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避免美國史上首次債務違約,拜登縮減亞太行程,星媒:恐損及美國海外公信力

避免美國史上首次債務違約,拜登縮減亞太行程,星媒:恐損及美國海外公信力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政治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專家李柏(Jon Lieber)分析,「如果拜登在國內失去正當性,也無法在國際事務有所作為」,債限是很重要的議題,恐影響拜登連任機會。但無論如何,這都難免影響拜登在外交上的努力。

避免美國史上首次債務違約,拜登縮減亞太行程

(中央社)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以及在野的共和黨領袖16日讓各界看到雙方達成協議、避免災難性債務違約的希望;然而,這導致總統不得不縮短接下來的亞太行程,以利進一步的危機協商。

《法新社》報導,最新協商工作在沒有取得任何突破之後,共和黨籍的聯邦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向媒體表示,舉債上限議題事關重大,若要打破與民主黨籍總統拜登在這方面的僵局,仍有「許多工作要做」。

儘管兩方分歧依舊存在,白宮表示,拜登「樂觀認為,如果雙方善意的談判,就有可能達成負責任的跨黨派預算協議。」

麥卡錫同樣指出他預期最終會達成協議,儘管目前「尚未解決任何問題」。

拜登亞太行程砍兩站,Quad會談改地點

拜登17日將飛往日本出席七大工業國集團(G7)峰會,但將取消巴布亞紐幾內亞和澳洲行程,並於21日返回華府。

拜登原本預計前往雪梨(Sydney)與日本、印度和澳洲領袖開會,作為被廣泛視為抗衡中國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一環。澳洲總理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表示,四方安全對話將改在日本舉行。

美國財政部警告,若無現金履行付款義務恐衍生嚴重後果,除了無力支付聯邦工作人員工資,還可能引發利率飆升,並對企業、抵押貸款和全球市場產生連鎖反應。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預測美國「最早可能6月1日」開始債務違約;無黨派的國會預算處(CBO)預測日期則落在6月15日。

美國可能發生有史以來的首次債務違約,已引發各界緊張。美國140多位企業執行長致函拜登和國會領導人,強調朝野雙方達成協議的必要性。

輝瑞大藥廠(Pfizer)、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等企業執行長在連署信中說:「我們強烈敦促盡快達成協議,讓美國避免出現潛在的具破壞性情況。」

拜登協商債限打亂行程,QUAD峰會從雪梨改日本舉行

澳洲總理艾班尼斯17日表示,由於美國總統拜登取消訪問澳洲,四方安全對話(Quad)高峰會下週不會在雪梨進行。拜登因為在華府舉行的美國舉債上限談判而更改行程。

《路透社》報導,拜登取消亞洲行後半段的訪問澳洲和巴布亞紐幾內亞行程,艾班尼斯表示,澳洲、美國、印度及日本領導人改成週末在日本參加七大工業國集團高峰會期間進行會商。

艾班尼斯在記者會中表示:「四方安全對話領導人會議下週不會如期在雪梨舉行,不過我們四方安全對話領導人還是會在日本進行會商。」

艾班尼斯接受當地電台採訪時表示,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下週仍將前往雪梨。他說,拜登取消訪澳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也跟進取消行程。

四方安全對話是一個提倡開放印太地區的非正式集團,北京則認為它致力反制中國日增的區域影響力。

亞洲社會政策研究所(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高級研究員莫德(Richard Maude)表示,拜登原定訪問巴布亞紐幾內亞,本來是美國總統首度出訪獨立的太平洋島國,現在則可能導致華府在與北京的區域影響力之爭中受挫。

曾任澳洲情報首長的莫德17日在探討四方安全對話的討論會中表示:「這地區講究的無非就是見面三分情,露臉就成功一半了。中國時時刻刻都在露臉,所以看起來不妙。」

印度和澳洲不是G7國家,但已受邀參加在日本舉行的G7峰會。

拜登縮短亞洲行,星媒:恐損及美國海外公信力

美國總統拜登將縮短亞洲行,雖會如期赴日本出席G7峰會,但取消訪問澳洲、巴布亞紐幾內亞的行程,提早返美協商債限。星媒分析,此舉恐傷害美國海外公信力,有損拜登的外交努力。

白宮16日發布聲明表示,拜登本週赴日本出席七大工業國集團峰會後,將於週日(21日)返回美國和國會領袖會面,「確保國會在最後期限前採取行動,避免債務違約。」

外電報導,拜登原預定22日前往巴布亞紐幾內亞訪問,並與太平洋島國18位領袖會面,成為歷來首位走訪當地的現任美國總統,凸顯美國力求在太平洋地區抗衡中國勢力。

拜登原本也計劃到澳洲雪梨出席「四方安全對話」峰會,澳洲總理艾班尼斯17日表示,由美國、日本、印度、澳洲組成的Quad峰會將改在G7峰會場邊舉行。

對於拜登縮短亞洲行,提早返美協商提高政府負債上限,《海峽時報》(The Straits Times)17日引述分析家指出,這雖然是為了美國國內緊急優先事項而做出的決定,但很可能傷害美國在海外的公信力。

美國智庫「哈德遜研究所」亞太安全事務主任克羅寧(Patrick M. Cronin)表示,美國總統必須把國內財務償付能力置於海外訪問之前,了解美國政治的人會理解拜登的決定。

不過,克羅寧也說,當美國連「現身」都做不到,將損害美國形象。

政治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專家李柏(Jon Lieber)分析,「如果拜登在國內失去正當性,也無法在國際事務有所作為」,債限是很重要的議題,恐影響拜登連任機會。但無論如何,這都難免影響拜登在外交上的努力。

白宮聲明強調,提升像是Quad這類夥伴關係仍是拜登政府首要工作之一。美國期待在未來這一年,找到其他方式與澳洲、Quad、巴布亞紐幾內亞及「太平洋島國論壇」領袖互動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