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認識口服排卵藥:Clomiphene和Letrozole差異在哪?研究建議使用哪個好?

認識口服排卵藥:Clomiphene和Letrozole差異在哪?研究建議使用哪個好?
Photo Credit: Depositphoto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大家想到人工生殖,可能最耳熟能詳的是「試管嬰兒」、「人工授精」等方法,但其實在這類方法之前,我們最常使用的是「口服排卵藥」。口服排卵藥目前在市面上主要有兩種,分成傳統的Clomiphene(喜妊、可洛米分)以及新型的Letrozole(復乳納)。

但比較不同的是,在BMI>30.3的組別中,Letrozole的總活產率是更顯著大於Clomiphene組別的。

看完了非針對多囊性卵巢的賽前賽,目前暫時是以Letrozole勝出,接下來我們來針對多囊性卵巢來把兩種藥物放上壘台吧!

我們先來看看超知名的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這篇的名字就是「Letrozole versus Clomiphene for Infertility in the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ref. 2),他們把750位病人平均隨機分給兩種藥物。

最後發現,在活產率(Live birth rate)方面,不管是整體的比較、還是把組別分成(1)BMI<30.3 (2)30.339.4。全部的活產率都是Letrozole比較好,藉此奠基了Letrozole的勝利基石。

1
圖片來源:N Engl J Med 2014; 371:119-129 DOI: 10.1056/NEJMoa1313517

讓我們再找更多證據來看看,在2017年於期刊《Human Reproduction》(ref. 3)中,一樣也是針對159位多囊性卵巢的女性做隨機雙盲的分配。一組是每天用50毫克的Clomiphene ; 一組是每天2.5毫克的Letrozole。

在比較後發現,不管是懷孕率(Pregnancy rate)、活產率(Live birth rate)還是排卵率(Ovulation rate)都是Letrozole勝。

1
圖片來源:Hum Reprod . 2017 Aug 1;32(8):1631-1638.

總結

其實大象醫師還有一些研究沒有放上來,但NEJM那一篇研究真的是奠定了Letrozole在多囊性卵巢中的地位。美國婦產科醫學會原本在2014年針對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且BMI>30的族群建議使用Letrozole。但到了2018年的建議,則是針對「全部的多囊性卵巢症候群」都建議使用Letrozole來當作誘導排卵的藥物。

最後,大象醫師要說,統計上的建議是針對一個群體來看,但每位病人對於藥物的反應不同,所以臨床上使用口服的排卵藥,仍要尊重自己醫師的用法,而若有任何副作用也請一定要反映。

希望大家對於口服排卵藥有更多的理解了。

參考資料

  1. A nomogram to predict the probability of live birth after clomiphene citrate induction of ovulation in normogonadotropic oligoamenorrheic infertility.
  2. Letrozole versus Clomiphene for Infertility in the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3. Doub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letrozole versus clomiphene citrate in subfertile women with 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丁肇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