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中國突襲搜查諮詢公司凱盛融英,「反間諜法」定義模糊不利疫後吸引外資

中國突襲搜查諮詢公司凱盛融英,「反間諜法」定義模糊不利疫後吸引外資
2018年1月26日,凱盛融英在上海花旗大樓外,刊登電子廣告|Photo Credit: 凱盛融英官方網站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近期中國國安機構,以竊取軍事與金融情報為由,對諮詢公司凱盛融英(Capvision)進行「公開執法」。外媒表示,北京的反間諜搜查行動,可能會損害中國在經濟開放與復甦上的努力。

中國《央視》在昨(8)日晚間播出的新聞中,指出近期中國國安機構,以竊取軍事與金融情報為由,對諮詢公司凱盛融英(Capvision)進行「公開執法」,突襲搜查了凱盛融英位於蘇州、上海、北京、深圳等地的辦公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9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這是正常執法行為。

《央視》的報導指出,西方國家為了實現打壓中國的策略,「竊取我國軍事軍工、經濟經融等重點領域的情報消息」。而中國國安機構在調查多起專案後發現,許多境外機構,特意淡化其外資背景,規避中國法規的省查與監管,藉由「諮詢公司等行業,竊取我國重點領域國家秘密和情報」。

《央視》引述上海市國家安全局的發言,表示凱盛融英擁有1000多位客戶,其業務分為3大類,「專家訪談」佔了其業務總量的80%。而被訪談的專家主要為政策研究、國防軍工、金融貨幣、高科技、能源、醫藥衛生等重點領域。

根據《央視》報導,上海市國家安全局也表示,凱盛融英會與每位受訪者簽署免責條款,要求受訪方履行保密責任,並自行承擔法律後果。而這些受訪的專家,會在訪談中放鬆警惕,「洩漏內部敏感內容甚至國家秘密和情報,走上了違法犯罪道路。」

《CNN》報導指出,1名位在香港的凱盛融英前客戶表示,突襲調查發生在去(2022)年年底,而諮詢行業的情況越來越糟糕。

凱盛融英目前尚未對《央視》的指控做出正面的回應,且尚未回覆《金融時報》的置評請求,僅在官方微薄帳號上表示將會「堅決貫徹國家安全發展」。

凱盛融英公司的總部位於美國紐約,以及中國上海,公司業務專注於中國經融市場調查與企業諮詢。自2006年成立以來,在中國的外資諮詢公司當中,凱盛融英已成為其中的龍頭企業。公司700名員工中,有超過500名在中國總部工作。為國際投資者提供所需的中國市場風險評估、產業研究,以及企業諮詢服務。

定義模糊的「反間諜法」,與期待疫後復甦的中國市場

除了凱盛融英以外,美國諮詢公司貝恩策略顧問(Bain & Company),在中國的辦公室也在日前被調查;而美國明智集團(Mintz Group)的5名員工則在今(2023)年3月被中國拘留。

《BBC》報導指出,中國在4月通過了內容「廣泛且模糊」的反間諜法,擴大了間諜的定義,將針對政府部門與國安資訊的網路攻擊,也納入間諜的範疇當中。

反間諜法在今年7月1日生效後,將賦予中國當局更多的權利,可以強行搜查涉嫌從事間諜活動的個人的財物,並且獲得數據。而政府還可以禁止涉嫌從事間諜活動的中國公民出境,或是禁止外國人民入境。

針對此次凱盛融英事件,上海美國商會今日表示,如果中國當局能夠更加明確地表示,哪些企業的哪些行為是不能執行、會被政府介入調查的,將會相當地「有幫助」。

《BBC》引述中國觀察專家表示,北京的反間諜搜查行動,可能會損害中國在經濟開放與復甦上的努力。

《CNN》報導也指出,中國政府對凱盛融英的搜查,使國際商界在對中投資方面,充滿謹惕。而經歷了3年新冠疫情肆虐的中國,目前正試圖吸引外資,以重振中國經濟。

「對外國公司的打壓和突襲搜查,將會使北京更難說服外國相信中國是個安全的經商之地。」中國褐皮書(China Beige Book)的總經理表示。

「外國企業和投資者當中,有許多人早就對中國的政治環境抱持謹慎態度,現在他們將會更加仔細地考慮對中國的商業承諾。」牛津大學中國中心的經濟學家馬格納斯(George Magnus)告訴《BBC》。

馬格納斯表示,中國不斷譴責美國、西方國家對中國經濟以及產業「脫鉤」,但中國自己就是「脫鉤」做得做徹底的那位。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賴明君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