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美國5/16進行債務上限第二輪會談,若拜登最後決定訴諸最高法院,大法官們將面臨兩難

美國5/16進行債務上限第二輪會談,若拜登最後決定訴諸最高法院,大法官們將面臨兩難
美國總統拜登(右)與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左)於5月9日進行舉債上限談判|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若民主、共和黨談判破裂,拜登可能會透過憲法第14條修正案,透過最高法院判決,繞過國會直接提高債務上限化解危機。許多學者認為,債務上限的規定違反該憲法條款,因此若國會未能提高債務上限,財政部有權無視上限,繼續發行新的債券來支付國家債務。不過即便提交最高法院,大法官最快仍須需要6到8週才會給出結論,而這段空窗期,仍然會讓全球市場陷入動盪。

結合《CNN》《POLITICO》《BBC》報導,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與參、眾議院領袖將於5月16日進行債務上限的第二輪談判。若談判破裂,美國最快將於6月1日達到債務上限,而拜登可能會援引憲法第14條修正案,透過最高法院判決直接提高債務上限。然而,由於最高法院審理案件需要幾週甚至幾個月的時間,這段懸而未決的空窗期,仍會造成全球經濟動盪。

民主黨與共和黨在債務上限的談判上,已經僵持許久,拜登呼籲掌握眾議院多數的共和黨,在國會中提高政府的舉債上限。然而,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與共和黨人,希望拜登削減政府的財政支出,並將債務上限作為談判籌碼,逼迫拜登妥協。拜登與麥卡錫皆不願讓步,使談判陷入僵局。

根據《BBC》與《POLITICO》報導,若談判未果,美國最快將於6月1日達到債務上限,屆時美國信貸的信用評等會大幅降低,股價將大跌、經濟將收縮超過4%,預計會有700萬人失業,民眾借錢買房、買車的成本也會提升。

因此,若民主、共和黨未能達成協議,拜登可能會透過憲法第14條修正案,透過最高法院判決,繞過國會直接提高債務上限以化解危機。

什麼是第14條修正案?

美國憲法第14條修正案明訂對於法律批准的合眾國公共債務,包括因支付平定動亂或反叛有功人員的年金而產生的債務,其效力不得有所懷疑。

許多學者認為,債務上限的規定違反該憲法條款,因此若國會未能提高債務上限,財政部有權無視上限,並繼續發行新的債券來支付國家債務。

不過,由於該條款的用詞過於模糊,債務上限是否違憲,在法學界仍存有爭議,最高法院只有在1935年佩里訴美國案中,解釋過該條款,且當時仍然沒有回答國會規定的債務上限是否有效。

法院的兩難

若拜登最後決定將案件訴諸最高法院,大法官們將面臨兩難。一方面,最高法院目前對大多數案件的處理方式,幾乎都是以有利市場和有利商業為主,法官們會盡可能避免全球經濟災難的發生,若判決拜登敗訴,將不利市場。

GettyImages-1254375964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另一方面,以保守派大法官為多數的最高法院,對拜登在過去許多案件,例如美國學貸減免計劃中,試圖利用行政權力,繞過國會達成政策的做法抱持高度不滿。若法院在債務上限案中支持拜登,可能會鼓勵拜登在未來,繼續透過司法部門與行政權力無視國會。

因此,法律專家表示,最高法院可能會完全迴避、拒絕受理釋憲聲請,債務上限問題一直都只是政治談判的工具,大法官們可能會希望將紛爭留在政界。

康乃爾大學法學教授多爾夫(Michael Dorf)表示:「如果你是羅伯茨(John Roberts,美國首席大法官)你不希望民眾抱怨,是最高法院摧毀了全球經濟,你希望民眾說,最高法院把這個問題留給了政治部門,是政界讓全球經濟陷入困境。」

眾議院前法律顧問(Stanley Brand)則指出,即便最高法院受理了案件,法院審理通常會花上幾週或幾個月的時間,最快需要6到8週才能得出結論,而這段空窗期,仍然會讓全球市場陷入動盪。

拜登可以無視債務上限,繼續發行債券嗎?

多爾夫認為,若舉債上限談判破裂,直接無視規定繼續借錢、發行債券,是拜登可以實施的政策之一。他補充,雖然該手段可能會引發共和黨上訴,不過由於此情況從來沒發生過,無法確定大法官會如何審理,加上大法官本來就不想被捲入債務上限的紛爭中,因此這個政策不一定會受到阻擋。

然而,史丹佛大學法學院教授麥康諾(Michael McConnell)回應,拜登自行下令發行新債券,並沒有辦法挽救全球經濟,因為無視舉債上限是違法的行為,新發行的債券本身存在法律不確定性,投資者會因為風險過高而放棄購買債券。

麥康諾直言:「如果總統自行下令發行新債券,它們將得不到美國的支持,投資者購買它們將是愚蠢的,在還沒上法庭之前,美國就會先面臨經濟後果。這只是一個愚蠢又非法的想法。」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張博丞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