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私募帝國》:從踏上IPO征途以來,私募股權業的一舉一動總是伴隨著各種爭議

《私募帝國》:從踏上IPO征途以來,私募股權業的一舉一動總是伴隨著各種爭議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本書作者傑森.凱利(Jason Kelly)為《彭博商業周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的資深記者,長年追蹤私募股權產業動態,親身深入產業內幕,也曾實際接觸、訪問過產業中各集團的創始者與領導人物。他帶來詳實的第一手觀察,為這個實際掌控著全球金融的神祕產業,譜下波瀾壯闊的長篇史詩。

黑石集團自上市以來管理的資產規模增長超過了一倍,達到了1,900億美元。其中大多數來自膨脹的信貸基金和對沖基金,只有少數新基金投資在私募股權和房地產方向。凱雷集團和黑石集團專門設立了資產管理部門(Assets Under Management, AUM)。2011年,凱雷集團買了母基金AlpInvest的大部分股權,使得旗下管理的總資產規模達到了1,590億美元,僅次於黑石集團。

這也使得這兩家公司在資產總規模方面將其他競爭對手遠遠甩在身後,排名第三的KKR管理著約620億美元的資產。這也使得黑石集團和凱雷集團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這在討論中經常出現。凱雷集團的一位高層告訴我,雙方的關係等同於杜克大學校隊和北卡羅萊納大學校隊或者美國職棒的紐約洋基隊(New York Yankees)和波士頓紅襪隊(Boston Red Sox)之間的偉大較量。

在凱雷集團上市後,誰將最終贏得股東的青睞變得容易判斷。最近雙方在管理資產規模方面投注了許多心力,包括了在私募股權以外的多元化業務增長,施瓦茨曼還特意提出了成為現代金融服務巨頭的偉大遠景。這些舉措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股票價格,而它們也將更加依賴社會公眾股東來決定企業價值。投資者們無法對附帶收益進行合理估值,儘管在理論上,這是公眾股東利潤的主要來源。母基金的管理費用則更容易預測,因此也吸引了更多的公眾投資者。

公眾投資者變得越來越重要,他們的支持是大型私募股權基金進化成新一代資本巨頭的必要條件。目前的私募股權基金仍然主要依賴有限合夥人,養老保險基金和捐贈基金是私募股權業的基石。最終,即使創始人開始考慮退休生活,他們還是在路上奔跑,鞏固現有的合作關係,並不斷尋求新的合作夥伴。這就是私募股權業務的核心,在幾十年前發起的時候就是如此。

施瓦茨曼就是活生生的例證。他很少出現在總部的辦公室,但是他從來不會拒人於千里之外。在主觀上他亦不想這樣。在最近的一次訪談中,我在情人節當天來到他的辦公室,這天也是他的生日。我坐在臨近他辦公室的一間小屋子裡。不久,從巴黎傳來清晰的影像,施瓦茨曼出現在螢幕上。

他正在系列旅途當中,目的地包括中東、歐洲和亞洲等地,終點站是回到美國參加執行長聯合商務理事會。前一天,他在倫敦出席會議,以確保歐洲的員工能夠與美國和其他地區的員工保持行動一致。這是屬於活動家施瓦茨曼的榮耀和逍遙,在合縱連橫的多地巡迴演講中,他始終透過網路與他人保持聯繫。在接下來的兩個小時裡,我們總共有好幾次長達20分鐘的溝通,施瓦茨曼利用中間的休息時光與其他人進行電話會議。雖然他大多時候迴避用電子郵件交流,但他喜歡使用電話,只要電話聲一響,他從來不會抗拒。

施瓦茨曼充滿激情的介紹,他正在努力使自己變得不重要。「即使我死了,也不會發生任何改變,」他說道:「我無關緊要。我已經完成了該做的事情。」

但在僅僅幾分鐘後,他就開始自相矛盾了。他興奮的描述著前日在倫敦舉行的會議詳情,他向183名員工(他知道確切的人數)進行演講,其中大部分是兩年內加入的。「我走上臺前,然後說道:『這是我們信仰並奉行的。我不在乎你們曾經聽說了什麼。眼下才是康莊大道。』這才是當務之急,就好像汽車隔一段時間就需要保養一下。」

擁有幾十個家喻戶曉的企業,這究竟意味著什麼呢?他回想了一下告訴我,這從根本上改變了黑石集團內部成員如何思考手邊的工作,甚至包括他自己。他說:「當你擁有了世界上最大的連鎖酒店時,一切都發生了改變。」

施瓦茨曼可能正在加緊培養接班人,但這個過程是漫長且不平靜的,和大部分競爭對手所面對的情況類似。他已經將公司牢牢的掌控於手中,由他帶領著黑石集團前進。這意味著時時刻刻為最大的客戶著想、保持競爭領先優勢以及把大部分時間花在公園大道以外。幾十億的資金不會自動自發的募集完成。

施瓦茨曼總是全神貫注,對消逝的時間渾然不覺。當他完成一項任務後,就會立刻全心全意轉向下一個目標,毫無留戀。這一天結束的時候,他終於意識到妻子還在等著為他慶祝生日。晚飯過後返回紐約的路上,還有好幾通電話等著他,總部的同事在一天的末了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向他彙報。當這一切終於完結,亞洲的清晨又被喚醒。他很快站起身來,留下的只有一張空椅子。

離開黑石集團辦公室後,我來到了公園大道。凱雷集團的大衛.魯賓斯坦可能在不遠處,向未來的股票持有者介紹即將上市的凱雷集團以及未來的增長計畫。KKR的克拉維斯則剛剛結束了中東和亞洲之旅,正在預備向股東們介紹凱普斯通的諮詢業務,以及對啤酒製造商東方啤酒和膠囊製造商Capsugel 的併購計畫。TPG的庫爾特正在修改曾於斯科茨代爾(Scottsdale)發表的演講,為了配合在柏林召開的私募股權業年度投資會議有關工會的話題。

他們都瞄準公司或行業的目標,在各自的道路上奔波勞碌,無暇他顧別人的戰略。新的一年,投資者在業績上的更大壓力,自己定下的宏偉目標,越來越龐大的組織結構,疊加在一起,實在是重擔累累。為了繼續擴張的資本帝國,他們要不停的募集資金,不停的購買企業,永不止息。

書籍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