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首屆中國-中亞峰會18日西安登場,北京打算直搗俄羅斯後院嗎?

首屆中國-中亞峰會18日西安登場,北京打算直搗俄羅斯後院嗎?
俄羅斯總統普亭(左)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平心而論,中國的中亞影響力當然在上升,但有鑑於俄羅斯在某些領域仍具關鍵影響力,以及中國的「有所為有所不為」,在可見未來內,即便中國將持續耕耘此處,北京都沒有能力與意願,在中亞徹底取代莫斯科,成為該地主導力量。

文:劉燕婷

5月8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宣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5月18日至19日,在陝西省西安市主持首屆中國-中亞峰會。

與此同時,四位中亞領導人將在16日至20日應邀訪華,包括哈薩克總統托卡耶夫(Kassym-Jomart Tokayev)、吉爾吉斯總統扎帕羅夫(Sadyr Nurgozhoevich Japarov)、塔吉克總統拉赫蒙(Emomali Rahmon)、烏茲別克總統米爾濟約耶夫(Shavkat Mirziyoyev)。四人將在18日與土庫曼總統別爾德穆哈梅多夫(Gurbanguly Berdimuhamedow)會合,共同出席當日的中國-中亞峰會。

回顧此前,中國與中亞的官方定期會晤機制,僅止於外長層級,能有今日發展,乃是經歷了多時協商:2022年中國—中亞外長第三次會晤期間,各方首次同意建立元首會晤機制,並商定由中方擔任首屆主辦國;2023年4月27日,中國外交部長秦剛於第四次外長會晤上宣布,已確定在5月舉行首屆中國-中亞峰會。

長年以來,外界都將中亞都視作「俄羅斯後院」,莫斯科亦是如此。但伴隨「一帶一路」項目開展、俄烏戰爭爆發,此處的大國格局悄然生變:俄羅斯不再一呼百應,中國則愈發活躍。此前2023年3月,沙烏地阿拉伯、伊朗在北京宣布復交,昭示作為美國傳統勢力範圍的中東,已能接納中國的大國身分;眼下中國-中亞峰會舉辦在即,同樣凸顯作為俄羅斯傳統勢力範圍的中亞,也有了中國的政治活動空間,不少分析由此定調:中國正在「直搗俄羅斯後院」。

平心而論,中國的中亞影響力當然在上升,但有鑑於俄羅斯在某些領域仍具關鍵影響力,以及中國的「有所為有所不為」,在可見未來內,即便中國將持續耕耘此處,北京都沒有能力與意願,在中亞徹底取代莫斯科,成為該地主導力量。

W020230427560979031457
Photo Credit: 中國外交部
中國—中亞外長第四次會晤。

俄羅斯確實衰弱

首先,從權力消長的視角來看,俄羅斯的中亞影響力確有衰退,俄烏戰爭爆發之後尤其明顯。

在政治場域,中亞五國皆不願替俄羅斯的戰爭主張背書,也不承認俄羅斯對在烏實控地擁有主權,普亭(Vladimir Putin)個人雖能體諒,卻無法阻止民族主義者口出惡言,結果便是讓俄羅斯的軟實力更加受損。例如2022年4月,俄羅斯主持人格奧薩揚(Tigran Keosayan)在節目上表示,哈薩克未在俄烏衝突中支持俄羅斯,甚至取消一年一度的5月9日勝利日閲兵,「相當忘恩負義與狡猾,應該看看烏克蘭的下場」,結果引發哈薩克政府的外交抗議,托卡耶夫由此陷入尷尬境地。

或許正因如此,該年6月17日托卡耶夫在聖彼德堡國際經濟論壇上,被《今日俄羅斯》(Rossiya Segodnya)主編西蒙尼揚(Margarita Simonyan)問及:哈薩克如何看待俄羅斯對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時,托卡耶夫直接表示,「如果放任民族自決權,那麼地球上將不會只有193個國家(即聯合國會員國數量),而是會出現500至600個國家。因此哈薩克不會承認科索沃、南奧塞提亞或阿布哈茲的國家地位,這一原則也將適用於頓內次克和盧漢斯克。」此言在一定程度上維持了哈薩克的國家體面,卻再次減損了俄羅斯的政治威望。

而在安全場域,俄烏戰爭同樣產生了負面影響。戰爭期間,塔吉克與吉爾吉斯恰好爆發多次邊界衝突,俄羅斯雖在兩國都有軍事基地,卻顯然有些分身乏術,其所主導的集體安全條約組織(CSTO,簡稱集安組織)亦未發揮顯著作用。最後在普亭致電兩國領導人後,雙方衝突雖有趨緩,吉爾吉斯卻認為俄羅斯偏袒塔吉克,故而拒不參加2022年的集安組織軍演,讓「牢不可破的兄弟情誼-2022」之名淪為諷刺。此外俄軍在烏克蘭戰場的表現不如預期,又於2022年9月自塔吉克基地抽調部隊至烏克蘭前線,人數高達千餘名,自會讓外界質疑俄羅斯的軍事實力,並讓「中亞治安官」的名號再次蒙塵。

與此同時,中國在中亞的表現愈發積極,不僅與多國簽署新經濟協議,例如與烏茲別克的150億美元協議,也開展了新的基礎設施項目。官方數據顯示,2022年的中國與中亞五國雙邊貿易額高達702億美元,同比增長約40%,創下歷史新高;其中,中國自五國進口的農產品、能源產品、礦產品同比增長均超過50%,對各國出口的機電產品同比增長42%,跨境電商貿易額則同比增長95%。

在此期間,因俄羅斯反對而懸宕許久的中吉烏三國鐵路項目(CKU),也終於迎來解凍契機,2022年9月習近平訪問烏茲別克、參加上海合作組織(SCO,簡稱上合組織)峰會期間,中國便與吉爾吉斯、烏茲別克的有關部門簽署《關於中吉烏鐵路建設項目(吉境內段)合作的諒解備忘錄》,該項目預計可在2023年動工。

此外今年3月的諾魯孜節賀電中,習近平既向中亞諸國領導人發出峰會的正式邀請,也透露期待與各方會面討論強化關係的「宏偉計劃」(Grandiose Plan)。雖說中方至今未進一步透露相關消息,但外界普遍預測,5月的中國-中亞峰會結束後,各方會正式宣布「宏偉計劃」的主要內容,所涉場域可能包括增加天然氣進口、深化「一帶一路」項目、提升投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