不同
如果你是首購族,請一定要相信,未來換屋的機會很高,「保值性」與「轉手性」的考量較高一點。建議買新一點的房子,來降低裝修的費用。例如買了500萬的房子,花了80萬裝修,5年後再轉手時,買方只會參考你5年前買房的價格500萬,而不會把裝修的80萬算入,那麼這80萬就不是資產,而是沉沒成本。
倘若你是換屋族,會比首購族較清楚,哪裡住起來較不方便、舒適,對空間大小也比較有概念,那麼投入較多的裝修預算,是可行的,畢竟換屋就是要改善居住品質。
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裝修費用如何付?
動輒上百萬的裝修費用,一般會分多個階段付款。而各家設計公司的付款方式不大相同,須以合作的設計公司為準,建議在簽約時就訂出各階段的驗收項目,並於確認進度與項目後再匯入工程款。目前,最常見的付款模式俗稱「3-3-3-1」,也就是分四個階段付:
第一期
簽約時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二期
開工後,拆除工程、基礎工程完工後,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三期
油漆工程進場前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四期
驗收合格後收最後10%款。


本文章內容由「幸福空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