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專訪】立委吳欣盈:金融可扮演第二軌外交,台灣應設置主權基金,打造「護國金盾」

【關鍵專訪】立委吳欣盈:金融可扮演第二軌外交,台灣應設置主權基金,打造「護國金盾」
關鍵評論網TJ拍攝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台灣中央銀行不能變成「電影哈比人裡專門收集金幣的龍」,外匯存底要靈活有效利用。民眾黨立委吳欣盈強調,5603億美元提撥10%,約560億美元成立主權基金,雖然相較於國際的主權基金,規模較小,但卻能成為保護台灣成為「護國金盾」。

一直以來,台灣中央銀行(下稱央行)是民眾最信賴的機構之一。而本次台灣民眾黨立法委員吳欣盈向央行喊話,修正《中央銀行法》第22條、33條,主張拿外匯存底的10%,設置「主權基金」。這是一個相當艱難的說服過程。

主權基金(SWF):政府因為特殊目的,成立並持有的投資基金。它透過管理資產以達成較好報酬率,通常採用包括投資國外金融資產等各種的策略。

事實上,央行在「穩定匯率」上功不可沒,但多年來也形成了一種保守的心態,以致於台灣外匯存底膨脹,截至2023年3月已來到5603億美元,在世界各國之中名列前茅。過度膨脹的外匯,有人開玩笑說,央行成為電影哈比人裡專門收集金幣的惡龍。

金幣堆在倉庫沒流動顯然是大問題。但為何要動用這筆「大錢」去設立主權基金,台灣有何迫切要面對的問題嗎?

台灣問題分為國內和國外。在國內,吳欣盈強調,台灣的資源不多,還有高齡化、少子化,勞工退休金、健康保險破產等巨大挑戰。

很現實的,窘迫的財政漏洞,錢要從哪裡來?吳欣盈強調,政府資源要做有效率運用,而不是固守城池、甚至盲目大撒幣,這些都治標不治本。

台灣是一個島國,面對國際情勢的挑戰,只有乘風破浪的開拓,才是唯一的出路。

吳欣盈解釋,撇除大的經濟體,如中國,包含挪威、新加坡、香港、卡達,甚至是拉丁美洲國家,都已設立主權基金,唯獨台灣舉棋不定。上述國家將資金投入有前景的產業,獲得不錯報酬,替其國內政策開闢所需財源。

DSCF4520
關鍵評論網TJ拍攝

吳欣盈受訪期間,拿出許多圖表數據,甚至向《關鍵評論網》翻起了各國文獻、大頭書佐證(桌面擺滿各種資料),主權基金應該做,而且要趕快做。過去吳欣盈曾在金融業任職多年,他還以經驗向我們分享我們,目前台灣金融業的種種沉痾。

談到台灣金融,其實還一個大問題,那就是「台灣一直沒有把『金融』當作一個產業看待,這是我最大的衝擊」吳欣盈不滿地說道。

吳欣盈進一步解釋,自身是金融背景出來的,剛回到台北時感到很震驚。對許多台灣人來說,學成歸國從事「資通訊產業」是最好的選擇,但是如果以金融業而言,卻不是如此。

吳欣盈說明,如果不是因為家業(新光集團)的關係,若作為一個金融業的人,首選不是台灣。他直言:「許多年前,可能會在香港和韓國中會二選一,應是香港是第一,韓國、日本也許還不錯,直至今日,新加坡是最好。」

吳欣盈的說法,像是說國王沒穿新衣的孩子,一針見血地戳中多年來台灣相關部會,那保守僵化的心態。這是攤在陽光下的秘密,是金融市場台灣總不如港星韓等地區的主因之一。

吳欣盈以指數股票型基金(ETF)為例指出,當時英國上架後,台灣會晚5至7年才跟上腳步。他擔憂的說:「那時候我真的深深感覺,台灣真的很慢」。

投資是王道,可以開拓台灣外交影響力

另一方面,主權基金在國外的功能,是以「投資」開拓台灣外交、發揮影響力。

金融是可以改變世界。吳欣盈說,現在最著名的例子是,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締約方大會(COP)衍生的關稅及罰金,是產業立即要面對的「碳關稅」挑戰,金融稅務已改變全球供應鏈。

此外,吳欣盈仔細地向《關鍵評論網》解釋,金融和國際的關聯。國際關係中有第一軌外交(track one)意即官方外交;而第二軌外交(track two)非官方外交。吳欣盈強調:「如果是第一軌外交會引起沒必要的外交問題」。

台灣必須要更靈活,利用「非正式管道」擴大影響力。

吳欣盈說明,第二軌外交是目前台灣最可以發展也最靈活的選擇,像是文化、藝術、經濟等交流。而他目前在立法院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利用金融上的長才,替台灣「打開非官方的連結」。

吳欣盈:「如果外交走不出去,那我們邀請它進來」

吳欣盈強調,過去象徵性的外交是由金錢堆砌出來的,我們必須走向實質外交,利用「主權資金」進行投資,擴大國家影響力。

多年來,政府做了許多無效的金錢外交,那些錢,為何不乾脆以主權基金方式,投資有前景的企業。他再度拿出圖表直言:「國家政策,步伐有無一致,目標是否明確,從數據看很清楚」。

DSCF4532
關鍵評論網TJ拍攝

吳欣盈拿出數據,熟練地向我們說明主權基金內涵。他說過去擔任6個月的立委期間,親自拿著數據懶人包,向不同黨派的人解釋主權基金對台灣的好處,終於獲得過半立委的支持。資料中大大寫著「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的字樣。

「投資是王道,資源要結合,擴大台灣在各組織的影響力。」他進一步補充,假如台灣有一個主權基金如何帶動國內觀光,發揮影響力。

此外,主權基金還有一個好處。主權基金的董事、顧問團隊,可以舉辦各式的年會論壇,屆時邀請輝達(NVIDIA)黃仁勳,甚至臉書創辦人祖克柏(Mark Zuckerberg)來台演講,這些年會都能提高台灣能見度,吸引國際投資人來台灣。

想想看,那時候將有更多商業、投資市場上的重量級人物湧進台灣,全球目光都會在台灣。現階段,新加坡已經做到了,它們順利接收這些以「投資帶動」的觀光熱潮,如當地MICE Hotel等級的飯店相當缺人,是一種商機;最後還吸引到更多金融業的人才。

MICE:是由Meeting、Incentive、Convention、Exhibition/Event的首字母組合而成的新商務關鍵字。在基於這4大主題可解決商業上的問題,各國企業以此為基礎而努力。

台灣除了有矽盾,更要有「護國金盾」

事實上,5603億美元提撥10%,約560億美元,這樣的金額「非常保守」,但卻可以發揮奇效,甚至可成保護台灣的「護國金盾」。吳欣盈說,我們應該改變想法,轉換態度,才能把金融當作一個產業推動。

目前台灣央行資產都是債券與現金,每年報酬率只有約2.64%;相比於新加坡的主權基GIC(Government of Singapore Investment Corp),它透過投資不同資產,創造了高達7%的年化報酬率,相比之下,台星兩國差距非常大。

吳欣盈強調,1981年新加坡成立GIC,它們僅花8個月的時間,下定決心成立GIC,當時新加坡沒有什麼人才,但是發展至今,在全市有10個Office,成果非常卓越。

未來台灣主權基金若設立,將投資國際上優秀的公司,能夠在產業鍊上發揮影響力。他開玩笑說:「這就像是我們去廟拜拜,有捐獻的民眾,神明多少會保佑。」意即,未來我們的主權基金,能夠投資法國空中巴士(Airbus),豈不是和法國有一定程度的連結?這是一種外交手段,就是主權基金的重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