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從「焦慮主婦」到富察被捕,陸配入籍台灣一步之遙下的國安困境

從「焦慮主婦」到富察被捕,陸配入籍台灣一步之遙下的國安困境
兩岸通婚30年,目前台灣約有35萬陸配,圖為台灣金門烈嶼一個景點,與對岸的中國廈門市僅5公里。|Photo Credit: Getty Images / BBC New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這本身就是很矛盾的制度——中國是敵對地方,但你要求人家去那邊註銷;台灣政府不承認中國,但(註銷戶籍)又要中國協助才辦得到。」台灣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蘇偉業對《BBC中文》說。

「之前抓李明哲是因為他支持中國境內的人權運動,但這次楊智淵、富察事件,中共羅織的罪名和證據是針對他們在中國境外發生的事。現在不管你在世界哪裏,只要判定與中國的國家安全有關,你一入境中國包括港澳,都會被抓。」

林表示,台灣政府應對所有民眾提出警告,尤其是經常往返兩岸的台商台幹,同時檢討陸配入籍的制度性問題,盡快提出調整方案。

「頭上一把刀」

台灣

Photo Credit: Getty Images / BBC News

有陸配指在壓力下被迫唱好中國及配合統戰工作,但此舉又恐涉及台灣國安。

台灣現行入籍規定,除了影響陸配除籍時的人身安全之外,還變相限制了在台居留六年期間的言論自由,這是陸配群體中被討論頗多的「潛規則」。

經常在網上「出征」、維護中國官方立場的陸配莉莉說,大家都知道「要等六年後才發表敏感言論」。她指疫情期間看到有些陸配批評中國的封控政策,「我就覺得他們沒腦子,畢竟以後還是要回中國,沒擔心過入境會有什麼狀況嗎?」

上官亂形容入籍規定猶如「頭上一把刀」,讓身邊很多陸配朋友不敢說話,十分壓抑。「這幾年兩岸意識形態和制度差距越來越大,現在很多陸配都知識水平高也認同台灣,他們很想公開誇讚台灣,但因為除籍要看中國,不敢自由說話,不能像台灣人一樣享受言論自由。」

王第表示,在相關政策下陸配不僅被迫噤聲,還不得不違心地「支持祖國統一大業」和「反對台獨反裂活動」,甚至配合統戰工作滲透台灣。「如果你是陸配中有點名氣和影響力的人,中共的統戰組織找到了你要求你配合,你敢拒絕嗎?你敢拒絕,回去除籍時就隨便給你一個罪名,說你是間諜抓捕你。」

他說曾揭發花蓮一名陸配在網上滲透及散播仇台言論,涉嫌危害台灣國安,雙方在網上互嗆,「她當時就公開威脅我說:你得罪我們,以後還要不要回去除籍呢?所以台灣的法規反而是保護這些人,打擊我們。」

王第承認陸配當中支持台灣、反對武統的人是少數,但是「保護我們等於保護台灣」,他希望當局調整行政規定。「台灣朝野以為這個規定是在維護台灣國安,但實際造成的結果是讓中共利用這一點去操控陸配。」

法律可否變通?

陸配入籍政策觸碰到敏感的國安問題,在台灣社會容易引起反彈。上官亂月前公開聲援Lia並促請政府修法後,隨即變得「兩面不是人」,有「小粉紅」翻牆出征罵她是「漢奸」,另一方面也有台灣人懷疑她是「共諜」。

她笑言已習慣這些人身攻擊,「生在中國就是原罪,哪怕對台灣那麼多貢獻」,但她仍希望推動相關政策討論,為許多被迫沉默的陸配發聲。

法律教授廖元豪表示,《兩岸條例》以「戶籍」區分台灣和中國人民的原則難以改變,但具體細節可以調整,例如規定在某些情況下不用提交原籍證明。

「你需不需要中國發一個證明呢?因為如果需要,你就要聽他的。這是可以討論跟修訂的。假設我符合了台灣所有條件,也宣誓放棄中國戶籍,至於除籍手續什麼時候辦好,可以不影響台灣這邊的(身份),證明書只是一個技術的小事。」

他指出,相關修訂可參考適用於外國人的《國籍法》第九條,申請人須在歸化日起一年內提出喪失原有國籍證明,但如「經外交部查證因原屬國法律或行政程序限制屬實」則可申請展延時限。

「譬如越南人歸化,原先規定他們要先放棄越南國籍再拿台灣歸化,但這造成很多人在中途變成無國籍,後來就改為讓他們先拿到歸化證明,事後再補件,如果因為外交因素不拿證明也沒關係。日本人歸化也是,(台灣)外交部知道日本不會發這個(喪失原有國籍)證明,他們已經講得很清楚,所以我們也不會要求他們提交。」

公共行政學者蘇偉業也批評當局官僚僵化,「其實中國(戶籍)註銷與否,不會影響到台灣,我們根本就不用管中國怎麼看。現在這些奇怪的要求在一中憲法下是有法理依據,不過是否合理呢?」儘管如此,他研判在當前政治氣候下,相關政策很難會改變。

「台灣人會問,為什麼要為中國人而改變?」

本文經《BBC News 中文》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