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香港重推投資移民:民間熱議之下仍然「只聞樓梯響」

香港重推投資移民:民間熱議之下仍然「只聞樓梯響」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來自香港的台灣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蘇偉業教授對《BBC中文》說:「內地人移民香港某程度當然可以紓緩一些人才缺口,其實香港回歸後就有不少移民是從內地來,或是海歸內地人。不過,就經濟角度看,整個問題的核心是中國與西方關係惡化,而香港在經濟上受到連帶拖累。如果香港經濟不好,有新移民也不會改善問題。」

北京似乎也在對此發出信號。香港特區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5月10日拜會中國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後主動對香港記者說,夏提醒香港「一定要……做好充分溝通,妥善處理好人力不足方面的挑戰」。

新政策能填補香港人才缺口嗎?

香港特區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回答《BBC中文》查詢時說,重啟投資移民計劃是「為了進一步豐富人才庫及吸引更多新資金落戶香港」。

投資移民把資金帶進來,但「財」跟「才」能否畫上等號?

香港交易所外的證券報價屏幕(16/3/2023)

EPA

業內人士認為,低稅率等環境讓香港依然具備吸引外來人才的競爭力。

美世香港的陳慧盈分析說,憑著經濟多元,其社會面貌,加上容易以英語營商,便已經將香港置身於世界各地高技術人才理想工作與居住地的榜單上。

陳慧盈對《BBC中文》說:「用來吸引海外人才的基礎建設也已完備,加上一個經過深思熟慮的投資移民計劃,香港特區將能進一步在尋求推進事業的國際專業人士之間引起興趣。」

而從2015年被叫停的舊版計劃來看,此類計劃最能吸引的人才絕大多數來自中國大陸——香港入境事務處向《BBC中文》提供的數字顯示,從2010年至2015年停止接受申請為止,全球共有34759人申請「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其中33013人是「中國籍而已取得外國永久性居民身分的人士」,佔比95%。這裏並未計算配偶、子女等「受養人」數字。

而從2003年舊版計劃開始至2015年計劃叫停,入境處共接獲44653起申請,其中35458獲批。入境處未能提供2010年以前申請人國籍明細數字,也並未提供獲批申請人的國籍明細。

螢幕快照_2023-05-16_下午3_34_36
Photo Credit: BBC
計劃自2015年1月15日起「暫停」|資料來源:香港入境事務處

中國大陸居民成為香港投資移民主要來源的現象,在立法會辯論中被周文港博士形容為「荒謬」,尤其當來自其它國家的申請人實際上也可能是已取得外國公民身份的「華人華僑」。而據《香港經濟日報》引述特區政府消息人士稱,為免犯下「鼓勵走資」的「政治不正確」錯誤,新版投資移民計劃也不可能允許中國大陸居民直接參與。

萬寶盛華的徐玉珊說:「香港擁有獨特的優勢,本港的經濟自由度在國際排更是名位列前茅,加上低稅率及稅制簡單等,提供良好的營商環境,吸引內地人到港發展。加上香港為國際金融樞紐,多年來匯聚國際專業人才,能為來港發展的投資人士提供專業意見及優質服務,有利業務拓展。」

「此外,香港教育制度優良,除為香港學生提供15年免費教育,亦可選擇報讀不同國際課程,更擁有五所全球百大大學,對內地高端家庭有一定吸引力。」

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艾西亞博士(Dr Alicia Garcia Herrero)認為,香港新版投資移民政策將因應粵港澳大灣區計劃推進而有所傾斜,這些招才計劃也將加快香港融入大灣區,香港也會隨之而「大陸化」,但香港仍有其比較優勢。

艾西亞對《BBC中文》說:「我認為香港確實有很大的優勢,而這優勢在於新加坡給人的印象其實沒那麼好。這有幾個原因:人多擁擠、生活費昂貴等等……我想這將是計劃或許會成功的理由之一。」

手機上展示的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證樣本

BBC News Chinese

投資移民計劃將可讓外地富戶定居香港,並最終取得永久居留權。(圖中為官方宣傳樣本)

《香港國安法》對香港吸引投資移民有多大影響?

2020年6月30日深夜,《香港國安法》頒布實施,國際輿論認為這是「移民潮」及香港人才外流的開端。

也有人認為《香港國安法》不損香港吸引力——香港何敦律師行(Haldanes)合伙人向威廉(William Ahern)2021年1月撰文分析《香港國安法》影響時寫道:「最主要的擔憂是中共會否繼續走半直接管治的道路,讓香港降級成為『又一個中國城市』。」

「其中一個答案是,即使這想法或許會嚇怕本地人與外國人,但中國大陸居民大概不會。從香港管理的大陸現金與其他資產規模持續擴大, 包括大陸企業在香港上市的收益,均展示了對香港的信心。」

微信上一則宣傳香港投資移民計劃的短視頻截屏(3/5/2023)

BBC News Chinese

中國社交媒體上要找到宣傳香港投資移民的視頻和文章可謂易如反掌。

如果引進中國大陸人士作為投資移民,他們是否留得住?是否足以緩解香港「人才荒」?特區入境處向《BBC中文》提供的數字顯示,同樣從2010年起至2022年底,根據「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獲批來港而最終取得居留權人士為3643人。

來自香港的台灣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蘇偉業教授對《BBC中文》說:「香港人才流失問題不僅是因為香港人移民外國所造成,一些在港工作的外國人也離開香港。」

蘇偉業教授認為:「內地人移民香港某程度當然可以紓緩一些人才缺口,其實香港回歸後就有不少移民是從內地來,或是海歸內地人。不過,就經濟角度看,整個問題的核心是中國與西方關係惡化,而香港在經濟上受到連帶拖累。如果香港經濟不好,有新移民也不會改善問題。」

法國外貿銀行的艾西亞說:「別忘記世上沒有完美的——迪拜人很擠,新加坡人很擠,可沒多少地方有著低稅環境可讓你去,或者是能讓你開辦業務,充滿活力的地方。因此我不會全盤否定這計劃。」

香港投資移民新政策內容到底有什麼?

答案是目前還沒有。

雖然傳說中的「4月1日公布」並未發生,但無阻中國社交媒體上繼續傳播「不日開通」、「火熱申請」等傳言,當中還包括了「投資額度為2000萬港元」等說法,如何透過先入籍第三國參與香港投資移民。

香港落馬洲支線管制站入出境區域內的」內地居民「與」香港居民「指示牌(8/1/2023)

AFP

新版「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細節仍待香港特區政府公布。

值得一提,「幾內亞比紹護照是全球最便宜的護照,實用性高成搶手貨」這樣的言論也不難在這些社媒帖文、視頻中發現,而中國使館已多次「提醒中國公民切勿非法辦理幾內亞比紹護照」。

香港特區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發言人答覆《BBC中文》查詢稱:「新計劃將大致沿用原有『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的框架和申請資格,至於申請人在港的投資範疇和金額要求等規定則正在審視及可能作出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