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最近的能源謠言:一縣市一小型核電?太陽能板阻礙降雨?需量競價浪費公帑?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寄望小型核電廠、反對再生能源開發、反對能源管理措施,不只發不出一度電,也阻礙台灣的經濟發展、無法滿足國際的綠色供應鏈要求。2024總統大選應以專業的角度、務實討論如何推動能源轉型與淨零碳排,不要繼續流傳各種似是而非的謠言。
文:陳秉亨(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創會理事長)
淨零碳排社會是國際共同努力的目標,不論是面對環境生態保護的責任,或是國際供應鏈的要求,能源轉型是台灣必須走的路。過去馬政府時代把綠能當丑角,錯失轉型時機,讓台灣同時面臨核電如期除役、減少燃煤發電空氣汙染、增加再生能源與改善電網韌性等多重挑戰,以及在這些挑戰下仍須,同時維持經濟成長的用電。
台灣綠能的發展除了上述挑戰之外,時常遇到各種打擊能源轉型的謠言,如太陽能影響降雨、太陽能板釋出有害物質、風力發電造成揚塵、需量競價浪費公帑、推動一縣市一小型核電……等。
這些謠言誇張程度接近認知作戰,且完全無助於能源轉型,增加不了一度電。筆者針對幾則不實資訊進行釐清。
一縣市一座小型核電可行嗎?
近日有意競逐總統大選資格的郭台銘董事長拋出核四不可行、一縣市一核電廠政策,雖然郭董事長確實沒有看錯核四的本質,但對於小型核電廠的評價過於樂觀。
首先:小型商用核電已經討論多年,至今有少數案例,但是並沒有比較省成本與時間;第二、小型商用核電有更多核廢料問題(如下圖),可能比傳統核電廠高出30倍之多,台灣國土面積有限,而且臨避設施時常遭遇民眾強力抗爭,一縣市一核電廠等於一縣市一核廢廠,社會上更無法接受;第三、如果分散各縣市的小型核電廠,在多地震、颱風甚至面臨中國武力威脅的台灣,將會增加更多核安的風險;第四、發電成本比現有的風力、太陽能等再生能源更高。

因此所謂「一縣市一小型核電廠可以解決電力問題」,可算是一種禁不起檢驗的謠言。有趣的是,郭董事長創辦的鴻海公司,這幾年投資許多太陽能案廠以滿足蘋果供應鏈的綠電要求,應該理解國際上RE100要求的是使用再生能源,而非核能才對。
太陽能阻礙降雨?溶出有害物質?
過去謠傳清洗太陽能板會溶出有害物質影響農漁產業生產環境,事實上公部門、產業界已澄清過很多次,太陽能板主要成分為矽,各國廣泛使用且訂定嚴格的品質規範,此外,太陽能板與農業生產環境共生的案例在國際上比比皆是,光電板不可能因為清洗就溶出有害物質。
明明是網路上隨手可得的資訊,還是持續謠傳,甚至有國會議員於國會殿堂如此表示,顯然不實謠言影響甚深。
最近還有更誇張的說法,指稱太陽能板阻礙南部降雨,也受到氣象專家的駁斥:以全球尺度來看,台灣的太陽能板面積完全無法影響降雨鋒面的生成與移動,也是有民意代表受謠言影響,用此謠言作為問政題材。
筆者認為,興建了太陽能板之後,減少地面被日曬高溫,對於微氣候的影響有待後續的研究,惟其對微氣候的影響,應該比起都市熱島效應輕微許多,如果民意代表關心這樣的主題,更應該關心都市規劃與能源使用的問題。
需量競價就是浪費公帑?
近日也有國會議員質疑需量競價的合理性,所謂的需量競價的概念,就是在用電尖峰,用比較優惠的價格請廠商節約用電,減少電力系統尖峰負擔。帳面上來看,廠商自願節電,政府以每度8-10元的價格給予獎勵相當優惠。但是,需量競價可以看成虛擬電廠的概念,與為了尖峰用電而興建電廠、營運、人事、燃料成本相比,在電力尖峰用優惠的價格請電力用戶節約用電算是划算很多。
虛擬電廠也是國際上行之有年的機制,以311核災過後力行電業改革的日本為例,各個能源公司以不同的優惠來獎勵民眾在用電尖峰節約能源。如果大力推廣,可以讓一般民眾有誘因使用時間電價,減少電力系統尖峰負載,也可以節省電力開支。因此需量競價並沒有浪費公帑的問題。
諷刺的是,本來就應該做的節約能源愛惜地球環境之事,卻變成「如果不缺電何必節電」的政治口水戰。

能源政策有需要監督的地方,但不要劃錯重點
能源政策確實有許多去方值得監督。
近的地方,比如說進度延宕的核廢料處理進度、尚未建立與農漁村共榮發展模式的綠能開發、促進公民參與再生能源發電,讓收益可以嘉惠百姓、簡化一般家戶可以便利的申裝綠能設備、離岸風機的興建過程水下噪音的規範無法保護瀕危海洋哺乳生物、電網韌性有沒有辦法因應未來更多的再生能源裝置容量……等。
如日前,長期關注台灣能源問題,《台灣,能,革命》作者方儉先生所提出的質疑,我國的電網在光電充足時,如發生一次火力發電機組跳機,連帶造成光電案廠要解連,瞬間失去大量電力的時候,我們的電網如何因應?就是很值得討論的問題,如果真的關心台灣的能源政策,應該要針對關鍵問題核心進行討論,而非陷入這些謠言假議題之中。
愛可以促進能源轉型,謠言不行
核電支持者常嘲諷非核家園主張者用愛發電,事實上全球為了減少環境破壞所推動的能源轉型,有部分的動機正是基於對於世代人類與環境生態的愛。
愛可以促進能源轉型,但是謠言不行,寄望小型核電廠、反對再生能源開發、反對能源管理措施,不只發不出一度電,也阻礙台灣的經濟發展、無法滿足國際的綠色供應鏈要求。期待2024總統大選,應以專業的角度、務實討論如何推動能源轉型與淨零碳排,不要繼續流傳各種似是而非的謠言。
本文經《思想坦克》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原標題:謠言發不了一度電—談談最近能源謠言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
比利時列日大學在台灣全英文課程HEC Liège EDBA,把博士頭銜鍍金在您的名片上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現代業界對具備博士學位的高階主管需求日益增長,但在忙碌的工作卻難以腾出時間攻讀博士學位。幸運的是,比利時列日大學在台開設了全英文授課的高階企管博士專班,最快可在2年內完成博士課程與發表,為渴望提升自我和更新產業知識的高階主管與企業家提供了一個理想的機會。
現代商業界對於高階主管具備博士學位的需求日益增長,但許多專業人士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難以腾出足夠時間攻讀博士學位。幸運的是,現在有一個解決方案:比利時列日大學在台全英文授課的高階企管博士專班。除了提供一個在職攻讀歐洲頂尖企管博士的機會,還提供了一系列研討會發表的協助與各領域的專家建立強烈的人脈連結,列日大學的高階企管博士專班最快可以在2年內完成博士課程與發表,為那些渴望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和更新產業知識的高階主管與企業家提供了一個理想的學習機會。

學術研究與實務兼顧,提升個人品牌影響力
在現今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企業家與高階主管必須面對複雜的挑戰,例如: 全球化所產生的地緣政治動盪、技術快速創新造成市場的高度不確定性等。EDBA博士學位能夠提供深入的商業洞察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企業家及專業經理人能夠更好地應對這些整合與挑戰。此外,博士學位也是個人品牌建立的一個關鍵因素在商業界享有崇高的聲望和尊重,為高階主管及企業負責人打開更多商業拓展的機會,並且是領導者和決策者的首選。
擁有博士學位不僅展示了專業經理人的學術涵養,也體現了他們對自己產業發展的承諾和毅力。學位的獲得除了彰顯其頭銜與專業能力,更增加自信並開展職涯與事業願景。完成學位後除了成為該領域之專家,並增強自己在組織內部和外部的影響力,列日大學的高階企管博士學位也為高階經理人開啟了更多的不同產業的交流機會和晉升通道。許多企業和組織都尋求具有博士學位的高階主管、董事,他們被認為具有深入的商業洞察力和領導能力。

全台獨家全英文授課環境接軌全球最新商業議題
比利時列日大學的高階企管博士在台以全英文授課為特點,為學員提供了一個全英語環境的學習機會。這不僅有助於提升學員的英語能力,還能讓他們在全球商業環境中更自信地交流和合作。此外,彙集了一流的教授和業界專家,他們具有豐富的實務經驗和學術造詣,能夠為博士候選人們提供專業指導和深入的商業洞察力。
時間效益最大化 – 兩年完成,學習品質不打折
比利時列日大學的高階企管博士提供了一個精心設計的課程結構和專業指導的學習方案,使博士候選人能夠最快2年內完成學位與發表。首先,課程內容涵蓋了企業管理領域的核心知識和最新研究成果,從策略管理到領導力發展,從知識創新到市場行銷工具的革新等。其次,博士班提供了個別化指導和專業支持。除了每位學員將被指派一位專業的指導教授提供個人的指導,課程模組更導入了每學期兩天的獨立學習課程(Independent study),由列日大學欽點的導師親自手把手帶領博士候選人完成研討會、期刊以及畢業論文答辯。這種一對一的指導可以加快學習進程,確保學員在限定時間內完成學業要求。

就讀比利時列日大學高階企管博士,完整您的事業版圖
最後,快速攻讀高階企管博士班對於高階主管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列日大學在台全英文授課的高階企管博士班不僅提供了學術、知識和實踐技能,還培養了企業家與高階主管在全球商業環境中不可或缺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溝通能力。這些都是現代商業領袖必須具備的關鍵素養,才能在全球化的商業競爭中脫穎而出。
更多精采課程內容請洽:比利時國立列日大學EDBA在台辦事處(02)6605-0679
本文章內容由「中碩教育集團」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廣編企劃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