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會考登場:首日447人快篩陽性,社會科重視圖表轉譯、文字量稍多

國中會考登場:首日447人快篩陽性,社會科重視圖表轉譯、文字量稍多
Photo Credit:關鍵評論網/李芯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本次會考社會科試題合計54題,本次圖表題接近50%,重視學生圖表轉譯能力,另一方面,高雄市明義國中歷史老師陳莉婷也提及,這份考卷的文字量比以前多一點,但仍可以在時間內完成。

今(20)日為112年國中教育會考首日,第一個考科社會科剛結束,共有1.21%學生缺考。本次試題圖表題接近50%、文字量較以前稍多,但國中老師還是認為,只要掌握學科核心概念,學生就能在時間內完成考題。

本次國中教育會考是疫情後首次考試,教育部長潘文忠指出,總共有19.8萬名考生,確診考生可以在備用試場應考,也開放家長進行陪考。闈外辦公室主任委員、高雄市新莊高中校長陳良傑表示,本次統計缺考人數共2400人、1.21%,447人快篩陽性,分布在163間試場,之前就已經有330位同學申請備用試場,今天再加上117位。

試題考驗核心概念、圖表轉譯

新北市中平國中地理老師賈生玲說明,本次試題測驗重點是重要、核心的知識概念與能力,學生無論使用哪個版本的教科書,只要能掌握學科核心概念,具備社會科基礎閱讀理解能力,並能轉譯、分析圖表資料,以及靈活運用所學概念,都可作答。

賈生玲表示,社會科試題內容編排方式由淺到深,符合難易適中的原則,得以評量學生不同層次能力的學習成果,學生能將學科知識連結到日常生活。部分試題強調跨科整合、跨領域的資料解讀,也符合108課綱強調的素養命題情境鋪陳。

社會科試題合計54題,本次圖表題接近50%,賈生玲對此指出,圖表轉譯是社會科重視的能力。高雄市明義國中歷史老師陳莉婷提及,第39題以明清時期中國江南地區的重要產業蠶絲業為素材,學生須判斷1830年代時生絲出口情況的長條圖最可能為何。

陳莉婷認為,這份考卷的文字量比以前多一點,所需的文字閱讀能力非常重要,素養題需要情境鋪陳,無可避免會有比較多文字量,但仍可以在時間內完成。

另外,社會科試題取材更加生活化,高雄市路竹高中公民與社會老師師秀玲指出,第35題以飢餓行銷為例,評量學生能否判斷此種行銷手法對消費市場的影響為何。另外,許多試題取材與時事新聞連結,師秀玲提到考生應對第9題特別有感,因為該題以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時疫苗接種對象為例,提到民間團體呼籲政府應將逾期停留的外國人納入疫苗施打對象,評量學生能否判別民間團體的呼籲隱含何種觀點。

賈生玲提及,取材跨地理、歷史、公民與社會,可以評量學生整合學習內容及具備多元社會科知識的能力,像是第37題以台灣少子化危機為例,學生須結合地理、公民與社會的學科基本知識才能作答。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羅元祺